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探寻野逸之趣

2021-05-12 09:39贺轶群
名家名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菜根艺术创作艺术

贺轶群

《依样》 贾鸿吏/作

《兰香在室》 贾鸿吏/作

贾鸿吏的画斋叫“玄真堂”,了解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喜欢在这里研读《易经》,参悟人生,以一颗恬淡、率真的心研习创作、喝茶、品画,谈古论今。真趣、真如、真性情,这是贾鸿吏体会到的人生之道,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

每次推开玄真堂的大门,总能闻到一股令人沉醉的墨香,迈步走进,仿佛置身于一座古朴的艺术殿堂,屋内的墙壁上挂满了贾鸿吏的作品,有瓜果、花鸟、自在嬉戏的小猫……一幅幅画带着墨香,带着来自乡野的泥土芬芳,让观看者不时产生置身田野小院的错觉,花开云舒,清香扑面,虫鸣鸟啼,自然野趣油然而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玄真堂虽未远离尘嚣,却在闹市中开辟了一方净土,自然的玄妙、艺术的真谛回旋其间,贾鸿吏以一颗宁静恬淡的心画出笔笔真趣。

贾鸿吏成长于书画世家,嗅着墨香长大的他从小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贾鸿吏回忆,小时候帮家里放羊、放牛时,都会在新耕的山地里用木棍画从小人书上看到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形象。后来,他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儿时记忆中的高山流水、鸡犬相闻的邻里、果蔬满满的菜园,便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来源。直至如今,他的作品仍然以多姿多彩的田园生活为主题。“这些都是我儿时的记忆,画完一幅画,一些场景便会在脑子中情景重现,让人回味无穷。” 贾鸿吏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乡村之趣、田园之乐,便是贾鸿吏最有滋有味的生活。

他在《兰香在室》中,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一株兰花的身姿,清逸雅致,形象鲜明。数片花瓣,浓墨点之;两只小鸡嬉戏其旁,趣味高雅,绝无尘俗气。

“嚼得菜根香,百事皆可作。”这是奇书《菜根谭》中的名句,也是贾鸿吏认同的人生哲理,他将对这句话的体悟融入笔墨丹青之中,创作了以《菜根香》为代表的一系列蔬果国画,以农家常见之物为载体,表现中国画中的空灵、含蓄,更将淡泊处世、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贾鸿吏将绘画视为一段神圣的精神之旅,他从不草率动笔。作画之前,必已构思明确,成竹在胸;或是灵感忽至,随时而为,即便如此,也笔笔精妙,让观者叹为观止。大概是因为他才情卓然,因此无论画什么都尽得其妙。

数十年如一日,艺海泛舟。如今的贾鸿吏,对书画艺术的学习和追索仍在继续,对他而言,这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落墨于宣纸的一刹那,他便仿佛打开了一扇进入自由国度的大门,率真之心任其扬帆,艺海无涯,风正一帆悬。

在玄真堂,贾鸿吏播种着希望和理想,也让人期待着一个艺坛开拓者的诞生。

《菜根香》 贾鸿吏/作

猜你喜欢
菜根艺术创作艺术
陈洪渊院士:为科学“嚼得菜根” 为国家“做得大事”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术创作、评论的人文价值生产与现代美育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嚼“菜根”之滋味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