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聚合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2021-05-08 02:09王挺金晶晶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托里蓝光痤疮

王挺,金晶晶

作者单位: 317015 浙江省临海,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聚合性痤疮是区别于寻常型痤疮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痤疮分类,也是痤疮中最为严重的类型。其是由多因素引发的疾病,主要与皮脂产生增多、毛囊口上皮角化亢进及毛囊内丙酸痤疮杆菌增殖有关[1],部分有遗传及家族史。临床治疗以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去油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及调节激素水平为原则,同时配合日常护理。红蓝光照射是治疗痤疮的常用手段,蓝光作用于皮肤浅层,迅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红光可作用于更深层纤维细胞,促使细胞分泌产生胶原蛋白而加速新生表皮再生,减少痤疮瘢痕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聚合型痤疮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聚合型痤疮患者104 例,纳入标准:(1)符合 Pillsbury 和《临床皮肤病学》[2]中的痤疮分级法中的Ⅳ级;中医诊断参考2019 年《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3],辨证属痰瘀凝结证。(2)年龄>12岁;(3)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通过,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酒渣鼻、痤疮型药疹及职业性痤疮者;(2)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史者;(3)对红蓝光过敏者;(4)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0 例;年龄15 ~30 岁,平均(23.1±5.2)岁;病程 2 ~ 13 年;平均(6.67±1.91)年。观察组男 29 例,女 23 例;年龄 16 ~ 29 岁,平均(22.7±6.1)岁;病程 3 ~12 年;平均(6.52±2.03)年。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用温和的洗面奶清洁皮肤,嘱咐患者躺在治疗床上,并佩戴好防护眼罩或护目镜,打开IYN-400 型红蓝光治疗仪(武汉九头鸟医疗仪器开发有限公司)开关,调节仪器位置,调整蓝光波长(470±10)nm,剂量为48 J/cm2,输出强度为40mW/cm2;调整红光波长(625±10)nm,剂量为126J/cm2,输出强度为105mW/cm2。设置照射距离15 cm,单次照射时间为15 ~20 min,红、蓝光交替照射,每周照射2 次,4 周共8 次为一个疗程。同时口服异维A 酸软胶囊(哈尔滨大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06)治疗,0.5 mg/d,分2 次与食物同时服用,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规律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托里消痤汤治疗:托里消痤汤方药组成有金银花30 g、苍术20 g、连翘15 g,当归、夏枯草、生黄芪、法半夏、陈皮、生侧柏,生山楂及皂角刺各10 g,加水煎煮至400 ml,早晚分服,每次200 ml,连续服用4 周。

1.3 观察指标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的颜色、数目、肿痛症状及皮损程度等方面的皮损情况进行评分,积分相加为患者最终皮损积分,皮损积分越高,代表患者皮损症状越严重。(2)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外周血 CD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 2(TLR-2)、血清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8(IL-8)水平。(3)比较两组疗效[5],分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4)观察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2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皮损积分为(18.62±3.57)分,对照组为(18.49±3.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积分为(5.27±1.38)分,对照组为(8.95±2.16)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0.35,P <0.05)。

2.2 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TLR-2、IL-4 及 IL-8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R-2、IL-4 及IL-8 水平均明显下降(t≥10.36,均 P <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1。

2.3 疗效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 11 例,有效 8 例,无效 14 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38/52);观察组治愈34例,显效 9 例,有效 6 例,无效 3 例,治疗总有效率73.08%(38/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P <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发生口唇黏膜干燥3 例,瘙痒4 例,肝肾功能异常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 15.38%(8/52);观察组发生口唇黏膜干燥1例,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5%(2/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98,P <0.05)。

3 讨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52)

聚合型痤疮是痤疮中最严重的一型,包括其他类型痤疮的损害,其显著特征为数个痤疮结节在深部聚积融合,伴随皮肤红肿、青紫,愈合后遗留显著的色素斑、瘢痕[6]。抗菌药物和维A 酸类药物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其中异维A 酸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有效的药物[7],对于聚合型痤疮的治疗建议搭配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使用。但异维A 酸也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干燥、血脂及肝酶异常,影响骨骼发育、致胎儿畸形等,适用人群较为局限。另外抗生素使用频繁也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给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红蓝光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选用的红蓝光治疗仪采用较激光更低能量密度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发出红光、蓝光及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从而起到刺激表皮下胶原质再生、促进细胞生长、杀死细菌、修复炎性痤疮的作用。红光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大量分泌胶原蛋白与纤维组织,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肌肤弹性,改善皮肤松弛,修复炎性痤疮老化肌肤[8]。蓝光具有快速抑制炎症的功效,丙酸杆菌是痤疮形成的致病菌之一,蓝光可以在对皮肤组织无损伤的情况下,诱导这种细菌死亡,同时蓝光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在短时间内减少炎症期的痤疮至愈合[9]。

中医称痤疮为“酒刺”、“面疱”、“肺风粉刺”等,痤疮由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及健脾和胃为主,中药制剂托里消痤汤方药物组成有金银花、苍术、连翘、当归、夏枯草、生黄芪、法半夏、陈皮、生侧柏、生山楂及皂角刺。诸药联合共同起到清热解毒、燥湿化痰及托毒透脓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皮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聚合型痤疮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缓解皮损进展。

痤疮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内分泌、感染、免疫、精神因素等有关。而微生物在发生痤疮炎症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痤疮丙酸杆菌可通过活化炎症细胞膜表面的Toll样受体而加重炎症反应[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TLR-2、IL-4 及IL-8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表明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在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推测不良反应多数来源于异维A 酸,且对症处理后一般能够自行恢复,进一步突出了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综上所述,托里消痤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聚合型痤疮效果良好,可缓解皮损程度,抑制炎症反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托里蓝光痤疮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