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1-05-15 02:51王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内皮血脂炎症

王梅

作者单位:111000 辽宁 辽阳,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目前,有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被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血管机制(大动脉、小动脉)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发病机制包括血管内皮调节功能降低和血管炎症反应上调[2]。从临床干预角度来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采取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的药物治疗。因此,本研究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探讨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高血压诊断参照《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3]。筛选标准:年龄≥60岁;初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肝、肾等药物代谢脏器功能正常;无他汀类药物用药禁忌;入组前1个月内为服用血脂调节药。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降压药物治疗原则:小剂量用药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用药。降压药物种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4]。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剂量:10 mg/次,1次/d,睡前口服。两组均药物干预3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改善状况[5-7]。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指标包括: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其中,NO检测方法为硝酸盐还原法;N O S、A D M A和v W f监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ET-1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分析法。炎症反应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 (TNF- )和白介素-6(IL-6);检测方法均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AS 10.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条件下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脂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N O、N O S、A D M A、E T-1和v W 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比较 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之一。而从发病特征来看,我国高血压发病主要与如下因素有关,包括饮食倾向于高钠、低钾膳食;患者往往呈现超重、肥胖状态;普遍伴有叶酸缺乏,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目前,随着医学界对高血压研究的逐渐深入,医务工作者逐渐意识到高血压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涉及神经机制、肾脏机制、激素机制、血管机制及胰岛素抵抗。其中,血管机制主要表现在患者周身大动脉和小动脉出现异常重构,即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血管内皮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血管进而呈现炎症性改变,影响动脉的弹性和功能[9]。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转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为甲戊酸盐—胆固醇的前体—的限速酶。瑞舒伐他汀可以竞争性的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以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10]。目前,高血压治疗常规方案为单一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标准降压方案并不包括他汀类药物。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血脂异常,加之高血压患者本身的血管机制中存在内皮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因此临床上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本研究中,我们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探讨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其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而ADMA、ET-1、vWf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加用阿托伐他汀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得到增强,损伤机制得到抑制,有利于改善其自我调节能力。而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低于对照组则说明,随着血管内皮损伤的减轻,其带来的炎症反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降压方案上增加他汀类药物,可在调节血脂的同时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利于稳定血管内环境。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基线资料汇总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汇总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汇总

表4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汇总

猜你喜欢
内皮血脂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你了解“血脂”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