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城市绿化思考
——以兴县为例

2021-05-26 06:20徐干君柴永煜吴胜义
关键词:兴县山体造林

徐干君,柴永煜,吴胜义,王 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证[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城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城市绿化工作艰巨复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将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城市绿化来实现生态系统修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内对丘陵沟壑城市生态建设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成果较多,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张小军[2]从研究生态建设评价方法出发,构建了丘陵沟壑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魏敏[3]从研究生态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评价入手,构建了丘陵沟壑城市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研究丘陵沟壑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黄海英[4]研究了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黑哲[5]、谢宝妮[6]等利用不同评价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参数特征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情况。三是研究丘陵沟壑城市生态景观及综合效益。邓健[7]研究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提出如何优化配置。宋敏敏[8]通过研究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在借鉴以上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分析兴县城区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城市生态景观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研究区域概况

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介于北纬38°5′40″~38°43′50″、东 经110°33′00″~111°28′55″之间。东邻岚县、岢岚,南连临县、方山,北邻保德,西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县城。兴县位于重丘陵地区,地势西低东高;境内群山逶迤,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多数山峰海拔2 km 左右。县域总面积475.39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0.78%。

兴县生态极其脆弱,是山西乃至全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县域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是我国黄河沿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更是吕梁山区的缩影。兴县城区位于县境中部的蔚汾河中游,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也是全县人口最为密集,经济、社会活动最繁荣的区域,城区内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质量低,已严重影响了兴县中心城镇的发展[9]。

二、山体绿化区生态环境及建设思路

山体绿化建设工程区位于兴县中部城区的南北两山,总面积为5.574 0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1%(图1)。该区有以下生态特点: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工程区内地形破碎、土壤疏松易蚀,且缺乏植被保护,加之当地气候干旱少雨,雨季集中多暴雨,在重力侵蚀与暴雨洪流交互作用,山体区林地土壤干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低,土地利用效益越来越差。二是工程区绿化率较低。由于当地人工造林绿化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绿化养护水平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低,林分生长不稳定,导致绿化成本高,成功率低,山体区的自然植被覆盖度很低。三是绿化区的林分不合理,没有根据立地条件进行布局设计,林分密度与土壤水分承载力不相适应,多低效低产林,山体区的生态经济效益欠佳。针对上述情况,山体绿化工程实施必须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生态为本,产业富民,景观增色,绿色宜居”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

图1 兴县绿化项目区位置

1.坚持生态优先思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破坏和掠夺自然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标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城市山体绿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建设思路,把恢复生态作为第一目标,通过山体绿化工程实现生态效益,不断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坚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落后垦殖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增加地表植被和生物量,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二是在水土保持防护林栽培方面,既要考虑满足防护功能,又要符合植物的生态规律,合理选择人工植被恢复中植物种的选择和配置,要在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稳定群落和稳定林分结构。三是遵循生态学原理,科学合理利用改造现有绿化资源,营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

2.坚持绿色发展思路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开展山体绿化建设,必须要按照国土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景观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统筹安排,将产业建设与提质增效相结合、造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10]。体现在山体绿化工程中,一是要做好经济林与防护林的合理配置,使之根据土地状况和林木特性科学林分,通过调整空间配置,达到经济和防护效益的最优化。二是选择栽培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经济林,要尽量避免种植品种的单一化。同时做好前期调查,种植市场上缺口较大的树种,以保持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完善经济林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林栽培人员的专业技术,强化后期管理和养护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坚持高质量和谐发展的思路

坚持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形成高质量和谐发展之路,是山体绿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南北山绿化建设必须采用绿色、和谐、共享和开放的发展理念,实现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山体绿化工程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完善当地农村产业结构。二是积极推动山体绿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发展经济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三是通过山体绿化建设推动城乡环境建设,以营造绿化林为主,做好森林、灌木、草本保护,推进当地自然资源、水利、园林及城市的科学规划,营造优美的环境。

三、兴县可视山体绿化项目实施情况

(一)绿化区林分设计

对绿化林体系在立体和平面的布局进行优化,是提高空间配置效率,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关键。在绿化区的布局中,按照山地的地形和土壤状况分别营造五种类型的林分。其中,按照梁顶和峁顶、坡耕地、台耕地、荒山坡面上中坡位、荒山坡面下坡位、坡底及沟谷等地形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区,划土地基本单元,再根据土层薄厚、坡度缓陡等因子进行小班区划。然后按照景观需求和立地条件进行见缝插绿式造林设计[11],形成以混交林为主,以经济林为特色的绿化区(表1),从而实现生态景观与林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表1 林地区划及造林情况

(二)绿化改造前后土地利用及景观提质分析

造林绿化项目到2025年建设完成,县城南北两山森林面积可达到31 340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2%,新增森林面积1.243 5 万亩,为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贡献22.31%。同时通过提升改造现有林分近2 000 亩,扩大南山生态园的规模,完善景观园林绿化、道路系统及游憩设施,让县域周边的生态环境、景观质量得到大力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丰富。

如表2所示,兴县南北两山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林地地类较多,有林地、灌木林地斑块不连续,原有完整的景观格局被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及大量未利用地所分割,从而导致区域斑块数量多,且地类元素复杂,使之缺乏景观美感。在山体绿化改造之后,区域景观斑块总数量减少,将原有疏林地、未成林地等林分质量不高的地块进行林分改造,在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及未利用地上因地制宜营造景观林、经济林,增加林地面积,连通原有的破碎化斑块,修复原有的破碎景观,使区域景观更具整体性,进而达到空间景观化、景观时空化。同时造林绿化和景观绿化既“增绿”,又“添彩”,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一园一式巧布局、特色文化在其中的时空景观效果。

表2 土地利用及景观斑块分析

(三)绿化改造后效益分析

兴县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可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森林多功能的发挥,可产生巨大的生态功能效益、经济功能效益和社会功能效益。

1.生态效益

可视山体绿化改造后,新增森林年储水量可达60.88 万t,涵养水源价值达175.41 万元,减少泥沙量1.81 万t;新增年均固碳量2 800 t、年均释氧量2 358 t,固碳释氧价值达163.70 万元。可视山体绿化改造,不仅可以抵御和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改善地表植被结构,使其由简单的草(灌)结构转变为乔灌草结构,逐步形成森林群落结构,使森林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的 丰富。

2.经济效益

南北两山土地耕作频繁,农作物产量低,土地产值不高,当地农村依靠农业生存的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建设实施后,转变了传统的垦殖模式,采用“绿色生态”经营理念和措施,在耕地上人工营造以核桃、杏、桃为主的特色干鲜果经济林,不仅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减少农药化肥污染,而且生产的果品经济价值要高于种植粮食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3.社会效益

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的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等阶段,需要聘用工作人员,至少可以产生22.78 万个工作日,至少会给农民增收2 733.6 万元。与此同时,在绿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参与培训和生产实践,提高了生产工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兴县城区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提质情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兴县城区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是一项生态公益性建设项目,具有比较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绿化改造后,区域景观斑块数量减少,林地面积增加,在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及未利用地上因地制宜营造景观林、经济林,并连通原有的破碎化斑块,使区域景观更具整体性,修复原有的破碎景观。原有疏林地、未成林地等林分质量不高的地块得到改造,进而达到空间景观化、景观时空化。

绿化改造后,区域森林面积显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多、水土流失状况和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促进吕梁山区生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景观层次更加突出、景观线条更加明显,城镇形象明显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最终为实现“生活美、生态美、家园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兴县奠定基础,为吕梁山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和良好示范。

“两山论”与生态文明思想对兴县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实施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我们不仅要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且要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生态建设之中。

(二)讨论

为优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山体绿化情况,更好的践行“两山”理论,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本研究从景观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层面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一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一方面,在造林绿化设计时要综合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在发展中要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产业。兴县城区南北两山可视山体绿化有利于增加区域生态景观林、特色经济林面积和生物量,增加乔灌木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13]。在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与环境、净化大气、防风固沙等方面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同时建设区内的村镇经济基础薄弱,种植结构单一、居民收入低,绿化改造后,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培育林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扩大农民就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扶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着重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科学的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造林设计、实施过程、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南北山造林绿化完全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在造林时,根据各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造林密度过大会使林分过早郁闭,造成营养空间小,抑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防护功能下降;密度过小,则成林较慢,林分长期不能郁闭,形成小老头林[14],同样防护效果较差。针叶树种造林初期应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以利于幼树生长,提高林分稳定性,后期成林后及时进行抚育间伐,确保林分的健康稳定生长。绿化建设要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按照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均衡、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经济布局、国土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三是牢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山上山下、地上地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选择造林树种时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统筹考虑。树种配置单一,纯林面积过大,容易引发林业有害生物,影响林分结构稳定性,影响生态和景观效果。绿化建设要秉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造林前对现有植被进行充分调查,其次优先选用乡土树种,适度引进景观树种,采用多树种混交配置的形式,以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四是在绿化建设实施中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作为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力求最大限度地提供惠及全体公民的生态福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猜你喜欢
兴县山体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兴县蔡家崖 红色村庄别样红
兴县高家村:特色种植 振兴乡村产业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垣曲:药茶经济 兴县富民
打造兴县杂粮精品 点亮农户脱贫梦想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未完成造林任务有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