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泼尼松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2021-05-25 08:53张丽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症

张丽丽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本溪 117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群体,以20~55 岁年龄段较为常见,患者常伴有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降低患者工作质量及生活质量[1]。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无法治愈,但经临床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故关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醋酸泼尼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2]。依托考昔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该药常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但目前关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醋酸泼尼松与依托考昔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6 例,女24 例;年龄65~82 岁,平均(71.28±3.86)岁;病程3~15年,平均(6.59±1.85)年。观察组中,男5 例,女25 例;年龄65~81 岁,平均(71.84±3.52)岁;病程3~14年,平均(6.50±1.5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4];②积极配合临床治疗;③入组前1个月未参与相关治疗;④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脏器严重衰竭者;②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③有重大关节手术史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①口服来氟米特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25、20191126,规格:10 mg/片)2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②注意休息及关节制动。对照组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12、20200115,规格:5 mg/片)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依托考昔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425、20191214,规格:60 mg/片),6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生活质量、预后分析相关指标。①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4],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恢复>7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关节功能恢复30%~75%;无效:无明显症状好转,关节功能恢复<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有效离心半径为10 cm,3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应用BS-2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③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进行疼痛程度评价,该量表总分共计10 分,0 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10 分表示剧烈疼痛。④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连续随访3 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含8 个维度,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⑤以环瓜氨酸肽(CCP)水平对预后进行评估。治疗前、治疗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有效离心半径为10 cm,3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使用BH100 荧光免疫分析仪(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检测CCP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ESR、R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RF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ESR、RF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组别 CRP(mg/L) ESR(mm/h) RF(IU/mL)观察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34.01±1.50 4.25±1.07 88.467<0.001 62.75±7.81 33.41±4.15 18.171<0.001 229.25±26.20 160.80±17.65 11.868<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33.68±1.44 6.64±1.21 78.742<0.001 0.869 0.388 8.104<0.001 61.71±7.73 37.43±5.83 13.735<0.001 0.518 0.606 3.077 0.003 225.77±26.13 181.36±19.65 7.440<0.001 0.515 0.608 4.264<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7.12±0.87 7.16±0.85 0.180 0.858 1.65±0.44 2.28±0.51 5.123<0.001 30.731 26.965<0.001<0.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两组SF-36 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 个月时,观察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随访3 个月时 t 值 P 值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51.35±6.72 51.42±6.68 0.041 0.968 82.65±7.59 75.32±6.92 3.909<0.001 16.911 13.610<0.001<0.001

2.5 两组预后指标CCP 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预后指标CC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C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C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预后指标CCP 水平的比较(RU/mL,±s)

表5 两组预后指标CCP 水平的比较(RU/mL,±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59.79±7.84 59.35±7.98 0.215 0.830 14.86±4.21 17.89±5.36 2.435 0.018 27.654 23.623<0.001<0.001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特征主要是持续反复发作的关节滑膜炎症,可造成患者手、足、腕、踝等关节病变,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7]。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早期病情较为隐匿,且起病缓慢,患者表现为低热、疲劳、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甚至引发全身性疾病,故及时治疗十分重要[8]。

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虽有较多手段,但关于治疗药物的选择仍需慎重。来氟米特片属于免疫抑制剂,可抑制二氧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嘧啶合成,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9-10]。

CRP、ESR 是临床上反映炎症活动重要的临床指标,当其水平升高时,表示患者炎症程度加重;CCP、RF 是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自身抗体,其水平越高,表示关节损伤程度越大,患者预后效果不佳,故治疗该病因加强抗炎。醋酸泼尼松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特异性免疫反应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还可调节炎症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和释放[11-12]。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13]。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发高血糖或低血钙症状,故在安全性方面有待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RF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RP、ESR、RF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C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C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醋酸泼尼松联合依托考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其原因:依托考昔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起效快,吸收快特点,在服用1~2 h 后即可达到血浆浓度峰值,作用时间长而持久。依托考昔可通过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 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血栓素的形成,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14]。此外,依托考昔还可调节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与维持肾血流量,进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5]。

综上所述,醋酸泼尼松与依托考昔联合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预后指标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症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