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普及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2021-04-25 03:41杨宇蓝一君
职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茶文化互联网旅游

杨宇?蓝一君

摘 要:在世界级饮品中,茶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象征。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普及是关键。本文结合行业热点,探讨了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茶文化普及现状及教育对策。

关键词:茶文化 “茶+旅游” “茶+互联网”

一、中国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茶文化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茶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茶叶产量将突破600万吨,而中国仍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中国茶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茶叶消费多元化,销售渠道多样化,品牌运作势头正盛。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 茶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被多次提及。中国茶产业以此为契机,从产业发展、行业标准、从业规范、文化传播、消费市场、资源保护和科研技术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和市场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茶文化的发掘、普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茶文化教育的角色

茶文化兴于中国,盛于中国,尽管在清朝和民国经历了一个小低谷,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茶文化产业又重新勃勃生机。近年来,中华大地名茶辈出,茶产业发展空前繁荣,茶文化交流精彩纷呈,茶元素研究硕果累累,茶学教育也发展迅速。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讲话中提出,要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体现热带风情的精品小镇。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凭借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风光,旅游业发展较早,旅游收入成为全省经济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海南从渔村走向全国,但经济基础依旧薄弱,教育水平落后。从国际旅游岛发展为自由贸易区(港),中央对海南发展的独特定位,既是海南的机会,更是海南的挑战。现今,产业如何实现升级、服务如何对接国际、人才如何满足高标准要求,都是海南人当前需要思考的迫切问题。

海南虽然不是传统的名优茶产区,但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五指山、白沙茶叶通过近年来技术改良和品牌运作逐渐走向岛外市场。文化兴国和自贸区(港)的建设都需要高质量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来自教育。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师生的调研结果,结合原有茶文化教育教学状况进行改革探索,以期助力海南新发展。

三、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茶文化普及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开展调查。采用观察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学院茶文化教育教学现状和部分茶艺馆经营现状;采用问卷法从人口统计学因素、茶文化基礎知识测试和饮茶习惯三方面收集数据,使用SPSS工具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观察法调查结果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旅游管理系茶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大致从三个层次开展。

分初级、中级两个阶段开设面向全校师生2课时/周的第二课堂,由浅入深地进行茶文化启蒙和入门教育,重视学生对茶文化兴趣的培养。

高级班、技师班开设4课时/周的茶艺课程,学习茶叶基础、六大茶类茶艺和调饮的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对茶艺技能的掌握。

组建茶艺社团,进行为期2年且平均每周不少于8学时的学习与练习,除基础知识和行茶技巧外,重视品鉴、美学和茶艺馆经营等内容的学习。

此外,茶艺社负责第二课堂助教和学院对外展演任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受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生基础、兴趣和年龄等个性因素影响,除茶艺社团外,其他学生对茶文化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习得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

在对茶艺馆经营状况的观察中发现,随着消费者品位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茶艺馆内部环境、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和销售技巧的专业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人才储备不足和人才培养滞后,专业人才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

(三)问卷法调查结果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共有在册学生7 492人,教职工455人。根据抽样调查样本计算公式,当抽样总体等于10 000时,最少抽样样本为370人,此次抽样400份,符合最少抽样样本要求。

在茶文化基础知识测试中,尽管被调查者对茶和茶文化起源有比较积极的认知和预期,但对茶叶、茶艺和茶艺馆经营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这表明现有茶艺课程的开设,在茶文化传播上并没有太显著的成绩,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茶文化氛围、师资力量和考核标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合被调查者的饮茶习惯,经常饮茶者在茶艺知识学习方面比不经常饮茶者更加主动,茶叶和茶艺知识的掌握也略有优势。这说明茶艺知识习得和饮茶习惯养成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但是,经常饮茶者在茶艺馆经营和茶叶功效与禁忌方面比不经常饮茶者略有不足。结合对茶艺馆经营现象的观察,本文将其归因于市面上大部分茶艺馆在环境氛围(熏香)方面对顾客的误导与部分以茶代水饮茶者茶艺知识习得的缺失。

在茶文化知识习得方面,107名被调查者学过茶艺知识,其中旅游管理系师生53人,占其总数的67.1%,远高于非旅游专业被调查者(占比16.5%),直接证明了教育教学在茶文化传播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直接作用。据2019年实习就业跟踪调查统计,超过50%的茶艺社团成员在茶艺馆、酒店、餐饮企业从事茶艺相关工作。他们将作为海南中职学生传播茶文化的主力军,在生活、工作多方面以点带动面,起到辐射作用。

在饮茶习惯调查方面,经常喝茶的75名被调查者认为形成饮茶习惯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人喜好(占比86.7%),而他们家人饮茶比例高达90.7%却是不争的事实,远远高于不饮茶者家人饮茶比例的75%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环境对饮茶习惯的影响,也是通过教育可以直接和间接促进茶文化继承、发扬、传播的有力证据。

在不经常喝茶的325名被调查者中,因为没有茶叶而少饮茶的有114人,学生占其总数的31.6%,教职工占其总数的16.2%,他们均可视为潜在的茶文化传承者,因为一旦职业、收入等因素改变或他人影响增大,他们饮茶的习惯就可以养成。

四、在建设海南自贸区(港)大背景下,对中职校园茶文化教育对策的思考

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文化强国战略,结合实际工作,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中职茶文化教育对策的思考。

(一)在教学保障上,用更高的标准构建茶文化教学资源体系

做好中职校园茶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建立高标准的教学资源体系。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潜在饮茶者,他们无论是“职业体验周”优雅茶艺师的“粉丝”,还是酒店楼“豪生茶研空间”的常客,环境对习惯的影响从来都不可小觑。种几棵茶树、展几套茶服、办几次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无疑会带动更多师生了解和喜爱茶文化。而作为课堂的领导者、茶艺实训者的教师,其高超的专业技艺必须基于行业需求,教师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结合行业动态,工学一体、知行合一。海南自贸区(港)是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也是海南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它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服务标准,要求学院在培养茶艺师时,必须建立民俗、美学等较宽泛的跨专业知识体系,开设语言沟通、心理解读、营销技巧等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二)从教学形式上,茶艺教学开辟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新通道

茶之为饮始于西汉,茶风渐浓于魏晋南北朝,茶文化兴盛于隋唐,饮茶普及于宋代。在中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茶餐、茶礼、茶室、茶具、茶书、茶画、茶诗、茶舞等文化非常丰富。从目前国内茶产品的市场状况来看,茶叶、茶具、茶服等因素多倾向于实用性与经济效益,销售较为孤立,下游消费者在选择上混搭随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职学校在茶艺教学中,可以朝代为结点,行茶技巧结合服饰、器皿、民俗、诗词歌赋等开展特色教学,以情境创设、项目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一方面,多层次促进古代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茶艺应用、开发与推广的能力,促进销售工作的开展。课堂教学之外,结合“茶+旅游”的教学创新开展目的地游学,利用校企合作推行师徒制,鼓励学生和老师“走出去,引进来”,多参加商业展演活动,从市场和行业中学习经验与知识。

(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式茶饮模块教学

《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突破4 000亿元,新式茶饮以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产品设计,预计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而“90后”作为其主流消费人群,经济实力日益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健康意识日渐增强,新式茶饮从“粉末时代”走来,经过“街头时代”发展至今,配料从简单加奶、“珍珠”到现在加水果、陈皮、氮气、益生菌等;茶水基底从红茶、绿茶延伸到乌龙、普洱;茶饮呈现形式从简单混合的饮品到细节、体验、健康与艺术的结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国民对卫生健康的要求空前提高,在校园内,无论是茶艺课堂调饮模块跃跃欲试的学生,还是职业展示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调饮展位,都可以证明新式茶饮的发展势不可挡。将原有的茶艺课程调饮模块独立出来,从茶水调饮、蔬果汁、冰沙、轻食搭配四方面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从茶水糖浆基底制作、蔬果粉圆搭配、口感造型设计、茶饮店铺运营等方面开展学习,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助力新式茶饮产业发展。

(四)在教学创新上,做好“茶+旅游”“茶+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跨界融合成了助推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在中国产业跨界融合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成为最主要的趋势。在此大背景下,旅游产品向知识型、体验型转变,转型后的旅游产品融合了现代农业、度假养生、文化民俗体验等现代服务业。白沙和五指山是海南主要茶叶产区,也是海南茶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线下,随着产业跨界的兴起,目的地茶产业从单纯物质消费向文化旅游延伸,通过游茶山、泡茶馆、享茶食、经茶事、过茶节、赏茶艺、学茶道等方式多层次经营当地茶产业。新业态要求茶艺师除了掌握行茶技艺外,还要懂销售技巧、区位特点、历史传统等知识,服务好八方来客。将“茶+旅游”的思路应用于茶文化教育,旅游班增加茶文化模块的导游课程,利用目的地茶资源优势,将课堂从书本转移到实地,培养出既懂旅游业务,又具备茶知识的人才。他们习茶、爱茶,必定为弘扬中国茶文化和服务海南茶产业精品小镇做出巨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从工具阶段、渠道阶段、基础设施阶段发展到现今的经济体阶段,实体产业逐渐被吸纳入互联网的经济范畴,各行各业在零售电商、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主播等电商产业链竞争激烈。《2020年(上)中国直播电商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4 561.2亿元,渗透率为8.7%。某平台运营负责人赵圆圆表示,内容电商是电商的未来,要求直播产品有一套完整的促销逻辑,有较强的专业度或较好的品牌效应,以拉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和增加购买转换率。因此,专业知识、营销技巧和电子商务对茶从业人员和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季少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茶文化互联网旅游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