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

2021-05-19 01:16牛泽群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8期
关键词:盘锦市盘锦马达

文/本刊记者 牛泽群

中国的“中”,大海的“蓝”。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蓝电子”),这个给华为、小米等诸多品牌手机配套生产马达、镜头等产品的“幕后英雄”,在“80后”董事长、共产党员王迪的带领下,用10 年时间从盘锦走向世界,荣膺同行业全球竞争力十强。

员工从最初的7 人发展到现在的2700 人,生产的马达从应用于500 万像素摄像头到1.08 亿像素摄像头;全球每100 部手机中有7 部使用中蓝电子产品。今年38 岁的王迪用10 年青春书写了发展奇迹,无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弄潮儿。

萌芽于客厅的创新之树

王迪创办中蓝电子,颇有几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

2010 年,27 岁的王迪已在一家汽车装备公司任总经理,并且交出了年销售额10 亿元的成绩单。这年秋天,在德国汉诺威车展上的所见所闻让他深感震撼:“汽车生产已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许多工序可以采用自动化方案完成,我这才意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唯有科技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于是,王迪联系到掌握了国内一流微机电产品研发技术的专家吴发权,请他来盘锦厂区实地考察,打算引入自动化方案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结果,经过两个月的研究考察,吴发权告诉王迪,汽车装备生产技术相对粗放,与他手中的自动化技术精度无法匹配。王迪的设想失败了。

“两个月的相处,吴发权专家和我关系非常融洽,对我的企业创新理念很认可,于是他在离开盘锦前,跟我谈起了他的手机马达项目计划。”王迪回忆说。

所谓马达,就是驱动镜头对焦的微型电机。尽管对马达没有任何概念,王迪还是隐约感觉到这个项目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11 年,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筹措到5000 万元启动资金,王迪开始试水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当时的中蓝电子,没有厂房、没有资源、没有名气,而且在整个东北地区都找不到产业伙伴。王迪租了一套110 平方米的民房,吴发权领衔的7 人技术团队就在这间民房里开始进行技术攻关。

“三室一厅的房子,两个房间摆放上下铺住人,一个房间当实验室,客厅成了办公区,挤挤压压摆了4 张桌子8 台电脑。大伙儿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来工作,泡面盒子堆了一地。”谈起往事,王迪颇有些激动,“这样的日子他们过了五六个月,终于试制成功用于500 万像素摄像头的马达,良品率达到80%以上。”

得道多助的发展之路

带着产品首次跑市场,王迪碰了一鼻子灰。原因很简单:目标合作群体绝大部分在南方,一个遥远而陌生的高新技术企业,自然让客户有几分不信任。王迪和吴发权向当时某知名手机品牌汇报了中蓝电子产品,跟对方聊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对方只撂下一句话:“你还是先去把杂牌机做好再说吧!”

这句话反倒点醒了王迪——先在行业内打出名气,再攻关品牌市场。王迪只身南下,一家一家去拜访三线客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迪接触了15 家杂牌机客户,谈成了14 家。

当王迪再次见到这名高管时,那人显然早就忘记王迪了。王迪说明来意,那人瞪大了眼睛:“你真的谈下来这么多家?”一周后,该公司向中蓝电子发出了资格准入函。

王迪在讲解公司未来规划

凭借稳定的供货和过硬的质量,王迪带领中蓝电子搭上了一艘艘“品牌战舰”。

就在马达销售初露锋芒的2015年,王迪作出新的重要战略布局:投资10 亿元人民币,增设镜头事业部,走上马达与镜头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这一决策可谓“双刃剑”:做好了能够扩大市场,收入也能呈几何倍数增加;做不好有可能前功尽弃,并且搭上马达产品5 年培育成长的成果。但王迪认为,将马达和镜头两种产品捆绑起来,更有利于中蓝电子的品牌提升,能收获“1+1>2”的效果。

镜头攻关更难,是一个烧钱的项目,设备价格十分昂贵。随着手机产业的发展,客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前置摄像头直径越来越小,拍摄范围越来越大;后置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变倍越来越大……每项指标提升一点点,研发生产难度都增加数倍。

面对困难,王迪知难而进,越挫越勇。对技术人才,他一方面采用高薪、股权等方式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在长三角、珠三角、台湾地区乃至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相继从国内外知名企业聘请技术人才200 余人,申请专利近400 项,不断厚植科技创新的土壤。2017 年,中蓝电子产品进入小米;2018 年,进入华为;同年下半年,进入三星。中蓝电子的产业航船驶向了辽阔的蓝海。

谈起公司发展,王迪对盘锦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一串数据脱口而出:2015 年,盘锦市高新区和中蓝电子联合创办电子产业园,成功引进多家手机摄像头核心器件生产商,形成了手机核心器件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有力助推中蓝电子发展;2020 年,盘锦高新区投资18 亿元,兴建中蓝光学电子产业基地,目前投资6.9 亿元的一期项目已经封顶。

奋楫恰当时,风正好扬帆。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中蓝电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从3200 万像素全球最小前置镜头产品到1.08 亿像素超广角马达产品全系列覆盖。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 亿元,上缴税金6700 万元。

回报社会的赤子之心

“等我们的产业基地二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100 亿元以上。”王迪加重了语气,“至少能解决8000 人就业,为家乡、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社会作贡献”,这是王迪全家人的共识。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王迪和父母、妻子三言两语就商定要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随后,王迪对公司采购部的几名员工下达了“死命令”:“你们这几天就住在我家里,上网也好,打电话也好,有什么路子找什么路子,能买多少物资就买多少物资!”

2020 年正月初六,中蓝电子驻韩国办事处购买到5 万只口罩、2000 件防护服,却因货航不通辽宁,无法托运回来。王迪罕见地发了火:“没有货航就坐民航,我今晚一定要见到物资!”当晚,5 名员工手提肩扛,连夜将口罩和防护服从韩国经大连运回盘锦,仅超重费用就交了17 万元。疫情期间,王迪向武汉捐款100 万元,向盘锦市兴隆台区政府捐款50 万元,向盘锦市慈善总会捐赠防护口罩10 万只、防护手套1 万副、防护服3000 余套,向盘锦市公安局捐赠防护口罩3 万只,捐款捐物价值累计400 余万元。

“中蓝电子有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当人民有需要时,我义不容辞。”王迪说。

这名党龄不算长的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下一步,中蓝电子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科学指引,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盘锦市盘锦马达
不能怪我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Theshiningblackpearl
下一站,盘锦
打造舰队 共享发展
创业直达京津冀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枰中侠侣
向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