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路 示范带动推动基层人大创新实践

2021-05-20 08:55郑少和
人民之声 2021年4期
关键词:县乡联络站选题

郑少和

县乡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人大工作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人大制度最具活力、富于创新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大工作,2019年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围绕地方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这也对基层人大加强创新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县乡人大充分发挥特点和优势,积极依法探索创新,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连续3年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大力挖掘基层创新活力,推动县乡人大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呈现新气象新风貌。

加强统筹谋划 选准选优创新案例

省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位谋划、强力推进,在县乡人大组织建设不断巩固的基础上,鼓励县乡人大积极创新实践,打造一批富有广东特色的县乡人大工作品牌和亮点。

精心统筹谋划,接续部署推进。省人大常委会李玉妹主任高度重视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2017年以来,先后召开10次全省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这项工作,每年常委会工作报告都对此作总结提要求,每次县乡人大负责同志轮训都作开班动员讲话,要求全省各级人大负责同志自觉做人大制度的维护者、实践者、推动者,齐心协力打开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新局面。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明确连续三年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年”,2018年重在加强工作规范,2019年重在深化推进,2020年重在总结提高,并将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作为重要抓手,要求全省县乡人大在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依法探索创新,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品牌。从2018年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每年及时印发通知,积极组织开展创新案例征集工作。

合理确定选题,认真组织申报。每次创新案例征集通知印发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均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当年县乡人大工作重点和热点,有侧重地列出10-15项选题,引导各地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总结提炼和申报案例,为县乡人大推进创新实践提供指引。如2018年为全面总结推广我省县乡人大工作的创新经验,突出选题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确定了创新议事形式、增强监督工作刚性和实效、加强代表工作等15项选题;2019年为进一步助推基层创新,突出选题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确定了加强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探索完善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机制等10项议题;2020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等,突出选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定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探索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提高会议质量、健全代表述职制度等11项选题。各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对辖区内县乡人大申报案例初步筛选把关后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严格务实评选,确保可复制可推广。为做好创新案例征集入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对申报的案例进行审核汇编,并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初评会议逐一分析研究,提出入选项目建议和理由,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在案例征集中,坚持从严把关、充分论证,确保入选案例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和省委13号文件精神,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工作,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二是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在工作思路方法和工作机制上具有一定探索性创新性,并已形成一套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三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入选案例坚持优中选优,对相近类型的案例,选择经验更为成熟、成效更为突出的。同时,对未入选的案例,也逐一认真研究,提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的意见建议,鼓励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待工作经验成熟后再申报。

2020年7月,李玉妹主任到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调研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建设情况

注重结果运用,培育形成辐射效应。一是及时公布信息。每年创新案例确定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印发通知,并在广东人大网、广东人大公众号等平台公布创新案例的名称、主要做法和入选理由等。二是强化跟踪指导。对创新案例的实施加强工作指导,推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相关工作经验通过办公厅主办的《人民之声》《县乡人大工作动态》等予以重点关注和推广。三是加强宣传推介。积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有关刊物推介创新案例,广州天河、深圳福田和南山、惠州惠东、肇庆高要等县级人大的经验做法陆续被《联络动态》刊发推广。同时,组织省内主要媒体加强宣传报道,推动在全省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创新成果丰硕 示范引领效应显著

实践充分证明,创新源泉在基层,动力在基层,经验也在基层。目前,广东各地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迎来了一个“爆发期”,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卯足劲干好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发现了一批典型经验。3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共推出45个创新案例,这些创新案例涵盖了县乡人大工作各个方面,包括: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代表联络站建设、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向选民述职、县乡人大信息化建设、县乡人大工作绩效评价、人大工作宣传和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机制创新等。如佛山禅城、韶关曲江等地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对部门预算的监督,潮州潮安等地实施“五个一”跟踪监督机制推动重点民生事项落地落实,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线下+线上”代表联络站积极发挥作用,惠州、江门台山等地设立专项资金助推代表建议办理,肇庆高要等地打造代表履职云平台,东莞大朗等地创新宣传模式讲好基层人大故事。各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也大力支持县乡人大创新实践,直接推动、具体指导。深圳举办基层人大创新案例研讨推进会,交流推广创新案例;佛山举办市区镇(街)人大工作创新学习研讨班,总结38个创新案例;江门、韶关等市推进一县一品牌,创新县乡人大工作实践特色。

产生了示范引领的整体效应。创新案例征集注重从县乡人大各个领域选优选精,深入总结挖掘经验做法,详细说明入选理由,增强了示范引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解决了向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各地之间的交流学习明显加强,呈现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好势头,不少工作已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全省全面铺开,去年全省就有815个县乡人大实施票决制(佛山、韶关、汕尾、中山、江门、阳江、清远7个市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共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3 859项;约90%县乡人大开展了满意度测评,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调研、反馈、评议、整改工作机制,其中韶关南雄首创的“测评+评议”监督模式,已在广东约三分之一县乡人大得到推广;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以镇(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主、村(居)联络站为辅的代表联系群众体系,依托联络站组织代表接待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已成为基层人大的常态工作;不少地方探索开展代表述职活动,加强代表履职监督;不少县(市、区)探索镇(街)人大工作绩效评价,等等。

形成了推动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工作机制。每一个创新案例都蕴含着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创新实践的理念和思路。在每年省人大制度研究会的优秀理论成果中,均有一些依托创新案例思考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如不少地方在探索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民生实事这个小切口得到有效发挥。不少地方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注重总结提升,使代表联络站达到“全覆盖、标准化、常活动、见实效”要求,成为宣传人大制度、联系选民、服务选区的主阵地。有的地方还探索加强功能区人大工作,通过在功能区设立人大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人大工作制度,着力破解人大监督“盲区”、功能区人大工作缺位等问题,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通过总结培育一个个创新案例,持续梳理基层人大各个领域的经验做法,加强对人大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及时跟进基层人大工作动态和发展前沿,不断深化对人大工作创新实践的理论思考,并逐步将实践成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如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乡镇人大工作条例、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条例和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和文件,都是在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

总结完善提高 不断巩固深化推进

可以说,我省近年来县乡人大工作创新实践取得的成效,集中体现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精神的坚定行动和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都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人大工作的创新也要紧紧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党的支持,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息息相关,人大工作创新必须立足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开展探索实践,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履行法定职责。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同级党委中心工作来谋划和推进,紧贴人民群众新需要,通过工作创新,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实践证明,只有在服从服务大局中定位、思考和谋划,人大工作才能更有作为、更富成效。

必须坚持上下联动,增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各级人大加强工作联系和协同是人大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增强整体实效的必然要求,县乡人大加强工作创新更离不开上级人大的指导和支持。上级人大要加强对县乡人大的工作指导,鼓励和支持县乡人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予以指导纠正。实践证明,只有各级人大加强上下协同、密切配合,尤其是上级人大要加强对下级人大的工作联系和指导,才能形成人大工作的整体合力。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根本途径。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人大依法履职的新内涵新形式新载体,切实推进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确保人大工作常做常新。实践证明,在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

2017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二期“广东省县乡人大负责同志专题学习会”开班(黎进/摄)

猜你喜欢
县乡联络站选题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