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2021-05-21 05:30钱鹏程翟安琪柴婷婷汤平平
北方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徽省水平指标

钱鹏程,翟安琪,柴婷婷,汤平平,李 侠

(安徽财经大学 商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一、构建的必要性

绿色经济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协调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绿色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安徽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为经济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首次将“绿色”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高度。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若过分关注GDP 指标,同时浪费较多的有形资源,在某些程度上会破坏社会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并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流——绿色经济。

安徽省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内陆省份,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影响了安徽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对安徽省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客观科学的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能反映出当前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利于合理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了解安徽省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政策的完善或调整,引导社会经济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低耗、高效、少污染的发展状态,进而促进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对安徽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各级指标体系的构成

在研究现有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于安徽省省情,分析影响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的因素,从生态建设力度、产业环境友好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导向四个方面构建了安徽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由国内学术界和绿色经济文献综述所确定的有效指标是关键。同时,根据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状况,选取指标。通过选取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反映国内学术界认可的科学指标和梳理绿色经济相关文献的有效指标原则;通过选取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绿色出行等指标,反映绿色经济的内涵;通过选取选择人均能源消耗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反映安徽省的发展状况。最终确定的安徽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分为4 个一级指标和15 个二级指标。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值是根据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的标准值、全国平均值和参考文献设定(如表1)。

表1 安徽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建设力度评价指标。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利于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水平,发展绿色经济有赖于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可以使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应协调发展。现选取的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生活用水量、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人均能源消费量等四个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建成的绿化覆盖面积中,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覆盖率越高,说明环境保护力度越好,反之则越差。人均生活用水量是指用水居民每日生活中所用水的数量。该值越大,说明人均水资源消耗越多,反之越少。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指在一定时间内,公共交通公司派发的公共交通车辆的数量。人均能源消费量是省内能源消费总量(以标准煤计算)除以人口数量。该值越大,说明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经济发展越好。

2.产业环境友好程度评价指标。产业环境友好是社会环境友好的经济支撑,是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发展产业环境友好是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现选取的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强度、工业用水强度、服务业能耗强度等四个指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指工厂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处理场所以外地区的数量。该值越高,说明环境污染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工业粉尘排放强度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颗粒物的强度,该值越高,说明空气污染等较为严重。工业用水强度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用水量的强度。服务业能耗强度就是服务业创造单位GDP 所消耗能量的强度。能耗强度越低,消耗能量越少,GDP 水平就越高。

3.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加快社会进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现选取的指标有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等四个指标。城市污水处理率是指在污水排放总量中,城市中经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城市污水量所占的百分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的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工业用水重复率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率越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越高,说明工业绿色改造程度较高,工业绿色化进程较快。生活垃圾无害处理指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的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处理越强,说明生活环境改善程度越高,反之,则生活环境改善不足。

4.政策导向评价指标。政策导向是指企业根据与企业发展方向相关的政策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调整,以达到组织目标,对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起到调节作用。现选取的指标有教育投入占GDP 比重、R&D 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三个指标。教育投入占GDP 比重是指在公共教育资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教育投入占GDP 比重越高,说明在教育投入上的力度较大,绿色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程度的依赖较高。R&D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是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投入程度越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报告期末城镇从业总数以及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城镇登记失业率越高,说明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劳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成绩为0-100 分,满分为100 分。指标属性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正向指标现有价值越高,得分越高,绿色经济发展指数越高。负向指标现有价值越小,得分越高,绿色经济发展指数越高。

根据各指标的达成率和成绩来评价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达成率见公式(1),成绩见公式(2)(其中a 为现有值,b 为目标值)。一级指标的达成率和综合成绩为二级指标的平均值,绿色经济发展的整体达成率和综合成绩为四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值。

三、应用研究

(一)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2018 年的各指标数据作为现有值,通过公式(1)与公式(2)对各指标的达成率与成绩进行计算,进而对安徽省的绿色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其中指标属性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以及达成率和成绩,具体发展水平计算结果均详见表2。

(二)实证分析结果

表2 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表

由表2 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达成率为92.03%,综合成绩为91.27。其中,在生态建设力度层面上,平均达成率约为92.74%,平均成绩约为92.7;在产业环境友好程度层面上,平均达成率约为99.15%,平均成绩约为96.15;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层面上,平均达成率约为99.53%,平均成绩约为99.53;在政策导向层面上,平均达成率约为76.71%,平均成绩约为76.7。综上可知,安徽省在各项1 级指标达成率上均合格(达成率超过60%即为合格),尤其在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上尤为突出,但在政策导向层面上较为落后。通过表2 对各项2 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绝大多数指标达成率与成绩均较为优秀,也有部分达成率与成绩不太理想。

综上可知,安徽省在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较好,但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复利用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在产业环境方面,环境水平较好,用水废物和工业废渣处理能力较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仍需继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生态环境方面,省内环境状况良好,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在社会发展方面,社会建设水平相对稳定,实现了教育、科技投入的稳步增长,社会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对达到要求水平,说明就业形势较好,体现了省内经济得到高质量的发展。科技研究与教育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大,科技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技术保障,科技的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革和工业绿色改造。在循环经济方面,循环经济虽处于逐年快速增长的状态,整体循环经济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在节能环保、绿色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不足,不利于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三)政策建议

1.维护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利用率。首先,要加大对绿化发展的投入,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再次,制定产业节能减排的运营模式,并推进节能减排的高新技术,鼓励低能耗的生产技术研发。最后,鼓励产业间协调发展,相互学习和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各行业内企业间的废物循环利用,实现合作共赢。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绿色产业发展。要强化绿色产业在省内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有效发挥绿色产业的优势,扬长避短,促进绿色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和研发的资金投入,促进工业绿色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行业标准,加大淘汰高排放、高能耗产业的力度,加快产业绿色转型。

3.加强绿色理念教育,发展绿色理念价值观。政府和公共部门应加大对绿色理念教育的投入,加大R&D 经费投入,重视在学校内宣传并教育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的理念,将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与政策融入中小学课本,在高校内增设有关绿色发展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利用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众宣传绿色理念,使人民群众了解发展绿色经济和树立绿色理念的本质和必要性,以促进省内绿色经济的稳步发展。

4.协调均衡四个层面的发展,促进绿色经济高速发展。生态建设力度、产业环境友好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导向都是绿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得四个层面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绿色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四、结论

现阶段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与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应扬长避短,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协调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由于现实中缺乏研究方法和工具,同时研究时间、力度和水平有限,现只分析了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的初步研究评价和阶段性成果。随着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因此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

绿色经济是确保安徽省低碳与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此研究使安徽省各部门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重大意义,明确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地位,转变和树立全面的绿色经济观,为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做好保障工作。同时,提出推进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提高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带动省内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安徽省水平指标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张水平作品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