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5-25 08:53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肌瘤性生活组间

尤 佳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葫芦岛 125001

子宫肌瘤属多发病,是于妇科或妇产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存在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和下腹坠胀感等临床表现[1]。据有关研究报道[2],子宫肌瘤虽多数表现为良性状态,但部分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和(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进一步发展,引发恶性病变。在出现占位表现后往往会引发不孕或习惯流产,因此患者确诊后应进行积极治疗[3]。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且随着腹腔镜等医疗器械的推广应用,手术治疗效果较以往开腹及子宫切除等传统手术获得了较大的突破[4]。本研究拟探讨腹腔镜手术与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4 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9 NCCN 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5]中相关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病理学证实;②无恶变趋势的肌瘤;③选择手术治疗;④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 ①存在盆腔和(或)腹腔手术史者;②拒绝参与研究者;③无法参与或不能全程参与研究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47)和经阴道组(n=47)。腹腔镜组年龄25~46 岁,平均(34.98±2.64) 岁; 肌瘤体积43~115 cm3,平均(84.98±21.19)cm3;病灶部位:肌壁间32 例,黏膜下15 例;肿瘤类型:单发37 例,多发10 例。经阴道组年龄24~45 岁,平均(35.06±2.73)岁;肌瘤体积42~116 cm3,平均(85.03±20.97)cm3;病灶部位:肌壁间31例,黏膜下16 例;肿瘤类型:单发36 例,多发11 例。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阴道组患者接受经阴道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协助下取膀胱截石位,于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麻醉后,使阴道及宫颈充分暴露,于阴道前、后穹隆初做切口(切口朝两侧延伸至手术操作所需长度),对患者病灶位置、肌瘤数量及大小等病灶情况进行探查,充分了解病灶情况。探查结束后根据病灶情况应用钳夹朝上、朝下或朝外牵引宫颈,并应用缝线或布巾钳牵拉肌瘤,于手术视野下充分暴露病灶。将6 U 垂体后叶素注入肌瘤附近的子宫肌层,纵行切开子宫壁直至子宫肌瘤组织,最大限度上一次性剔除瘤体,必要时也可碎瘤后进行有效剔除处理。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创面,确认患者无出血状况发生后,将宫体送回盆腔,应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穹隆切口,并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协助下取膀胱截石位,应用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于腹部进行三点穿刺,首先于患者脐下缘做一长度为1 cm 的弧形切口,并以此为第一穿孔,经此穿刺孔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维持12~15 mmHg 腹腔内压力,置人腹腔镜镜头,探查盆腔及腹腔内情况,其后于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 交界处和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交界处各做一长度为1 cm 的弧形切口作为第二、第三穿刺孔,分别置入Trocar,探查盆腔及腹腔内情况。将6 U 垂体后叶素注入肌瘤附近的子宫肌层,应用单极电刀于肌瘤最突出部位做切口(以不妨碍肌瘤剔除为原则,跟据肌瘤最大直径决定切口长度)切开表面浆肌层组织,应用带齿抓钳提起并向外牵拉瘤体,沿子宫肌层假包膜钝性剔除瘤体,贴近子宫内膜或遇紧密处时可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子宫内膜完整的情况下使用剪刀锐性剔除。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肌层组织(对于向阔韧带突出或底部较深的肌瘤,在剔除瘤体但未完全将底部分离时需对底部先进行预缝,于肌瘤完全剔除后再完全缝合)。两组术后均接受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地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于术后3 个月时检测患者促卵泡成熟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ing,AFC)、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卵巢储备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性激素水平。应用女性性功能量表[6]评估患者性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性欲望(2 项评估问题)、性唤起(4 项评估问题)、阴道润度(4 项评估问题)、性高潮(3 项评估问题)、性生活满意度(3 项评估问题)、性交痛(3 项评估问题)6 项内容,采用等级式计分,均设0~5 个等级,上述内容满分依次为10、20、20、15、15、15 分,分值越高提示性生活质量越高。术后随访6 个月,记录两组感染、腹痛、皮下气肿、膀胱损伤、切口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地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阴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首次下地时间(h) 胃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n=47)经阴道组(n=47)t 值P 值81.35±21.36 97.64±21.42 3.692 0.000 143.65±38.69 162.47±39.44 2.335 0.000 18.83±9.35 28.11±9.76 4.707 0.000 1.46±0.68 2.72±0.95 7.394 0.000 3.98±0.48 5.73±0.54 16.605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性生活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性生活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生活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生活指标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生活指标的比较(分,±s)

组别 性欲望 性唤起 阴道润度 性高潮 性生活满意度 性交痛腹腔镜组(n=47)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经阴道组(n=47)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5.88±0.92 6.73±0.95 4.406 0.000 14.43±1.38 15.11±1.06 2.679 0.009 15.15±2.07 16.83±2.26 3.758 0.000 11.25±2.12 12.66±2.15 3.201 0.002 11.59±2.26 12.83±2.04 2.792 0.006 10.74±1.93 11.86±1.95 2.799 0.006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5.93±0.96 6.87±0.94 4.796 0.000 0.258 0.797 0.718 0.475 14.39±1.41 15.13±1.08 2.856 0.005 0.139 0.890 0.091 0.928 15.21±2.04 16.74±2.18 3.513 0.001 0.142 0.888 0.196 0.845 11.27±2.14 12.74±2.23 3.261 0.002 0.046 0.964 0.177 0.860 11.63±2.18 12.95±2.21 2.915 0.005 0.087 0.931 0.274 0.785 10.83±1.89 11.95±1.92 2.850 0.005 0.228 0.820 0.225 0.82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经阴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FSH、LH、E2、AF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 高于治疗前,E2、AFC 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的比较(±s)

组别 FSH(mIU/mL)LH(mIU/mL)E2(mIU/mL)AFC(枚)腹腔镜组(n=47)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经阴道组(n=47)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8.36±2.55 12.42±3.18 6.829 0.000 6.57±1.35 10.42±2.48 9.348 0.000 167.34±41.65 123.72±26.38 6.066 0.000 11.56±2.34 10.12±2.09 3.147 0.002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8.39±2.73 12.54±3.26 6.691 0.000 0.055 0.956 0.181 0.857 6.59±1.41 10.67±2.82 8.872 0.000 0.070 0.944 0.456 0.649 167.83±40.25 121.29±25.94 6.663 0.000 0.058 0.954 0.450 0.654 11.47±2.45 9.91±2.16 3.274 0.002 0.182 0.856 0.479 0.63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妇科疾病,大多无临床症状,经盆腔或超声检查时可发现病灶[7]。临床诊断常易将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盆腔炎性包块和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混淆[8]。确诊后,虽属良性疾病但后期可发展为恶性肿瘤,且该疾病患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虽对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大量研究实践表示,可能与性激素异常改变有关,且子宫肌瘤生长除高激素环境影响外,长期性生活失调也可能是该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9]。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可能与正常肌层细胞突变有关[10]。总之,该疾病的病发机制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早期临床多无明显表现,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在出现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等明显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治疗,而此时采取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11]。手术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本研究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经阴道组少,手术时间及与首次下地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经阴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较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情况更佳,说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考虑腹腔镜手术通过形成气腹获得清晰盆腔视野,病灶情况明确,因此能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量[12];且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13];经阴道手术因借助机体天然孔道虽可较少干扰盆腔脏器但存在手术视野局限[14]。也考虑腹腔镜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可快速剔除子宫肌瘤,不仅可让子宫得到更多保护,还能大大减少麻药用量,最大限度上减少麻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15]。

有研究表示[16],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治疗期间对子宫的保护程度密切相关,而卵巢功能降低后可引发性欲低下、月经异常等多种并发症,因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优先选取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发现,两组术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两种手术方法用于子宫肌瘤在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方面应用效果均肯定且相似。推测可能在于这两种手术方法均仅侵入子宫浅层肌层,虽对性激素水平有所影响但对子宫卵巢动脉及其血供所造成的影响较小,随着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这一影响更是会逐渐消失[17-18]。本研究通过术后随访跟踪调查发现,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经阴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较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更高。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于腹部三点穿刺探查并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可提供清晰、全面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能避免盆腔脏器暴露[19]。

综上所述,相较于经阴道手术,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更显著,不仅手术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情况更佳,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肌瘤性生活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性爱和谐有秘诀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