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失患者不同方法修复后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效果比较

2021-05-08 02:09朱永武应凯王凡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牙列美观种植体

朱永武,应凯,王凡

作者单位: 321300 浙江省永康,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牙列缺失属于口腔常见疾病,以往常规修复方法适用于牙床健康以及缺失数较少患者,但是对牙周不健康或者牙列缺失较多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口腔种植修复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形成的一种牙列缺失修复方法,由于其采取了和人体相容性良好的材料作为牙根,将其植入缺损部位的牙床,可以形成牢固的基桩,和周围骨结合紧密,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口腔种植技术不断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条件下,牙列缺失患者开始更倾向于选择种植修复方法。本文比较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常规修复和种植修复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舒适度及美观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9 年 5 月至2020 年 9 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 例牙列缺失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经X线片检查,并且缺失1 ~3 颗;(3)有正常意识及沟通能力;(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口腔卫生较差或有急性口腔炎症;(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3)埋伏牙、残根或颌骨囊肿;(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其中45例行口腔种植修复(种植修复组),37 例行常规修复(常规修复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种植修复组常规铺无菌单,按照外科手术要求全面消毒患者口腔与邻近皮肤,采用 0.8%普鲁卡因局部麻醉;按照牙列缺失情况确定具体植入点,然后采取环形手术刀进行植入点黏骨膜组织与骨面切割,注意切割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采用“H”型或“L”型手术切口,顺着牙槽嵴方向完成切割;剥离黏骨膜,确保牙槽骨完全暴露,在牙槽嵴顶点进行钻孔,依据患者情况植入合适的种植体;然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冲洗骨孔,最后放入螺丝固定,进行缝合处理。术后指导患者口服抗生素3 d,并在1 周后回院拆除缝线。同时,嘱咐患者在术后3 ~6 个月接受种植牙的修复,注意修复时依据植入方向、所用义齿规格及咬合关系等进行基台选择与冠修复。常规修复组无菌铺单,严格消毒手术区域与患者口腔组织,使用0.8%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清理残牙处,等到拔牙部位愈合之后常规备牙,然后为患者佩戴相应的患牙模型。两组修复后随访3 个月,记录并发症情况。两组修复治疗均由同一医护团队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修复后咀嚼功能、美观效果、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及总体满意度。通过咬合力分析仪(购自美国Tekscan 公司)检测修复后1、3 个月患者的咬合力,在其第1 前磨牙部位放置测试片,然后让其匀速用力咬合共10 次,注意20 s 内完成,选择其中3 次最大数据,计算均值。指导患者咀嚼重约2 g 花生,两侧咀嚼次数均为20 次,结束后收集残渣,放入蒸馏水搅拌,将其过滤(采取200 目筛子)后,烘干收集到的固体进行称重,按照公式:(咀嚼前花生重-残留固体重)/咀嚼前花生重×100%,计算咀嚼效率。修复后3 个月以自拟量表评估患者美观效果及舒适度,每项0 ~10 分,评分越高美观效果与舒适度越高[1]。采用自拟量表评估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涉及语言、固定效果、美观、舒适度及咀嚼功能等方面,总分100 分,满意:> 80 分;基本满意:60 ~80 分;不满意:< 60 分[2]。疗效评估:显效为达到完全修复效果,外观及功能和正常牙齿没有差别;有效为经过治疗基本修复,外观及功能和正常牙齿没有大的差别;无效为相较于正常牙,存在较大差异,且口腔活动时感觉到明显不适[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种植修复组显效30 例,有效12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3.33%;常规修复组显效13 例,有效15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75.68%;种植修复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修复组(2=5.068,P < 0.05)。

2.2 两组修复后咀嚼功能比较 种植修复组修复1及3个月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均P <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修复后咀嚼功能比较

2.3 两组美观效果与舒适度评分比较种植修复组修复后美观效果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均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种植修复组牙龈出血4 例,修复体脱落1 例,总发生率11.11%;常规修复组基牙牙髓刺痛3 例,牙龈出血 8 例,牙龈炎 1 例,总发生率32.43%。种植修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修复组(2=5.617,P < 0.05)。

2.5 两组满意度比较 种植修复组满意22 例,基本满意17 例,不满意6 例;常规修复组满意13 例,基本满意10 例,不满意14 例;种植修复组总体满意度优于常规修复组(Z=4.123,P < 0.05)。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常用牙列缺失的修复手段较多,基本包括两大类:(1)常规修复治疗。比如覆盖义齿、固定义齿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通常根据患者身体状态、缺损部位及缺损程度等进行合理选择。(2)口腔种植修复术。在现代口腔种植技术与治疗设备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得到了临床高度认可。相关研究指出,由于口腔种植修复具有义牙逼真、外形美观、稳定及卫生等优势,且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牙齿,故其应被评选为牙列缺失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4-5]。

本研究结果显示种植修复组总有效率较常规修复组更高,种植修复组修复后1 及3 个月牙齿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常规修复组。这说明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失可更好得达到正常牙齿的外观及功能,且更有利于牙列缺失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口腔种植修复后,种植体一般耐受力良好,不会对周围骨质造成影响,因此咀嚼功能恢复较快,且术中严格依据植入方向及种植体规格等采取合适的基台与冠,能够提高牙的吻合度;此外,这种修复方法无需磨损患者残余牙来进行基牙的制备,其更利于口腔咀嚼功能的恢复。而常规修复因为受残余牙齿与牙周组织两方面的影响,固定及支持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咀嚼功能恢复效果较差[6]。种植修复组修复后美观效果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修复组,这是由于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可最大限度将口腔健康牙齿保留,同时所用义牙具有外形逼真、美观及稳定等特征,能够有效缩小外观和健康牙的差异。由于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能通过种植体把牙齿咬合力传达至下颌骨,以此对四周骨组织造成刺激,更益于保持牙槽嵴部位的稳定性,减小修复失败概率与相关并发症风险[7]。本文结果也显示种植修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且总体满意度更高。

表3 两组美观效果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尽管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优势众多,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比如治疗周期长及成本较高等。相信以后随着种植牙治疗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所用种植体材料的进一步拓展,治疗费用方面能够有下降空间。

猜你喜欢
牙列美观种植体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