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2021-04-25 03:41张海军孙彦全武春燕
职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品教学资源学院

张海军?孙彦全?武春燕

摘 要:伴隨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尤其是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与SPOC(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推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在线课程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高等数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SJGZY079)研究成果。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17年年底开始进行在线课程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9年,学院有17门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数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列第一,其中1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在爱课程网开课。

笔者作为学院教学资源建设的负责人,负责管理学院在线课程建设等工作。现以学院在线课程建设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在线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由于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起步较晚,若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有明确的在线课程建设思路,以有效指导在线课程建设实践。学院确定的在线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先SPOC,后MOOC”,即首先服务学院课程教学需要,注重专业性,建设基础资源,然后兼顾其他院校教学需要与社会需求,不失科普性,拓展资源。

(二)在线课程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学院在线课程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政策。一是要求学院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在网络教学服务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称之为网络平台课程。网络平台课程对视频部分不作要求,目的是培养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并开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二是择优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依照教育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进行建设。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行项目管理,由教务处提出建设任务,发布立项通知,由各教学部门组织课程组提出在线课程建设立项申请,立项申请书中须明确在线课程建设的资源种类与数量,包括课程建设思路、课程标准、教学进度、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库、试题库等。再由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遴选审核立项,优先选择公共课和在校生数量多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为重点建设课程。

(三)在线课程建设路径

1.课程运行平台的选择

在线课程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运行平台,学院没有选择自己独立投资建设课程运行平台,而是选择了与超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网络平台课程选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在线精品开放课程除在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运行外,还在学银在线和爱课程网运行,对社会开放。

2.课程制作路径的选择

对在线课程建设中难度最大的教学视频资源建设,学院仍然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共建课程,学院预付资金,统一由超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录制教学视频;二是自建课程,课程组先筹资自建,学院审核通过后,由课程组利用超星智慧教室自行录制或联系视频制作公司协助录制教学视频。

二、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教学视频的设计

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录制决定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每一个教学视频都要设计成微课,“一事一课,一课一事”,即一个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微课,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而且每一个微课都必须有完整的教学环节;每个微课时长为10分钟左右,原则上微课的时长范围是5~15分钟,即使是重点的知识点时长也不能超过20分钟。

(二)课程运行标准设计

课程资源建设只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第一步,在线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教学资源的应用,如果没有应用就失去了建设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制定在线课程运行标准。学院制定的在线课程运行原则是“内SPOC,外MOOC”,即学院内部教学以SPOC方式运行,学院外部教学以MOOC方式运行。

课程运行标准设定了课程信息、课程目录、教学资源、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资源更新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包含若干个观测点。采用A、B、C、D、E五级评分,总评分=∑各项得分×各项对应的等级权重。评分≥90为优秀,80≤评分<90为良好,60≤评分<80为合格,评分<60为不合格。

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重在资源建设,可适当增加教学资源权重;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也重在资源应用,可适当降低教学资源建设部分的权重,提高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部分权重,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在线课程。在线课程运行标准的评价分数列入教师绩效考核。

(三)课程运行标准分解

1.课程信息

目的是方便学生快速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包含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条件、教学进度计划、考核方案、参考教材等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目录

相当于课程导航,要求课程内容结构层次清晰,功能模块清楚,课程目录以二级或三级目录为佳。

3.教学资源

主要是考核教学资源建设效果。包括视频、图片、课件、习题库、试题库、任务点等资源,可对上述资源设定数量与质量要求,以学分为单位计算教学资源数量比较合理,建设期可适当增加教学资源建设的权重。有的课程将教案放在资源里,但教案并非学生的学习资源,建议存在课程资源文件夹中供学生下载。

4.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主要是考核在线课程应用效果。包括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在线测试三大类教学活动。辅导答疑可设置课程通知、专题讨论(教师发帖)、在线提问(学生发帖)等观测点。作业布置与批改是对教师布置与批改作业情况的观测。在线测试是对教师每个开课周期测评学生学习情况的观测。教学应用指标的制定要考虑观测数据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集中发布的问题。

5.资源更新

主要是评测教学团队对教学资源的更新情况,促使教师能将专业与课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及时纳入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应设定一个更新率,教学资源更新率可设定在10%左右。资源更新包括教学资源的增加与删减。

(四)信息化教学改革

在线课程运行标准是指挥棒,引导教师建设或应用在线课程。在线课程应用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线课程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之一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改革需要从“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三个方面努力。

在线课程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之一是学习效果的大数据评价,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行为数据,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访问资源、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提交作品、在线考试等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结

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在线课程也为百万扩招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案,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突出了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精品教学资源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学院掠影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