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旅游经济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21 05:30王光伟张海涛
北方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异热饮县域

王光伟,张海涛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前言

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命题,是人文地理过程研究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此,诸多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并从时间维度、地理研究单元、测度方法、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改进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到县域尺度,并且更加注重行政区域和经济区的结合研究,研究尺度更加细化。测度方法选取上,早期主要有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小波分析、Thiel 指数、基尼系数、崔王指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主要用于测度时间序列上的差异变化,后来发展到空间场能、空间马尔科夫链、核密度分析等应用方法,用于测度时空演变的差异变化。时间维度变化上,则选取更长的时间断面来检验差异的变化趋势。测度指标上,多采用就业率、区域GDP 和人均GDP 等单一指标或复合指标作为数据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主要包括湖南省各县市区的人均旅游消费(2010—2018 年)、DEM 影像、主要交通干线、主要河流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将影响县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要素,地理空间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地理空间要素数据是通过影像校正和坡度分析,获取各湖南省县市区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同时将矢量化后的数据转化为2×2km 的栅格数据,利用邻域分析法获取各栅格到中心城市和14 地级市中心的距离,分别获取各栅格到主要公路和主要河流的距离。

(二)研究方法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是指将地理位置纳入到回归模型中,从而对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其中模型参数随空间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有效弥补常规线型回归模型的不足,GWR 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xik为贫困发生率的第k 个解释变量在第i 点的取值;k 为解释变量的个数;i 为样本点的计数;εi为样本残差;(uivi)为第i 点个样本点的空间坐标;β0(uivi)为常数项;βi(uivi)连续函数所在i 点的取值。其中,当GWR 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最小时,带宽b 为最佳。

三、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演变特征

(一)空间异质性特征

以3/4 倍、1 倍、5/4 倍的当年全省人均旅游消费为断裂点,将2010、2014、2018 年三个年份各县市区人均旅游消费指标分为四类,可以看出,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两个方面的极化分异特征,数量上的极化分异和空间上的极化分异。四种类型变化呈现出“两端分化明显,中间变幅较小”的态势,数量变化上,0-3/4 倍人均旅游消费数量增加明显,由42 个增加到48 个,所占比例由42.8%增加到49%,1-5/4 倍人均旅游消费由15 个增加到20 个,所占比重增加5.1%。空间极化分异特征上,0-3/4 倍人均旅游消费的空间分布由最初的分散化分布逐渐转向湘西地区和湘南所辖区县集中分布,所占比重提高到87.5%,1-5/4 倍人均GDP的空间分布由分散分布转向长株潭城市群和湘南地区集中分布的趋势,所占比重提高到75%,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分散逐步走向集中,旅游经济高值进一步向长株潭地区偏移,旅游经济低值地区则存在于湘南地区。

(二)空间依赖性特征

运用Getis-Ord Gi*指数量化分析,依次计算每个县域的Gi*值,选用自然断裂法,按值大小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类,即冷饮区、次冷饮区、温点区、次热饮区、热饮区,并对Gi*值进行可视化,可视化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邻居县域集中了所有的热饮区和次热饮区,湘南地区则集中了全部的冷饮区,呈现出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的热饮区和次热饮区分布特征,以湘南地区为主的冷饮区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上也不尽相同,热饮区的空间变化最为明显,热饮区由小范围集中分布逐步向外围扩散,2018 年长株潭城市群及其周围相邻县域集中了全部的热饮区,其旅游经济增长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冷饮区则由最初的湘西部分地区和湘南部分地区逐步演变为以湘南为主的狭长集中分布,这种由分散分布渐变成集中分布的空间变化,表明空间异质化逐渐减弱,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与总体空间格局的分析结果一致。

四、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ArcGIS19.0 进行运算得到,Moran’s I 值的范围在0.095 到0.345 之间,说明湖南各县域之间存在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于是进一步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上述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最优的带宽为1.084km,调整之后的R2为0.921、0.905、0.868,均高于上述OLS 结果分析的R2,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更能够解释被解释变量的变化。

经济区位因素中,2010 年到市中心距离和2018 年中心城市距离的回归系数在负值与正值之间,两者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逐步下降的分布格局,其中负值分布于湘西等广大县区,正值分布于长株潭和洞庭湖经济区所辖县区,表明两种经济区位因素在湘西地区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长株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交通区位因素中,2018 年的主要交通干线距离回归系数介于-1.4567-1.9459 之间,系数大小由东向西逐步下降,系数高值区包括岳阳、长沙的大部分区县,系数低值区则包括吉首、益阳的大部分区县,说明到主要交通干线距离对湖南东部区县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对湖南的其它地区促进作用依然不明显。

图1 湖南省旅游经济增长格局热饮和冷饮区演化

地形地貌因素中,2010 年和2014 年的平均高程回归系数均为负值,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增加,表明地形对整个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负向作用,相对来说,这一因素对海拔较高的湘西、湘南所辖区县负向作用更加明显,而长沙、株洲所辖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负向作用表现不明显。

产业发展因素中,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10 年和2018年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态势,2014 年则呈反向趋势,表明2010 年和2018 年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洞庭湖和长株潭地区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其它地区,而201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作用要大于其它地区。

投资水平上,财政支出2014 年表现为显著因素,系数为正值,呈现出由中间向边缘递减的分布格局,固定资产投资在2014 年表现为显著要素,除2014 年的洪江市、洞口、会同等少数县市以外,均表现为正值,呈现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态势,表明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湖南省整个县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

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极化分异特征,数量上呈现出“两端分化明显,中间变幅较小”,空间特征上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通过空间依赖性特征和空间变异量化分析发现,湖南省县域旅游经济格局遵循低值簇随机分布,高值簇核心—边缘分布和东、中、西梯度分异规律。中心城市距离、地形、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等要素是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显著因素,且不同年份的显著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性,经济区位逐步由市中心因素演变为中心城市影响,交通区位上到主要干道距离成为主要影响要素,地形地貌成为最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各因素作用效应不同,对各区县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呈现出“多因素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猜你喜欢
分异热饮县域
陕西关中农业现代化时空分异特征
阆中市撂荒耕地的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探析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可口可乐加入冬季热饮大战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热饮杯盖上的秘密
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分异特征研究
中国星级酒店的旅游经济效应分异研究
长沙市民为交警点热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