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5-28 01:55贾玉晖侯曲萍凯里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交际环节情境

■贾玉晖 侯曲萍/凯里学院

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之下,还是在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教学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都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由于不同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均存在差异,并且在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一样,因此教师在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类型及难度的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一、大学生英语听说课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多,课时内容少,所以更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学生由于已经习惯了高中的被动式的学习模式,所以在大学也仅仅依赖于课堂时间学习英语,造成了英语练习不够,英语学习效率低的情况。在课堂的分配中,听说练习的比重分配不均衡。很多教师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师的主要目的也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将课程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但是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口语表达方面。英语口语表达的提升是一个见效慢的过程,需要学生由足够的英语积累。在大学英语考核的过程中,对于口语的考核标准较模糊,考核的形式较单一,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实际效用不高。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运用原则

(一)主要任务与课程大纲结合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任务解决和探索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提升英语听说学习的效率。目前,不同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存在差异,但是大部分都包括线上和线下教学两个部分。线下教学主要是指课堂中的任务教学,线上教学主要是指与教材配套的网站或者APP中的学习内容。在进行任务设置时,不管是对于线上还是线下,教师都应该充分结合课程大纲,从而保证整个教学的系统性和流畅性,学生在进行任务探索时也更加具有方向性。

(二)情境任务与生活实际结合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情境的真实性。真实性即任务交际的场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首先,任务的情景设置应具有真实性,教师在选定交际任务和话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只有在其感兴趣的主题下,才能够充分投入角色,进行更加生动的对话。其次,在课堂中,教师也应注意情境氛围的营造,使课堂的任务执行变成实际生活的预演。在不同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所需要的肢体辅助、交际策略都不一样。因此,将情境任务与生活实际结合有利于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自主任务与教师辅导结合

自主任务是指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都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任务型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任务主要分布在四个环节:预习环节、课堂执行环节、网络学习环节、课后拓展环节。不同学生的主要教学模式和体系的不同,主要的环节也会有一定差异,但大致包括这四个环节。在预习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了课堂任务执行的顺利度,对于提升学习效果的作用显著。在课堂执行环节,教师应基于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避免填鸭式的教学。在网络学习环节,教师应将网络学习的具体任务纳入学生考核范围,以保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学习扩展。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了课堂的延伸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迁移运用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注意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的辅导作用不能被忽略。教师的辅导作用能够保证学生的整个探索过程方向的正确性。同时,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运用策略

(一)分析学生需求,分析前期任务构建

前期任务阶段是学生的主要对于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及教学的环境有基础了解的起步阶段,是任务型教学的基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了具体方向。首先,教师应该对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熟悉度。教学任务目标的设置需要贴合学生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的需求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可忽略的点。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多缺乏的以及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在听说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前期任务构建的过程中,应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话题参与度、时长、参与形式以及相关准备工作,为教学开展做铺垫。

另外教师在设置任务前,可以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确定话题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仍以上文的话题为例,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场景包括动物园、马戏团、游猎场等。结合具体的场景进行话题延伸以及任务分配,有益于学生冲破自己的思维瓶颈。大学英语听说课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突出语言的意义,学生在开始进行任务型学习前,教师应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通过举例、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可能会用到的单词、语法以及句式有一定的熟悉度,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注重情境营造,强化中期任务执行

中期任务阶段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核心,这个阶段主要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于前期学习到的表达语法迁移运用到其他的场景中,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期的任务执行方式主要包括任务执行、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点评三个环节。不论是在任务的执行阶段还是在小组讨论与反馈阶段,情境的设置都至关重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任务的执行方式存在差异,随之而来的后两个小环节的过程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任务执行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以多种形式完成设置的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主要执行者。

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对于人物执行效果有直接影响。任务执行过程中,情境的营造非常重要。教师在设置话题主题的过程中,应注意话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并且在课堂中借助相关的道具使情境尽量真实。同时,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其在情境扮演的过程中更贴近生活实际,表达尽量脱离程式化。学生在进行口语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不仅对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了相应了解,还锻炼了具体场景中的英语运用能力。小组讨论是一个营造课堂氛围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交换意见,从而对于相关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将班级成员分成四到五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话题主题进行探讨,然后进行汇报。汇报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小组内小组成员之间的汇报,另外一个层面是将小组成果进行整合在全班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全班学生对于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最后的教师点评环节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因个人喜好带来的主观偏见,应该从话题的拓展度、表达效果、合理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

(三)发展课后交际,完善后期任务布置

课堂并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场合,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上有所提升,还应注重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应高校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并将课堂中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课堂迁移到工作中、社会中,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后期任务布置是任务型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关键。后期任务布置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课后交际与完善课程的反馈评价体系。后期任务主要分为课后任务完成、效果评估与课后交际三个阶段。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发挥空间有限,因此教师应采用合理的形式,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场景延伸到课外。大学学习的主动性效果较差,很多学生因为学生工作、社团工作等会忽略课外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的听说练习与学生的考核联系起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练习。

另外,任务型的方式摆脱了传统形式课后任务的束缚,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课堂评估的重要性。作为完善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评估阶段是教师检测是否完成预设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英语能力以及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效果评估的维度的复杂的、多元的,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从多个层面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消化话题练习中所涉及的表达,并且具有迁移运用的能力。课后交际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多参与其他英语交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将所学习的英语表达内化成实际场景中会使用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改善目前我国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迁移运用能力弱的问题具有关键性意义。教师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主要的任务设置与教材的大纲结合、情境营造与生活实际结合以及自主任务与教师辅导结合。在任务型教学的前、中、后期,教师都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

猜你喜欢
交际环节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两块磁的交际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