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药园 药蕴浙林

2021-05-19 18:17徐建伟白岩周爱存
浙江林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药学药用植物农林

徐建伟 白岩 周爱存

浙江农林大学药用植物园又称百草园,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内,距杭州主城区不到50千米,交通十分便捷,有着进行对外交流和发展自然教育的地理和区位优势。百草园始建于2014年,是浙江農林大学植物园的专业园之一,也是浙江省首个以药用植物的功效为依据划分的药用植物园,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功能、旅游观光于一体。百草园荣获“浙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浙江省林业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学校(基地)”等称号。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2001年,学校遵循“生态优先、景教结合、收集独特、两园合一”的规划理念,依托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按照“多样性、独特性、趣味性”原则进行植物种类收集,把整个东湖校区建成具有“园林外貌、科学内涵、生态特征、人文特质、科教结合”的国内一流大学植物园。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植物园占地面积133.5公顷,建有松柏园、木兰园、蔷薇园、盆景园、天目园、农作园等14个专类园区和20余个特色园;收集植物3000余种(含种下等级);初步完成数字化植物园建设,通过植物园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种苗繁育设施、动植物标本展览馆、生物技术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2014年7月,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以便于集中开展药用植物自然教学和对贵重药用植物的养护工作,学校在行政楼后建立了1.3余公顷的药用植物园,即百草园。百草园项目主要负责人徐建伟,系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等核心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在百草园的建设之初,学校选择以中药学教材中常用的330多种药用植物的功效为主线,根据每种药用植物的习性,打造为解表篇、清热篇、泻下篇、温里篇等多个区块,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地临安及浙江地方特色的民间草药,增设民间草药篇和民俗文化篇两个区块。区块内木本、藤本、草本植物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乔、灌、草按照生态要求配置,同时兼顾景观园林外貌,设施配套齐全,特色鲜明。

学校在百草园开展了药用植物栽培学,扦插、播种、根茎繁殖、物候观察等自然教学,改变了以往在实验室中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中药学专业实践的兴趣,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文化,感受生态校园之美,了解百草园的丰富宝藏,徐建伟老师培训了一批学生讲解员,将百草园打造成中药学和生物制剂学教学实习基地以及临安区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百草园已累计接待校内外学生2万余人次;每年的5月、10月、11月,百草园和标本馆定期向全省社会人士开放,已成功组织100余次开放日活动。此外,为更好地推广中草药文化,百草园的工作人员在“浙林药圃”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中药科普文章30余篇。

猜你喜欢
中药学药用植物农林
紫花高乌头的种植研究进展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浅谈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
中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多样化授课模式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