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治疗中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5-25 08:53刘科昕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纵膈胸腔镜分值

刘科昕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胸外科,辽宁调兵山 112000

在临床胸外科普发性疾病中,纵膈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大多数纵膈肿瘤均为良性原发肿瘤,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咳嗽、胸痛等。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患者时,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常规开胸术为常见手术方式,虽然该手术方式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存在术后并发症多、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速度较慢等缺点[1]。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青睐[2-4]。因此,临床针对纵膈瘤患者逐渐选择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医患双方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中纵膈肿瘤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82 例中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 例)与试验组(41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0 例;年龄25~70 岁,平均(45.2±8.7)岁。试验组中,男23 例,女18例;年龄27~68 岁,平均(45.0±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MRI 检查、CT 检查确诊为纵膈肿瘤者;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证者;②患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经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实施正侧位胸片检查、胸部CT检查或胸部MRI 检查。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切除术。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调整患者体位为平卧位,之后在其前胸正中间处取一个切口,或者在患者左右侧胸壁后外侧位置取一个切口,充分暴露出胸腔,之后沿着病变组织,缓慢将四周粘连组织实施分离,最后再完全切除掉纵膈肿瘤,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性关胸操作、引流操作。

试验组实施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调整患者体位为健侧卧位,应用双腔气管插管方式实施全身麻醉,在患者患侧胸壁出取1~2 个切口,切口长度为2 cm左右,将腋前线与第三根肋间交汇处作为第一个操作孔,将腋中线与第六根肋间交汇处作为第二个操作孔与观察孔;之后基于电视胸腔镜下展开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电钩等特殊器械,对胸粘连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分离,之后完整切除肿瘤,并送至病理室进行检查;为防止胸腔引流管,对胸壁切口实施缝合处理,完成手术。

根据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给予抗生素药物进行感染预防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②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焦虑情绪[5]: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分值50~59 分,则表示患者轻度焦虑;分值60~69 分,则表示患者中度焦虑;分值≥70 分,则表示患者重度焦虑。抑郁情绪[6]: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值在53~62 分,则表示患者轻度抑郁;分值在63~72 分,则表示患者中度抑郁;分值>73 分,则表示患者重度抑郁。疼痛程度[7]: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 分,其中分值≤3 分,表示轻度疼痛;分值4~6 分,表示中度疼痛;分值7~10 分,则表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重。③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心律失常、肩关节活动障碍、肺部感染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术后引流量(mL)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试验组(n=41)对照组(n=41)t 值P 值359.17±170.41 572.85±189.23 5.373<0.001 17.21±6.28 24.58±7.94 4.662<0.001 142.28±15.18 178.48±20.63 9.050<0.001 7.24±1.56 10.58±1.98 8.484<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与VA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SAS、SDS、VAS 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两组SAS、SDS、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7 d 后试验组SAS、SDS、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SAS 评分 SDS 评分 VAS 评分试验组(n=41)治疗前治疗7 d 后t 值P 值对照组(n=41)治疗前治疗7 d 后t 值P 值59.37±2.36 42.60±1.47 38.621<0.001 57.31±3.53 40.62±1.28 28.461<0.001 7.30±1.45 3.08±1.01 15.291<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7 d 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7 d 后组间比较值59.25±2.21 46.88±1.45 29.966<0.001 0.238 0.813 13.273<0.001 56.28±3.51 47.25±1.47 15.194<0.001 1.325 0.189 21.780<0.001 7.25±1.41 4.18±1.28 10.323<0.001 0.158 0.875 4.320<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纵膈位置是在胸骨后的两侧胸腔之间,其包含了多种器官组织,如淋巴组织、气管、大血管、心脏等。在纵膈肿瘤中,原发性囊肿、神经源性囊肿、淋巴瘤、胸腺瘤等均是较为常见的类型。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检查出一些暂未出现症状的纵膈肿瘤。大多数原发性的纵膈肿瘤都能够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且具有良好治疗效果[8-11]。

临床上在治疗纵膈肿瘤患者时,手术切除是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使得压迫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还能够避免肿瘤发生恶变,进而有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传统开胸术主要是结合纵膈肿瘤的生长位置来选择开胸位置,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大多都选择胸骨肋间与正面作为开胸位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手术创造[12-13],还会影响到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对特别是当机体在受到应激后,会出现炎性反应,进而直接对患者预后情况造成影响。而电视胸腔镜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它能够弥补传统开胸手术不足之处,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创伤小、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不仅清除肿瘤的效果与开胸术一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明显较低,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其经济压力。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4-15]:①掌握患者适应证,经CT 检查或MRI 检查后,结果显示肿瘤与纵膈大血管的分解清除,且包膜完整,在手术前应当考虑患者为纵膈良性肿瘤与囊肿病例,可选择应用该手术方式。对于部分实体肿瘤直径约为7 cm 的患者,在不撑开其肋骨情况下,可酌情应用该手术方式。②对恶性肿瘤者、肿瘤周围器官粘连者,则建议患者应用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③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且影响到操作与暴露情况下,应当先进行穿刺放液之后,再实施剥离[16]。

本研究中,通过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微创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7 d 后两组SAS、SDS、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手术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感。试验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术具有确切治疗效果,同时创伤小、出血量少,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纵膈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还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猜你喜欢
纵膈胸腔镜分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完全纵膈子宫伴阴道纵膈的临床效果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