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选址类型及风貌研究

2021-05-06 08:15鲍梦涵
中国园林 2021年3期
关键词:木兰江南园林

鲍梦涵

孙乔昀

赵 鸣*

中国古代州府级衙署附属园林在历代有多种称谓,自唐称郡斋,自宋后称郡圃,亦有州圃、州园之称。当今学者对这类园林的研究多集中在宋及明清时期。而唐代郡斋园林作为后代郡圃的前身,由于资料稀少,对其研究尚比较粗略。傅熹年[1]、周维权[2]在建筑史和园林史著作中提到唐代地方官署多附有供官员休闲观赏的园林,但并未深入探讨。唐代绛州的守居园池有园记传世,皇甫步高[3]、陈尔鹤[4]、赵鸣[5]、严山艾[6]等对其布局、特点及与古城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但个案毕竟不能代表唐代郡斋园林的总体情况。此外,曹林娣[7]、葛晓音[8]等通过对中晚唐郡斋诗的分析提出官员在郡斋中的心境为“吏隐”,为唐代郡斋园林研究开拓了新的方法和资料来源。

虽然唐代方志稀缺,但宋及后世方志多有关于唐后期郡斋的建置及郡斋诗记载,这些资料多集中在江南地区。由于这一区域内不同个案资料的丰简程度不一,很难得出普适性的关于布局、建筑、叠山理水等造园手法的总结。而关于选址要素的资料则较为完善,这使得研究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选址的总体情况成为可能。本文以唐郡斋诗、宋及后世方志为资料,归纳分析唐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选址类型和景观风貌,并在此整体性研究结论的主导下以苏州郡斋园林作为个案进行考据。本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对唐代郡斋园林的了解,亦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江南州府治所园林的发展脉络。

1 研究背景

1.1 郡斋的内涵

“郡斋”一词始于唐代,有时特指太守居住的建筑,如《咸淳临安志》将太守居住的高斋称为郡斋“高斋:唐时郡斋名……最超出州宅及园囿之中,故为州者多居之,谓之高斋”[9]。实际郡斋除了供官员居住外,还有多种功能。郡斋自唐代起就具有待客和宴饮功能。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记叙了其在苏州郡斋与宾客欢宴之景。宋代开始,又多有名篇“刻于郡斋”并与“学者共之”的记载,宋代郡斋具有收集书版、镂版和石刻的功能。此外,郡斋多有园林化环境及小园林。中晚唐有一类在郡斋中创作的“郡斋诗”,诗中郡斋多具林木池亭之盛。

总之,历史上郡斋的内涵基本一致,是对州府级治所内住宅与园林区域的笼统称呼。其在狭义上指的是位于处理政务的厅事后的,用于官员生活起居、宴饮待客、收藏书刻的建筑;广义上还包括这些建筑的园林化环境及附属园林,即本文所论述的“郡斋园林”。郡斋园林因为与住宅的附属关系,与官员生活联系紧密。

1.2 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生成背景

本文中的“江南”特指唐贞元四年(788年)后的浙东、浙西观察使(今浙江省及江苏省部分地区)(图1),共辖13州(图2)。这一区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湿润[11],造园条件优越。

唐代后期(755—906年)即安史之乱爆发至唐代灭亡的时期,此时唐代逐渐被藩镇割据。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相对繁荣,是重要的国家财源地。另一方面,由于朝廷逐渐重视外吏,江南地方官员多由文人担任。因盛唐以来“重文儒轻吏治”的传统,又苦于朝廷昏聩,文人官员将郡斋园林视作隐逸之所,并创作了大量郡斋诗歌。正是在唐代后期江南秀美、富庶、充满文气的背景下,郡斋园林才得以发展。

图2 唐元和年间(820年)浙西、浙东观察使所辖州府图(底图引自参考文献[10])

图3 唐代杭州郡斋格局推测示意图

图4 万历绍兴府志中的旧子城图[14]

图5 唐代后期越州郡斋格局推测示意图

图6 千峰榭与子城的位置关系(作者改绘自南宋建德子城图[15])

2 选址影响下的郡斋园林景观风貌

以唐后期江南郡斋诗及宋方志为主要资料,对于无宋方志留存、或宋方志无记载的州府,增加明清方志作为辅助资料。经考据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选址和景观要素(表1),可大致归纳其选址类型及景观风貌。

2.1 选址类型:与山和子城的关系

州治作为古代地方城市的核心,其选址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唐后期江南州治的选址一部分继承了前朝旧治,一部分是唐代移建或新建的。其中一些城市将军防作为州治营建的首要需求,将其建在山上;也有的城市为了交通便利、利于城市发展,将州治建于平坦开阔之处。根据选址地形,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可以分为山岳型和平原型2类。

此外,由于唐后期的藩镇动乱,“子城”制度进一步普及,大部分江南州治都位于子城之内。在山岳型和平原型的分类基础上,根据是否修建子城,唐代后期的江南郡斋园林又可以细化为4种情况。1)据山、外无子城。如衢州、处州、越州(越州只在东、南两面修筑子城墙,西、北则“因重山以为城”[12];位于北部的郡斋园林直接融入山林环境中;因此本文将其纳入据山但无子城的类型)。2)据山且在子城之内。如润州、杭州。3)不据山且在子城之内。如苏州、睦州、湖州、婺州、台州、明州、常州。4)不据山,外无子城。如温州。

2.2 山岳型郡斋园林:山林野趣

山岳型郡斋园林布局顺山势高下,具有浓郁的山林野趣。且因建筑占据山势,显示出壮阔的气势。孟郊的《峥嵘山》描绘位于峥嵘岭的衢州郡斋:“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坐啸郡斋肃,玩奇石路斜。”郡斋建筑顺应山势,与云霞相映,园林石路曲折,充满山林意趣。位于小栝山之巅的处州郡斋亦:“茂林修竹间楼阁亭台高下隐映,一郡胜㮣尽在几席之下。[13]”位于凤凰山麓子城内的杭州郡斋(图3),白居易题郡斋内《忘荃亭》云:“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公门”即郡治,“翠巘”表明郡斋位于山林之间,“野径连”说明郡斋园林布局自由、充满野趣。

而是否修筑子城,对山岳型郡斋园林景观风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据山、无子城的郡斋没有子城作为边界,完全融于周边的山林大环境中。如越州郡斋占据种山南麓,郡斋园林无限向山体蔓延,建筑的最高点是位于山巅的望海亭,园林亭阁与山川映带,仿佛仙居(图4、5)。元稹曾作《以州宅夸于乐天》向白居易夸赞越州郡斋的景色:“州城萦绕拂云堆,照水稽山满目来。四面无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

2)据山且在子城之内的郡斋,园林范围局限在子城墙之内,一些建筑甚至修建在子城墙上,如杭州郡斋的高斋,是郡斋中最高的建筑。

图8 南宋平江府治格局

图9 唐代苏州郡斋格局推测示意图

2.3 平原型郡斋园林:城居幽意

这类郡斋数量最多,位于平坦开阔之处,与山岳型郡斋相比,和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园林追求在市井民居间创造一处闲适幽静的所在,呈现出城内幽居的景观风貌。如苏州郡斋内有面积颇大的北池、景物幽静的西园,白居易《西园》诗称赞:“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睦州郡斋朱户深深,从城墙上的千峰榭望去是“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方干《题睦州郡中千峰榭》)的景象,方干感叹郡斋之内仿佛世外之地:“何事此中如世外。”据朱庆馀《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台州郡斋中豢养丹顶鹤。双鹤在清池朱轩旁起舞,为园林氛围平添几分雅趣。唐代后期的温州郡斋承袭南朝官署遗址,园中有池塘春草之景,谢灵运的名篇《登池上楼》描绘了其在郡斋池上楼所观景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平原型郡斋大多因军防目的修建子城,有些还会在子城之内修筑牙城。子城内的郡斋园林与城墙联系紧密。有些郡斋会依托城墙、城门兴建楼榭。如苏州郡斋的西楼和齐云楼、睦州郡斋的千峰榭(图6)、湖州郡斋的销暑楼和清风楼等。这些建筑将郡斋园林的观赏视角无限向城市扩大。

除了观景作用,推测这些楼阁建置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具有军事防御功能。2)在于遵循礼乐制度,彰显官府威仪。3)出于消暑目的,唐代江南湿热甚于现代,高楼阁可以引凉风消暑,这从“清风”“销暑”等楼名可见一斑。4)有些楼阁还具有风水寓意。如宋《嘉泰吴兴志》记载旧传湖州郡治“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暑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隅为虎踞之形,合阴阳家之说”[16]。

3 唐代后期苏州郡斋园林考据

唐代苏州郡斋园林位于子城内,属于典型的平原型郡斋园林。虽无图像传世,但据方志记载,北宋平江府治基本仍唐之旧,直至南宋重建子城才有较大变化。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记载了重建之前平江郡斋的情况;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及淳祐二年(1242年)《平江图碑》(图7)反映的是重建之后的格局。本文试以上述资料及郡斋诗为据,对唐后期苏州郡斋园林进行考据,以充实对平原型郡斋园林的景观风貌认知。

据记载南宋子城上的西楼和齐云楼都是在唐基础上重建的,可认为南宋子城的西至和北至与唐相同。南宋大厅基址一直仍唐之旧,故郡斋南至也可认为与唐一致。尚不能明确的只有子城东至,又因平江图上府治中轴线明显东偏,唐子城东至可能要比南宋时再向东。袁琳认为苏州唐治较南宋治最大的区别在于:唐子城内园林面积较宋子城大。因为唐西园占据子城西北角,宋为教场等机构占据[18]。唐郡斋园林的范围很可能占据了整个子城北部。

唐代此园内有齐云楼、初阳楼、东楼、西楼、木兰堂、北轩、东西二亭、东斋、后池和西园等景物。其中齐云楼、西楼、西亭在南宋时承袭唐代基址,在平江图上位置明确。其余景观变动较大,仅能从宋志中得知大概方位,景点间的关系并不清晰。如西园位于郡斋西北;初阳楼位于郡斋东部池上;东楼、东亭和东斋位于郡斋东部;北轩、北池位于州宅北部;木兰堂基址在南宋观德堂之后等。但据资料记载,园中水景与多个建筑关系密切。因此可以从推测水景形态入手,厘清园林布局。

南宋“后池”仅为州宅北的一块矩形水池(图8),而唐郡斋的水景面积应远大于此。皮日休、陆龟蒙有“木兰后池”相关诗歌证明木兰堂后有池。但南宋时木兰堂基址(在观德堂后)后并无池。范成大推测南宋木兰堂基址有变动或是唐后池面积更大,一直连通到木兰堂之后。本文倾向于范的第二种观点。此外,根据白居易诗歌,西园也有池桥之景“爱彼池上桥,独来聊徙倚”(白居易《郡中西园》)。而《吴郡志》说初阳楼“在郡中池上,既曰初阳,宜占东城”[19]3,证明郡斋东部亦有池。这样一来,郡斋最少包括木兰后池、西园池,初阳楼池3个水面。除了水面大于南宋时期,唐北池也并非规则式。北宋蒋堂有《北池赋》,将此池称为“曲池”,描绘其水面弯曲回绕:“……有曲池之著名。环碧晓涨,回光昼渟。[19]5”《吴郡图经续记》还提到池中有岛,有白居易所植老桧[20]。北池弯环曲折,又有岛屿桥梁,几个水面很有可能是相互连通的:其东部水面开阔,池上建有观日出的初阳楼,水面折向西北,在木兰堂后形成一处观荷花浮萍的水池,再继而南折,进入以植物为盛的西园(图9)。

唐后期苏州郡斋位于子城北部,以城墙为界,并依托城墙修建楼阁。园林内部以水为主,面积颇大的北池弯曲回环,郡斋建筑围绕水池布置,形成或开敞或幽静的景观空间。园中植物自然雅趣:池上除了老桧,还种植萍、莲等水生植物;西亭左右夹以修竹;木兰堂前有大片木兰花;西园内桥柳扶疏,白蕖照水。园林的观赏重点在自然风光,具有疏朗自然、幽静闲适的意味。

4 结语

唐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生成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文人为吏的社会背景,又凭借江南的山川秀美、经济繁荣得以发展。根据选址地形,可以将其分为山岳型和平原型2类;不同选址类型的郡斋园林,所展现的景观风貌也有所差异。

山岳型郡斋园林随山势高下,布局灵活,表现出浓郁的山林野趣。若未修筑子城,则园林完全融于山林环境;若修筑子城,则园林范围局限在子城之内,亦有在城墙上修建楼阁的情况。平原型郡斋园林数量最多,与城市关系更为密切,追求在市井民居间营造一处闲适幽静的所在。平原型郡斋绝大多数位于子城之内,与城墙关系紧密,有些郡斋会在城墙上修建观景建筑。

通过对苏州郡斋园林进行考据,认为其占据子城北部,面积广袤,以弯环回绕的北池为主景,围绕水面布置建筑。整个园林显示出疏朗自然、幽静闲适的氛围。由此园可以一窥平原型郡斋园林的风格特色。

中国古代官署多历代承袭,正是在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富有山林野趣或城居幽意的景观风貌基础上,后世的江南治所园林才得以不断发展。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木兰江南园林
木兰剧片段展示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若是木兰能网购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