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数量脱钩关系分析

2021-04-30 09:11秦放鸣
社会科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增长率入境状态

马 继,秦放鸣

(1.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3.新疆大学 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进入二十一世纪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和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与水资源,在某些方面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基本达成了共识,各个国家相应出台了碳减排政策。2015年在巴黎大会上,中国承诺全世界,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碳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60%-65%。在这一目标驱动下,国内各产业制定了适合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低碳旅游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日程。

本文以入境旅游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从数量脱钩视角出发,在2030年碳排放峰值情境设定下,关注入境旅游碳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变化率的关系,对实现旅游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双赢提出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Tapio最早提出脱钩一词,将脱钩关系划分为脱钩、负脱钩和连接三大类,又根据强弱具体划分为八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位于四个不同象限的脱钩程度模型,Tapio的脱钩模型奠定了后期学者们关于脱钩研究的理论基础[3]。

早期的脱钩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4-10],运用Tapio脱钩模型探讨旅游业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从2010年至今鲜有一些论作。Tang[11]对中国1990-2012年张广海[12]实证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与旅游发展的脱钩关系。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就单一省份的旅游碳排放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13-16]。以上研究都采用了Tapio的速度脱钩模型。盛业旭等[17]认为“速度脱钩”是指经济增长率同期快于资源和环境消耗,而“数量脱钩”是指资源和环境消费的数量(或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而趋于稳定或下降。数量脱钩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能起到更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更实用的脱钩测量方法。

数量脱钩的方法最早由我国学者陆钟武提出。陆钟武[18]利用IPAT方程推导出IGT方程和IeGTX方程基于两个方程推导了资源的脱钩指数和碳排放的脱钩指数。王凯[19]运用脱钩理论与指数,实证研究了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

刘志红[20]基于“数量脱钩”的观点,得出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的状态下碳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画出两者的数量脱钩的“可能性曲线”,研究结果对不同产业和领域的脱钩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入境旅游碳排放的测算

对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关系做脱钩分析之前,首先要计算入境旅游碳强度,测算入境旅游碳强度的基础是对入境旅游碳排放进行估算。本文使用2006年《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参考方法”①资料来源:IPCC 官方网站 https:/www.ipcc-nggip.iges.or.jp/public/2006gl/vol1.html.,并借鉴了谢园方等人的研究[21-22],依据以下公式对全国2001-2017年入境旅游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其中,C和Ci分别代表入境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和部门分量;Eij表示涉游产业总能耗;fj代表标准煤对j型能源的转化系数;kj代表单位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22];r代表入境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具体参照李江帆(1999)提出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概念及测算方法[23]。

(二)入境旅游碳强度的测算

入境旅游碳强度指单位入境旅游经济效益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入境旅游经济效益用入境旅游收入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三)数量脱钩分析模型

1.IGT方程的由来

IGT方程是由陆钟武于2011年在传统IPAT方程的基础上推导而来[24],IPAT方程是由Ehrlich和Holdren提出的用于反映环境问题影响因素的方程式,表示人口规模、财富和技术水平共同影响环境问题[25],表达式为:

在公式4中,I代表环境负荷,P、A、T分别表示人口、人均GDP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因为P×A=G,公式4可以变化为:

I在本文中用二氧化碳排放量表示;G用入境旅游收入表示;T用碳强度表示。

2.IGT方程的推演

为了研究GDP变化过程中环境负荷的变化,本文参考刘志红[20]的研究,对式5进行推演。假设基期的环境负荷为I0,用碳排放量C0表示,则报告期为Ct,G0表示GDP,n代表研究期内跨度年数,期间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R1,碳强度的下降率为R2,则:

根据以上公式及绝对数量脱钩的定义,在研究期内,若要实现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绝对数量脱钩,必须满足式7小于或等于式6的条件,即: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以得到(1+R1)n×(1-R2)n≤1,当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时,碳强度下降率和经济增长率满足以下不等式关系:

3.数量脱钩状态类型

根据R1与R2的大小、式9的不等式关系以及脱钩指数的大小,将经济增长与碳强度的脱钩类型分为8种,具体如表1所示,表中D表示脱钩指数,是R2与R1的比值。

表1 数量脱钩分析状态类型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碳强度的数量脱钩状态,即入境旅游碳强度不变或下降而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状态,因此只对表1所列的增长强脱钩与增长弱脱钩类型展开研究和讨论。

(四)数据来源

本文在研究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时,默认研究期内我国旅游经济年增长率为正,碳强度年下降率为正。若旅游经济年增长率出现负值,说明旅游经济水平下降,若碳强度年下降率为负值,说明碳强度在增长。

本文研究期为2001-2017年,实证分析中,旅游相关产业能耗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其他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数据可用性限制,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自治区)。

三、实证分析

(一)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状况分析

据公式(1)-(3)可测得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2001-2017年,我国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强度变化整体呈剪刀形趋势。旅游经济发展呈阶梯式增长,入境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1318.01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5329.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06%。入境旅游碳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19tCO2/万元下降到2017年的0.5tCO2/万元,年均下降率达7.8%,从曲线上来看,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低于旅游经济增长率。

(二)全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根据计算并结合表1的数量脱钩分析状态类型,得出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见表2)。

表2 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2002-2017)

如表2所示,2002-2017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整体处于在脱钩与增长连接两种状态间无显著规律转换(2002年除外),出现过9个脱钩状态,2个负脱钩状态和5个连接状态。具体来看,2003、2008、2013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属于增长强脱钩状态,表明碳强度下降速度大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良好,入境旅游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05与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表现出增长弱脱钩状态,这一时期旅游经济增长,碳排放总量下降,但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低于旅游经济的增长率,即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入境旅游碳强度逐渐小幅下降。2006-2007、2012、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和旅游经济关系表现为增长连接状态,说明这几年,我国旅游经济高速发展,旅游经济增长率与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都成正值,但旅游经济增长率大于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两者脱钩指数呈阶段性变小趋势。虽然入境旅游增长,碳强度下降,但两者未实现数量脱钩,仍处于连接状态。

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表现为高碳衰退强脱钩,旅游经济呈衰退状,而入境旅游碳强度却在增长,且入境旅游碳强度增长率大于旅游经济的下降率,虽然两者表现为脱钩状态,但高碳排放与低经济收入的表现可谓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上的困难期。2009与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表现为低碳衰退强脱钩,这两年中,旅游经济下降,入境旅游碳强度也表现为下降状态,但旅游经济降幅低于入境旅游碳强度降幅。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表现为衰退弱脱钩,碳强度增长,旅游经济走下坡路,入境旅游碳强度增长率大于旅游经济下降率,因此属于经济衰退期的弱脱钩状态。2002、2017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表现为扩张负脱钩,即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是入境旅游碳排放也持续增长,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以高碳排放量为代价。2015年,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增长,旅游经济下滑,两者表现出衰退连接的关系。

(三)东、中、西部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入境旅游碳强度反映的是单位GDP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中国各省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效益各不相同,入境旅游碳强度在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对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做地区间对比分析,一方面有助于实时监测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入境旅游碳减排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与入境旅游碳减排区域合作,对各省区今后降低入境旅游碳强度提供了决策参考。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划分标准,将全国30个省(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自治区)按照地域划分为东部地区(北京、山东、福建、江苏、广东、上海、海南、浙江、河北、天津、辽宁)、中部地区(黑龙江、安徽、山西、吉林、湖北、江西、湖南、河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四川、陕西、重庆、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广西、贵州、青海)。

1.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在2003年、2008-2009年和2011-2013年之间表现为增长强脱钩,说明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碳强度降幅大,实现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理想状态(见表3)。2005年表现为增长弱脱钩,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旅游经济增长,但前者的下降率小于后者的增长率。2006-2007与2016年,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属于增长连接状态,此时旅游经济增长,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但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远小于旅游经济增长率,两者未实现脱钩。

表3 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2002-2017)

2.中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中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的脱钩状态如表4所示,其中2003、2009和2013年,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与旅游经济增长率都为正数,且前者大于后者,实现了旅游经济增长且碳强度下降的低碳旅游局面,属于增长强脱钩状态。2005-2008、2011-2012、2016年,旅游经济增长,碳强度下降,但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与旅游经济增长率关系不满足不等式9,两者尚未实现脱钩,处于增长连接状态。

表4 中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2002-2017)

3.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关系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在2003、2008、2013-2014年表现为增长强脱钩,这期间旅游经济增长,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且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大于旅游经济增长率,属于低碳旅游经济发展上升期(见表5)。2005-2007、2011-2012、2016-2017年,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处于增长连接状态。

表5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状态(2002-2017)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在研究期内,虽然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脱钩指数处于增长脱钩与增长连接的年份数量相差不大,但各地区具体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以增长强脱钩状态为主,而中西部地区以增长连接为主,且从变化趋势上看,中西部地区从增长连接到增长弱脱钩再到增长强脱钩的变化未见明显趋势。由此看出,东部地区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工作,碳排放强度下降明显,为全国其他地区做出了示范。

(四)碳排放峰值下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与旅游经济增长率估算

为了完成中国政府提出的2020和2030年两个碳排放目标,我国各产业都开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本文仅从入境旅游的碳排放强度变化来分析入境旅游是否能完成以上两个年度目标。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碳排放强度为1.11tCO2/万元,2017年为0.5tCO2/万元,2017年比2005年下降了54.95%,年均下降率为6.37%,由此看出,我国入境旅游已实现了2020年比2005年碳强度下降40%至50%的承诺。

经过测算,要实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即碳强度达到0.44tCO2/万元至0.39tCO2/万元,那么入境旅游碳强度年均下降率要达到3.58%至4.1%。与此同时,如果要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根据数量脱钩不等式计算得出,要使旅游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71%到4.28%。仅从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来判断,我国有望实现2030年碳强度目标,但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大环境下,入境旅游收入2005至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达8.63%,要在未来10年,将旅游经济增长率下降且保持在4.28%的水平,显然不符合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仅从入境旅游方面来看,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有一定困难。

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文章对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进行了绝对数量脱钩分析,并就全国与东中西部脱钩状态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我国2030年碳排放承诺,推算出在碳排放峰值设定下,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与旅游经济增长率的相应参考值,结论表明:(1)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整体以年均7.8%的下降率波动下降,从基期的2.19tCO2/万元降至报告期的0.5tCO2/万元,入境旅游碳强度年均下降率小于旅游经济年均增长率,但从碳强度指标看,我国入境旅游单位能耗向低碳模式发展。(2)入境旅游的碳强度和整个旅游经济表现出以增长脱钩和增长连接状态为主的特点,入境旅游的碳排放量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绝对数量脱钩的趋势。(3)东部地区入境旅游碳强度下降率与旅游经济增长率以增长强脱钩状态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以增长连接状态为主。说明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单位能耗较小,旅游经济与入境旅游碳排放之间相对协调发展,低碳旅游初见成效。而中西部地区已经出现大基数的增长连接状态,为进一步争取过渡到增长强脱钩奠定了有利基础。(4)入境旅游基本提前实现了2020年碳排放目标,要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与碳强度目标有一定困难。

我国入境旅游碳强度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低碳旅游发展卓见成效,但各地区间差异显著。全国入境旅游碳强度与旅游经济间以增长脱钩与增长连接状态为主,说明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旅游碳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地区间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入境旅游碳排放的大差异确实存在。因此,国家要从宏观上平衡地区间差异,积极扶持旅游经济欠发达省区,特别关注入境旅游碳强度高的省区发展情况,通过缩小与平衡地区间入境旅游碳强度差异,助力我国碳排放峰值与碳强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增长率入境状态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状态联想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