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栖处岂是异地心安处即是故乡

2021-05-13 11:17南方周末评论员
南方周末 2021-05-13
关键词:居民身份证便民公安部

南方周末评论员日前,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021年年底前,开具户籍类证明以及因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大中专学生毕业、夫妻投靠或父母投靠子女而需要户口迁移的,要在全国实现“跨省通办”。此外,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还将在年内启动两项试点:异地新生儿入户、异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约35%。上述举措,对国人尤其是这一部分国人来说,意味着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大幅节约,意味着相当的便利。这是公安部改革便民进程中的一个节点。

2015年,公安部发文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朋友身份证丢失后可“异地补办身份证”,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

因为身份证是高频使用证件,尤其“外地人”最好得随身携带,被窃或丢失时有发生。回老家补办,费时费力,又影响工作,让人户分离的朋友苦不堪言。这一问题地方没有动力解决,需要全国层面协调。从全国看,公安系统联网技术上无障碍,公安局也谈不上增加什么办理成本,只是办理成本从甲地转移到乙地,但对民众来说,意味着麻烦陡降、便利剧增;对整个社会来说,意味着效率提升、交易费用降低,这才是真改革真便民。这一逻辑,对早已落地的异地补办身份证与即将试点的异地首办身份证,都是成立的。

从长期看,同在中华大地内,本地异地的畛域是应该消除的。无论是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效率提升的理由,还是基于权利与人道的理由,一个人定居与工作的地方,就应该是TA的“本地”,享受与所有其他“本地人”同等权利,这和TA老家在哪里、先前在哪个城市工作没有关系。一个人出生与童年生活的地方,TA父母工作生活的地方,应该是TA精神的寄托之地,构成永远美好甜蜜的回忆,但不应该沦为无法消磨的桎梏与藩篱,这就意味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最终,一个人在一座城市的去与留,应该全看TA本人的意愿与能力。

当然,这不是公安部一家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与协调。从技术上看,首先要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与管制。如何算本地居民?用居住时长或首次在本地纳个税的时间等算都可以讨论与探索。本地异地的畛域消除了,“异地办理身份证”这样的措辞就没有意义了,谁都是在一个全国联网系统下办理身份证。甚至,可以推广电子身份证,一个App统统搞定。现在,公安部正在三城市试点全国范围内有效的电子驾照,将于2022年在全国全面推广。

一个身份证畅行全国,一个身份证处处可安居乐业。身栖处岂是异地,心安处即是故乡。

猜你喜欢
居民身份证便民公安部
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合并“便民热线”
便民公告栏
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将即时失效
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需要多长时间?
群众居民身份证丢失后如何到公安机关挂失申报?
建立居民身份证丢失招领制度有什么规定?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