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9-双(4-甲基苯基)-9H-芴-2-基]硼酸的合成工艺优化

2021-05-06 01:04廖万鹏
合成化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硼酸反应时间收率

邓 浩, 刘 彤 , 廖万鹏, 吴 凤

(贵州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硼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稳定性高、无毒无害、活性较好等特点,在生物学,药物以及活性天然产物中应用广泛[1-4]。随着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的兴起,芴类硼酸因其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逐渐成为重要的OLED材料中间体[5-9]。目前,硼酸的经典合成方法主要涉及格式试剂、锂试剂与硼酸酯反应。黄贺隆等[10]通过正丁基锂和异丙醇频哪醇硼酸酯反应,得到了相应硼酸酯,收率达75%。但此反应的条件较苛刻,操作繁琐,不利于工业化。因此,化学工作者更倾向于采用过渡金属催化硼基化反应生成硼酸酯,此方法具有反应温和,选择性单一,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等优点[11-13]。但过渡金属催化剂价格比较昂贵。

Scheme 1

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率。本文以2-溴-9-芴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得到B-[9,9-双(4-甲基苯基)-9H-芴-2-基]硼酸(Scheme 1)。其中反应步骤3~4为关键步骤,采用响应面分析法[14-17]对这两步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V-400 MHz型核磁共振仪(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

乙酸钾,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1,4-二氧六环,嘉兴市艾森化工有限公司;联硼酸频哪醇酯,苏州沃尔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PdCl2(dppf)],北京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合成

将化合物35 g(11.7 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3.3 g(12.9 mmol)溶于1.4-二氧六环中,搅拌下加入乙酸钾3.46 g(35.3 mmol),氮气保护,加入PdCl2(dppf)0.26 g(0.35 mmol),回流反应至终点。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石油醚(3×50 mL)洗涤,滤液用石油醚萃取,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发溶剂得白色固体4;1H NMR(400 MHz, DMSO-d6)δ: 7.97(d,J=7.4 Hz,2H), 7.74(d,J=7.4 Hz,1H), 7.59(s,1H), 7.42(d,J=4.0 Hz, 2H), 7.36(d,J=7.2 Hz, 1H), 7.09(d,J=7.7 Hz, 4H), 6.98(d,J=7.7 Hz, 4H), 2.26(s, 6H), 1.30(s, 12H)。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以化合物4的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步骤3~4的反应时间(h),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eq.)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由图可知(图略),初始阶段反应较快,随之趋于平衡。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以及收率的主要条件。化合物4收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生成的化合物4与化合物3发生了Suzuki反应,使收率降低。

2.2 响应面实验

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目标化合物4收率为响应值,以反应时间(A)、反应温度(B)、催化剂用量(C)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 Box-Behnken 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方案,共有17个试验点。实验水平与因素安排,如表1所示。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表2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Table 2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design and results

2.3 回归模型分析

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上述17个实验点的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合表3可知,回归模型极显著(P值<0.0001),失拟项不显著(P=0.0661>0.05),说明模型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拟合效果好,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以用该模型描述收率与实验指标的关系。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标明:A、 B、 C对响应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C>B>A。

2.4 响应面分析

根据化合物4收率受自变量A、 B、 C交互作用的影响(图略),发现催化剂量的曲线最陡峭,随着数值的增加收率变化最明显,反应时间则相对平滑。表明收率受催化剂量影响最明显,反应时间影响较小。催化剂用量与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最强,形状接近椭圆形,交互作用最弱的是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形状接近圆形。以上分析与方差分析基本相符。

2.5 最佳工艺

通过模型优化分析得到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5.38 h,催化剂用量为0.4 eq.,反应温度为107.64 ℃,在此模型下预测的最佳收率为92.66%。调整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5.4 h,催化剂用量为0.4 eq.,反应温度为108 ℃,以更符合实际操作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进行了3次实验验证,收率分别为91.86%, 92.13%和92.48%,平均值为92.15%,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较文献收率提高了17.15%。

表3 模型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结果Table 3 Model variance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test results

以2-溴-9-芴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了B-[9,9-双(4-甲基苯基)-9H-芴-2-基]硼酸。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合成条件,收率92.15%,较文献值提高17.15%。

猜你喜欢
硼酸反应时间收率
杀菌剂戊唑醇的合成工艺优化
高收率烯烃裂解技术的创制与工业应用通过鉴定
酯化法高纯硼酸制备中痕量钙残存机理及脱除方法探究
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硼酸对分光光度法测量溶硅的影响
新型3-【4-(苯氧基)苯基】-5-【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基】-1,2,4-噁二唑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硼酸箱安全液位相关的设计分析和改进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