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辩论式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5-28 01:55鲁东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辩论思政知识点

■付 晓/鲁东大学

一、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的面貌基本由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所决定。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水平为到标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要靠科技水平来支撑,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事业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提升与人才也是密不可分的,而人才的定义也不仅仅是指那些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而看重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德才兼备的整体性人才。而作为现在社会该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在时代大变革的环境下,教育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为顺应社会发展,新课改的提出,为当前的教育现状问题指明了道路。

新课改提倡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而辩论式教学正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到学习中来,发挥其自身的主导地位。辩论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围绕问题讨论并进行辩论,在其中深入思考,发表观点,从而获取知识。其实有人相处的地方就会存在辩论的现象,辩论式教学也具有长远的历史,我国古代教育家如孔子、孟子及国外教育家苏格拉底早在以前也经常会利用辩论式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取知识获得真理。

对本研究课使用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文献、著作、期刊等对辩论式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学习和理解,将辩论式教学对思政课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也可以采取实际教学考察法,在授课和听课过程中分析辩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其优点,进行总结归纳。也可以通过访谈调查法对教师进行访谈,听取教师在实际使用辩论式教学时的意见建议,分析利弊及提出解决方案。

二、辩论式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其实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授课过程多以教为主的这种教学模式其实重点放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的非常少,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灌输式教学的授课方式只是教师对所教授知识的灌输讲授,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理解学习到知识的真正内容及意义。其实特别在思政课的教授中,因为其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政课的教授过程不光是对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培养的过程。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应作出改变,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思政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如何教好思政课是许多思政教师都在深深思考并不断探究的问题,思政课本身知识点复杂繁多并且枯燥无味,许多学生了记住知识点而死记硬背,机械的记住这些理论,教师枯燥的灌输知识点,使学生的内心也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许多学生并不喜欢思政课。而如果不能用学生接受的方式去教授思政课就无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辩论式教学恰恰能够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其小组成员就一个课题,进行分析、理解、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发挥其发散性思维和逻辑组织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问题的解答,主动获取知识,真正的学习到知识。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凸显其主体性,这不光让学生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更是在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其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更是对学生的逻辑能力有很好地提高。在辩论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一种方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辩论式教学的方式,不仅要求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有一定的文知识基础,也会在辩论过程中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学习,为达到更好的辩论效果,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学习归纳,这也是学科知识之间的一个整合,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地提高。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与学生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融洽,在辩论的时候也会让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使教师更加了解学情,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方式进行适时的调整,而保证更好的教学。

在思政课中运用辩论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渗入到学习中去,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思辨能力。更能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深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通过对思政课内容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且辩论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思政课授课过程中,思政理论知识点枯燥不被学生接受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其实不光是针对学生,面对教师群体这种辩证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对教师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并且辩论式教学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辩论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其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开展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辩题去进行辩论,辩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其选题范围、受关注度、敏感性及和课本理论知识的结合等问题上都要适中,并且辩题的选择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让学生愿意去进行思考辩论,充分体现辩论的意义所在,但在重视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辩论的主要目的,要将学生感兴趣和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充分结合去选择辩题。然后是在辩论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要搜集和查阅大量资料,在此过程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进行查询,也可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文献书籍供学生在其中寻找辩论所需知识,并教会学生去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组织辩论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其组织形式,教师要在辩论的过程中专心旁听学生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不发表自己的观点,防止打断学生的辩论,在适当的时候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并且要做好辩论的管理工作,防止辩论过程中因辩论过于激烈而引起的其他情况的出现,以此保证辩论的顺利进行,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辩论的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评论辩论,不过分批评反驳任何一方,而是对辩论的各方都进行鼓励并提出意见建议,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满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不在意最后输赢的结果而是感受辩论的过程,在其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达到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下,也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到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教育,辩论式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也全面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辩论式教学所展示出的诸多优势也被学生和教师及社会所承认和接受,但在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要求特点更为显著突出,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在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有一定的应机能力,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辩论式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教学方式,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也需要进一步探究实践和不断地完善。

猜你喜欢
辩论思政知识点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同影子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