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背后的消费洗牌

2021-05-13 11:19南方周末研究员危昱萍南方周末实习生甘笠男王鑫
南方周末 2021-05-13
关键词:买买买免税店文昌

南方周末研究员 危昱萍 南方周末实习生 甘笠男 王鑫

海口市日月广场免税店,顾客正在打折专区前询价。 戴春晨 ❘图

★文昌的“航天+”旅游,是近几年文旅消费变化的一个缩影。

对免税经济的热衷背后,是各大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消费。

过去半个月,海南岛十分火热。五一前夕,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在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见证下,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将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五一假期,众多游客涌入海南,五天内在离岛免税店消费近10亿元,平均每人次购物额超8000元;小长假结束后,3万多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来到海口,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

这些事例看似没有关联,但隐藏着中国消费的变化。

随着居民收入提升,旅游、文娱、医疗和教育等服务型消费正全面快速增长;城市积极提振消费,免税经济与首店经济备受青睐;消博会上,国内外展商寻找市场机会,共同推动国内企业“出口转内销”。

从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再到贸易大省的国内市场机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振消费的种种行动,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追火箭的人

2021年4月29日,大批游客站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酒店天台、航天大道和沙滩上,仰起脖子举起手机,见证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95后摄影师Tea-tia就是其中一员。她本是一名星空摄影师,因为疫情走上了航天摄影之路。自2020年以来,这已是她第五次来到文昌。

发射前一天,Tea-tia和团队成员一起,用近4小时从北京飞到海口,再开车1小时抵达下榻酒店。

第二天一早,扛着器材上酒店天台占好拍摄位,Tea-tia就开始了紧张的等待。“没人知道火箭发射的具体时间,所以基本上要一直等着,关注火箭动态,全程比较紧张。”Tea-tia说。

等待过程中,火箭静静地立在发射台上,摄影师们根据现场光线调整镜头参数。

11时23分,火箭点火,大地震动,人群中尖叫声、呼喊声响起。白色的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升上天空,几秒钟后,就没入厚厚的云层。

一次来回奔波五千多公里,花费3000-5000元不等,只为观看几秒钟的火箭发射,值得吗?

只有去过现场的人才知道,值得。

“我第一次看火箭发射是‘天问一号的时候,非常震撼。当时天气很好,我全程都在喊,手也是抖的。”Tea-tia回忆。

第五次观看,Tea-tia仍然觉得很震撼、很激动。“每一个来参观、拍摄火箭发射的人都会热泪盈眶。”她说。

听着杨利伟的故事长大或课间传阅《奥秘》杂志的90后们,长大后大多从事与航天无关的工作。但文昌航天发射场,国内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让他们无需出国就有机会与现实航天活动近距离接触。

Tea-tia发现,每次来文昌,人越来越多。国人观看火箭发射的热情,带“火”了文昌的旅游消费。

同为海南岛东线城市,以文昌鸡、东郊椰林著称的文昌,曾因游离在环岛高速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而琼海、三亚则迅速崛起。2016年起,执行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场,为文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近几年相继建成通车的海文大桥、文琼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让外地游客能更方便地来到文昌。

据文昌历年统计公报,2016年至2019年,文昌过夜游客人次约增长了55%,旅游总收入增长在62%左右。

文昌的“航天+”旅游,是近几年文旅消费变化的一个缩影。随着90后、00后成为旅游主力,小众游、精品游越来越受欢迎。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游、团队游,他们更追求个性、体验、品质。

去敦煌不再是走马观花般看一眼石窟就走,有文史专家跟队现场讲解,体验一次全身心沉浸式的佛教艺术之旅。由建筑学人带领,漫步在北京中轴线上,一边欣赏古老的城门和美轮美奂的宫宇,一边聆听“最专业导游”分享古建筑知识、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冲浪、潜水、滑翔、骑行、露营和徒步,在海南岛的碧浪中,在江南乡村的古道上,在大西北沙漠的星空之下,在南国的山海之间,体育旅游如火如荼。

今年“五一”旅游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去哪儿数据显示,90后在五一出游人群中占比过半,成为主力,其中95后占比达23%。

在出行方式上,一方面团队游规模缩小,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团队游中团均人数14.67人,较2019年减少25%;但是私家团越来越受欢迎,携程数据显示,私家团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30%。

更为宏观的数据则表明,以旅游消费为重点的服务型消费正全面快速增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编的《中国消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书指出,2013-2019年,中国人均服务型消费年均增长11.1%,高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增速3个百分点左右;服务型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39.7%上升至45.9%。

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

消费之城崛起

观看完火箭发射的第二天,Tea-tia离开海南回到北京。与此同时,大批游客涌入海南岛。

“买买买”是去海南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出台后,在海南购物更具吸引力。

2020年7月,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实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至10万元;2021年2月,又增加了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和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

新政后的第一个五一假期,游客购物热情高涨。据海口海关监管数据,五一假期第一天,游客们就在免税店消费了1.42亿元;五天下来,离岛免税销售额9.93亿元,购物12.1万人次,购物件数134.5万,分别同比增长248%、141%、229%。

这些数据表明,在出境游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高端消费持续回流势态不减。

海南凭借离岛免税吃到“螃蟹”,引来了其他城市的效仿。

五一前夕,深圳公布《深圳市关于加快商贸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这份征求意见稿提出,深圳要探索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的“深圳样本”。在皇岗口岸、沙头角建设免税城,推动“电子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加速落地,到2025年全市离境退税商店突破400家。

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大连和南京等城市已设立了市内免税店,上海、南京、天津、成都、武汉、济南与广州等地还计划新建。

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在境外市内免税店“买买买”,今后将转变为在境内大城市的市内免税店“买买买”。

而设立市内免税店的城市,将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增速超过2%。

另一方面,参照韩国市内免税店的经验,国内本土品牌将有望借助市内免税店的平台扩大销路。

对免税经济的热衷背后,是各大城市竞争的新赛道——消费。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二十多个城市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这并不让人意外。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迟福林表示,2014-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均高于投资,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正如《城市的胜利》一书指出,随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从城市中心撤离或衰竭,以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兴产业逐渐兴起,大都市的增长会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与定位。

纽约、伦敦、巴黎等等,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都无一例外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何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常消费规模巨大,总量高、增速快,并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以此为标准,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杭州等城市潜力巨大。它们是国内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零总额”)最多的10大城市,合计占全国消费总额的24%。特别是上海、重庆、苏州、南京,4个城市的社零总额2020年仍保持增长。

细数这些城市的建设方案,商业载体、高端消费、首店经济、本土品牌、消费环境、消费权益等是共同的策略。

商业网点、商业街区等是十分市场化的载体,政府如何推动其发展? 赵萍认为,当地政府需要通过规划来引导商街的定位,从而能够使商街特色更加鲜明、布局更加合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有影响力的企业、更有代表性的企业落户商街;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商街能够实现有序竞争、繁荣发展,为商街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包括商街的管理,治安环境、交通环境的改善等等。

此外,不同城市的建设方案有不同的侧重点。广州强调国际消费联动、扩大国际消费客源,深圳重视商业发展土壤,重庆提出文旅、餐饮等特色服务消费提升工程,成都打造八大消费场景,杭州健全居民收入增长等要素保障。

贸易大省的机遇

五一假期结束,游客们打道回府,消博会的参展商们则挤爆了海口酒店。

5月7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这是全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吸引了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

广东中山市巨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巨轮照明”)收获颇丰。在5月8日举行的“粤贸全国”供采对接洽谈会上,巨轮照明签约了1000万元的智能灯具合作项目。

巨轮照明的产品此前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受国际大环境影响,销售增速有所放缓。“因国外疫情,传统线下渠道受到一些影响,跨境线上销售增长迅猛,总的海外销售依旧在增长,但增速没有前几年那么快。”巨轮照明总经理张子华说。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巨轮照明计划今明两年以大力发展国内市场为主,因此通过消博会积极打开国内市场。

据张子华介绍,消博会期间,公司接到了来自房地产、设计装修、游艇等行业企业的咨询和初步合作意向。

海南房地产开发对灯具的需求,使得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设计装修企业向巨轮照明咨询、采购。海南国际旅游消费岛建设,也吸引了游艇等高端消费。而一艘游艇上需要不少智能化灯具,因此有厂商向巨轮照明咨询、拿样甚至进入了后期对接环节。

“目前接洽到的一些客户已经达成合作,确认了最终样本。这次参展,情况还不错。”张子华说。

部分以出口为主的广东企业,在进军国内市场时,苦于国内销售网络的缺乏。2021年4月,广东省商务厅印发《关于开展粤贸全国工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通过“粤贸全国”系列活动支持广东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这是内循环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循环既涉及生产资料,又涉及生活资料。就广东来说,它是全球制造业中心,还不是消费中心。而内循环不只是生产,要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形成闭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评价。

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2021年粤贸全国活动目录,今年将组织115场活动,消博会是其中第26场。

除广东省内展会外,省外活动大部分在上海、成都、北京、重庆和杭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正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它们计划加大建设的商业网点、商圈、商业街区等商业载体,正是广货拓宽国内营销渠道的不二选择。

猜你喜欢
买买买免税店文昌
韩媒:应向中国政策看齐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让你的船下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