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政绩观在各地落实中仍有欠缺”

2021-05-13 11:18杨凯奇
南方周末 2021-05-13
关键词:政绩观绿水青山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

2020年6月,“两山论”提出地浙江安吉余村全景。

视觉中国 ❘图

★作为一个小村庄,余村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在于,余村的村干部都有见地,在关停矿山后坚持“两山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逐渐摸索出这套办法。

绿色政绩观的推行,尤其在近年来的生态发展与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要看到绿色政绩观在各地落实中仍有欠缺,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还有市场。

距离“两山论”在浙江安吉余村提出已十六载。十六年里,普通人心目中环保概念大大拓宽:既有远处的腾格里沙漠污染、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也有近在眼前的雾霾、黑臭水体问题。最近流行的碳中和,正在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项理论要指导实际工作,需要全面挖掘其内涵并进行阐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赵建军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研究,他亦是中国社科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委员。理论研究之余,他喜欢实地探访,余村是他的重要一站。

2021年5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对赵建军进行了专访。

南方周末:安吉余村是如何践行“两山理念”的?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赵建军:我自己曾多次去过余村,最大的感受是那里人人洋溢着幸福感。余村从“工业强村”到“生态立村”发展战略的转变,再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每一步都在践行着“两山理念”。

现在的余村是以一张蓝图来引领发展,统一整合了产业、土地、建设。但在这种“统一”中,余村又很注意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比如竹制品和安吉白茶。特色文化在余村规范化的建设下,就形成了特色产业。我注意到,余村在搞产业的时候很注重长效管理,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考核奖励来巩固发展成果。

他们在体制机制上也有创新。村里的产业通过成立一个投融资平台公司来运作,村民们可以通过土地或资金来入股平台,赚了钱大家分红。平台在余村本土投资的项目,还给余村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也就是所谓“全民共享共建机制”。

作为一个小村庄,余村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在于,余村的村干部都有见地,在关停矿山后坚持“两山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逐渐摸索出这套办法。

南方周末:“两山论”从2005年提出至今,走过了哪些历程?哪些节点在您看来是特别重要的?

赵建军:“两山论”的萌芽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2000年,习近平在任福建省省长时,前瞻性地提出开展“生态省”建设。2005年,他调研余村,在之前的生态建设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两山论”。

余村和“两山论”,前者以实践证明了绿水青山的财富价值,后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理论体系的核心蕴涵和重要支撑。这是一个重要节点。

“两山论”刚刚提出的时候,还只是一句话,“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有待进一步阐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进行了全面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此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位置,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相互统筹,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凸显,其制度建设就浮出水面。中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的“六个原则”、“五大任务”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一”,逐渐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理论体系。

南方周末:要让余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成为孤例,需要扎实的体制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还有哪些亟待完善?

赵建军:第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市场主体作用不明确,市场活力没有激发出来;第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机制还有待完善。现在方案制定得多,但轻落实,应完善督办、评估、奖惩制度,加强部分协调机制、加大试点推广力度;第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支撑配套不足,这种不足既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也包括市场资金投入、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保证改革成果的长效保障机制等。

南方周末:您认为中央强调的“绿色政绩观”在地方进展如何?您接触的地方官员中,是否多数人仍将环保视为“负担”,将经济视为主要绩效?

赵建军:绿色政绩观的推行,尤其在近年来的生态发展与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要看到绿色政绩观在各地落实中仍有欠缺,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还有市场。

南方周末:您认为发展和保护还是彼此矛盾的关系,无法兼顾吗?

赵建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关卡。短期内,加强环境保护可能给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这种压力并非源于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而是源于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推动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为什么产生或者延续?有的地方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而很多企业乃至产业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归根结底,是没有认识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

南方周末:目前一些地方将“两山论”简单理解为“迁走工业,搞生态旅游”,在用绿水青山创造财富方面,您觉得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赵建军:地方上应因地制宜发展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业,围绕自己的生态环境优势,尤其要根据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来做文章,而非不顾生态,使劲植树造林,这反而对环境有害无益。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就是这个意思。

此外,我一直比较关心“绿色供应链”产业,并且认为这是“两山理念”实践转化的一种创新模式。

南方周末:您曾强调过,无论其它国家立场如何变化,中国都应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做到有限担当。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在主动作为和有限担当间,如何把握平衡?

赵建军:从经济总量及国际影响力来看,中国并非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在自身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发展中大国所应尽的国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承担责任时,中国需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

同时,中国承担了国际责任,也就应当享有相应的国际权益,而非不求回报,一味担责。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应当有助于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增进在国际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南方周末: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的意义是什么?

赵建军: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除了响应巴黎协定约定、彰显大国担当外,对加速我国经济和能源转型也具有战略意义。碳中和将推动我国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过渡,从而有利于我们摆脱能源对外依赖。

此外,零碳经济意味着价值链的转型和国际标准的重塑,也会带来新的利润创造方式。在很多传统技术领域,我们没有先发优势,缺少技术话语权。但我国在新能源、电池技术、交通电气化、钢铁等领域具备发展优势,主动推零碳经济,可以增强我国在全球上述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另一点是,未来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会参与实现碳中和,在当前贸易摩擦反复的大背景下,我们用碳中和撬动新能源发展和全球合作,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政绩观绿水青山南方周末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绿水青山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看“观”不看“官”
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