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体重、三酰甘油的影响

2021-05-25 08:53欧阳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拉鲁胰岛素血糖

欧阳健 陈 晶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医院内一科,广东东莞 523695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血葡萄糖指数价高的代谢慢性疾病,是代谢慢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糖尿病疾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在逐步提高[2]。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该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利拉鲁肽治疗成为了治疗以2 型糖尿病为主的代谢综合征的新方向[3-4]。本研究选取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并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东莞市凤岗医院内一科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34~64岁,平均(48.18±12.95)岁;病程4~9 个月,平均(6.1±2.1)月。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9 例;年龄33~63 岁,平均年龄(48.85±13.02)岁;病程4~8 个月,平均(6.3±1.9)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中关于乙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患者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或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④有急、慢性感染者和有心血管疾病史患者;⑤患有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者;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呱治疗,治疗方法:口服二甲双胍(浙江国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526,生产批号180409)0.5 g/次,2 次/d。

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治疗方法:皮下注射利拉鲁肽(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37,生产批号181108)0.6 mg/光华,后续逐渐增加到1.8 mg/次,1 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患者在入院后同时进行降糖、降脂或胰岛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体重指数(BMI)及三酰甘油(TG)。使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检测。空腹血糖(FPG)及TG 检测方法:患者在检测前晚上禁食>8 h,清晨抽空腹静脉血5 mL 检测,采用葡萄氧化酶法测定;餐后2 h 血糖(2 h PG)检测方法: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HbA1c 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原理测定;BMI 检测方法:体重(kg)/身高(m)2[6-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 和2 h PG 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FPG 及2 h P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 和2 h PG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FPG 和2 h PG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 和2 h PG 的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 和2 h PG 的比较(mmol/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FPG治疗前 治疗后2 h PG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59±1.77 9.43±1.72 0.458 0.648 6.13±0.47*7.88±0.99*11.292 0.000 13.89±2.85 13.64±2.56 0.461 0.646 7.21±1.03*8.89±1.55*6.38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1c、BMI 及TG 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HbA1c、BMI 及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A1c、BMI 及TG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HbA1c、BMI 及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lc、BMI 及TG 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Alc、BMI 及TG 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BMI(kg/m2)治疗前 治疗后T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8.68±1.25 8.42±1.31 1.015 0.312 6.23±0.59*7.89±1.01*10.035 0.000 29.05±1.27 28.99±1.21 0.242 0.809 25.46±1.06*26.78±1.19*5.857 0.000 3.24±1.22 3.29±1.31 0.198 0.845 1.45±0.67*2.08±1.06*3.553 0.000

3 讨论

对糖尿病的诊断采取检测血糖的方式,FPG≥7.0 mmol/L 或2 h PG≥11.1 mmol/L 即可确诊[8]。糖尿病分为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一般<30 岁,血糖水平较高,病情比较突然[9]。2 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且肥胖患者居多,同时还可能伴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比较隐匿,但是患者体内产生也能够胰岛素的能力也并不是完全丧失,但仍需要治疗来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此外,2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TG 升高等代谢综合征,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0-11]。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出现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严重高血糖症状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长期的高血糖容易导致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尤其是肾、血管、神经组织[12-13]。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只能进行控制,无法根治,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手段进行控制,首先是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以及自我监测血糖,其次是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最后是运动及饮食治疗[14]。

由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造成了2 型糖尿病的发病,在2 型糖尿病为主的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中,二甲双胍在临床上是常用一种药物,能够起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普遍用于治疗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肥胖型2 性糖尿病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二甲双胍对于血糖、血压等临床指标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5-18]。相关研究表明[19],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以及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能够刺激分泌胰岛素同时降低分泌过高的胰高糖素,因此,利拉鲁肽能够在患者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糖素,血糖降低时能够减少分泌胰岛素且不影响胰高糖素的分泌,还能轻微延长患者胃排空的时间,能够通过减轻饥饿感及能量摄入来控制体重及脂肪摄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FPG 及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和2 h PG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FPG 和2 h 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HbA1c、BMI 及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A1c、BMI 及TG 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HbA1c、BMI 及TG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2 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更有效,通过治疗后,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抑制其中枢性的食欲。因此该疗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治疗对2 型糖尿病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该治疗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副作用发生,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利拉鲁胰岛素血糖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