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研究*

2021-05-25 00:16陶依贝杨再恩
科技与创新 2021年9期
关键词:经验值云班资源

陶依贝,黄 辉,杨再恩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318020)

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智能教学工具的优势,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引导。“云班课”作为教学中目前应用广泛的一款移动教学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辅助工具[1]。运用“云班课”教学工具,教师可得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分析利用好这些数据,进一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更好的教学课堂。

1 “云班课”的特点

“云班课”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教学工具,它具有考勤统计、资源学习情况统计、作业发布批改、测试、投票、头脑风暴等功能,同时,它还包含多种课堂互动模式,例如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手动选人等[2]。该平台能够全方位地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包括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被教师点赞的次数等,从而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化。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解决。在学期期末,教师通过设置不同活动的得分占比,可以方便地得到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云班课”不但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而且也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 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析

现以“云班课”平台为依托,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课程为载体,共计2 个班级83 人(其中A 班41 人,B班42 人),上传资源61 个,发起签到26 次,组织测试2次,头脑风暴2 次,作业19 次,课堂表现28 次。下面分别从学情、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这三方面,对这些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

2.1 学情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上传学习资源或发起活动时会设置相应的经验值,当学生完成该资源的学习或该活动任务时,学生就会获得对应的经验值。根据学生的经验值获得情况,就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83 名学生中,获得的最高经验值为830,平均值为606。将这2 个班级的经验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情况如表1 所示。

从表1 可知,B 班的整体学习情况比A 班好。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学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用完全相同的教案去应对所有班级,要针对班级的不同情况,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调整。

2.2 教学资源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上传不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例如视频、音频、网页链接、文档、图片等。学生学习这些资源的过程数据都会被云班课平台记录下来,学生每学习完一个资源,都会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本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中占比最大的是视频类资源,视频资源的学习情况如表2 所示。从表2 可以看出,两个班级均有超过85%的学生观看视频资源的时长超过视频总时长的80%,B 班的人数占比甚至达到了95%,证明视频资源为学生预习、复习、自学提供了不少帮助,特别是这种软件实操类的课程,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忘记了的步骤内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下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在身边的缺陷。

表2 视频资源学习情况对比

2.3 教学活动分析

教师根据教学安排情况,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签到、作业、头脑风暴、投票、课堂表现等,其中,课堂表现包括手动选人、随机选人、举手、抢答等互动环节。本门课程开展的活动中次数排名前三的活动为课堂表现、签到和作业。活动参与度对比如表3 所示。

表3 活动参与度对比(单位:%)

从表3 看出,学生的活动参与度都较高,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高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两个班级学生参与投票问卷、头脑风暴、测试、签到这四种类型活动的参与度都超过了90%,而作业的参与度相对而言不高,这是因为作业这一活动全部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而其他四种类型的活动基本都是在课上完成的,从这一对比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参与情况较好,但是课下的学习自觉性还需要加强,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下也能完成自我探索学习。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云班课”平台上记录下来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从分析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班级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在平行班授课时,教案因应班级而异。教师备课时,应多准备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例如视频资源。而在准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参加课下活动的参与度,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猜你喜欢
经验值云班资源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我给资源分分类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比重瓶法实测土粒比重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