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轻与中度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24 02:24张辉娟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张辉娟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贵州 黔东南 556000)

子宫粘连又称宫腔粘连,是因人工流产、刮宫、感染及低雌激素等原因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宫腔处于部分或全部闭塞状态的一种疾病,患者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腹痛、经期异常及月经量减少等,同时容易引发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1]。而针对子宫粘连性不孕症,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宫腔镜不仅可以准确诊断疾病,而且可以辅助手术治疗,在术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形态与病变情况,可以避免传统治疗方法视野受限等缺点,更能有效地解除子宫粘连[3]。我院对72 例轻度、中度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治疗,并就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72 例轻度、中度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行传统治疗,n=36)与观察组(行宫腔镜治疗,n=36)。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2 ~40 岁,平均(30.37±4.15)岁,病程在8 个月~7 年,平均(4.53±1.18)年;轻度20 例,中度16 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1 ~40 岁,平均(30.58±4.33)岁,病程在1 ~7 年,平均(4.77±1.23)年;轻度19 例,中度17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经性激素测定、超声检查或宫腔镜检查等诊断轻度、中度子宫粘连;近半年内未接受过腹部手术;均知晓相关内容并自愿签字参与。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子宫疾病、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及凝血障碍的患者;重度子宫粘连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治疗,即宫颈扩宫术:常规消毒患者外阴与阴道,置入阴道窥镜,充分暴露宫颈,并对宫颈与宫颈口进行消毒;使用探针对宫颈管方向与深度进行探查;探针通过子宫内口后将其取出,随后使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管,将其缓慢置入宫颈,直至宫颈管内口1 ~2 cm 位置;宫颈扩张器初始大小根据患者宫颈耐受程度决定,可先由2 ~4 号开始,逐步扩张至7 ~8 号;扩张过程中注意不可急躁,避免导致宫颈裂伤;必要时每2 ~3 周扩张1 次。

观察组行宫腔镜治疗:手术前半小时前在患者肛门内放置50 mg 双氯芬酸钠栓或静脉麻醉;手术当天,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外阴及阴道进行消毒,必要时行静脉麻醉;将宫腔镜沿宫颈外口、宫颈管置入宫腔,对宫颈管、输卵管开口与宫腔的形态进行观察,充分显露粘连组织,明确粘连部位与程度;在宫腔镜下对患者实施粘连分离术,用抓钳结合微型剪逐步分离,注意用力均匀,深度与宽度适中;粘连分离后中度以上的可选择放置节育环以避免再粘连,术后3 个月取出节育环。

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1 d 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补佳乐)治疗,每日2 次,每次1 mg,连续服用3 周;服用第12 天起加以黄体酮胶囊,序贯治疗,每日2 次,每次100 mg。所有患者均观察2 个月,若月经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内膜超过7 mm 则开始备孕,复发者则再次实施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于治疗前与治疗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2)评价患者临床效果,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经期与月经量均恢复正常,复查显示宫腔形态恢复良好;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已缓解,经期与月经量明显改善,复查显示宫腔恢复形态良好;无效:患者症状、经期及月经量无改善变化,复查显示宫腔形态恢复不良。

(3)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妊娠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但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s,mm)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s,mm)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3.81±0.25 7.85±1.54对照组 36 3.56±0.32 6.52±1.03 t 1.31 2.08 P>0.05 <0.05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3 两组妊娠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妊娠率77.78%(2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率比较[n(%)]

3.讨论

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孕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经调查显示,在所有不孕不育患者中,大约有60%是由于女性而造成的不孕。这主要是因为宫腔疾病、输卵管疾病是诱发不孕的2 个常见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炎、宫腔黏连等,均可诱发不孕症。其中子宫粘连是临床妇科中的常见病。随着行人工流产或刮宫等宫腔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无痛人流的广泛开展及应用,子宫粘连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复发率。子宫粘连会影响宫腔的正常形态,使得宫腔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造成胚胎着床受干扰,导致流产不孕[4]。

本次通过对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患者运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值大于对照组,并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上述结果表明,针对子宫粘连性不孕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传统宫颈扩张术是用于治疗以及改善宫颈管粘连的一种手段,但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视野的限制,极易对子宫造成损伤,因此运用该方法治疗子宫粘连不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与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治疗中,利用宫腔镜开展手术,能够让操作医师直观、清楚地看到宫腔的形态,全面了解粘连的范围以及程度,对临床分析不孕的原因具有指导作用。宫腔镜作为一种现代化诊疗技术,其可作为成像、灌流、光源和能源系统的内窥工具,在临床诊疗中应用具有快速、便捷、微创等特点。在宫腔镜下实施子宫粘连分离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对患者宫腔造成的损伤,而且有利于快速、精准分离粘连组织,促进宫腔恢复正常的形态,从而改善患者腹痛、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5]。而在本次结果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P<0.05)。该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往的宫颈扩张术治疗,宫腔镜下子宫粘连分离术治疗子宫粘连性不孕,能够提高预后效果,提高妊娠率。宫腔镜手术其能够满足在不对患者造成大面积创伤的基础上,实现在直视状态下开展手术,其操作部位位于内膜功能层,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反而可以刺激内膜,促进内膜增长,有利于胚胎着床。但由于子宫粘连复发率较高,因此患者术后不仅需要配合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而且还需实施多次宫腔镜复查,以尽可能地避免疾病复发,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育能力的改善。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后,当月经、宫腔形态、内膜等均已恢复正常,则应尽快进入备孕状态,以此提高妊娠率。

综上所述,子宫粘连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该治疗方法可有效解除子宫粘连,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内膜增长,提高其妊娠率。

猜你喜欢
不孕症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