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蔬菜菜葛(粉葛)春提早种植技术

2021-05-28 09:36朱德彬彭君简志刚李湘球王小凤何媛媛黄伟发
长江蔬菜 2021年9期
关键词:土墩粉葛芽眼

朱德彬 彭君 简志刚 李湘球 王小凤 何媛媛 黄伟发

导读:粉葛作为一种营养独特、兼具保健功能的特色蔬菜逐渐被市场认可,为丰富“菜篮子”,提早供应市场, 开展了大棚菜葛 (粉葛) 春提早种植技术探索,萍乡市于2 月10 日左右定植,10 月4 日采收, 每667 m2产量1837.5 kg,纯收益5000 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菜葛为豆科葛属粉葛的地下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异黄酮类物质, 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 铁、硒、锌、锗等中微量元素[1]。菜葛块根是一种传统中药,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和止泻的功效[2],可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及消渴等。新鲜葛根也可用来煲汤、炒食等,还可加工成葛粉用于制作面条、粉丝或糕点等食品,有“南葛北参”的美称[3],是一种营养独特兼具保健功能的特色蔬菜。经常食用葛根类食品还能强壮身体、美容养颜、祛病延年。粉葛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量生于山坡荒地、公路旁,我国江西、广西、湖南、广东等地有部分人工种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3 月下旬4 月上旬扦插于大田,11月下旬至翌年2 月中旬收获块根供应市场,一般667 m2产量1500~3000 kg,收购价在2~6 元/kg。随着人们对其食疗保健效果的认识,粉葛作为一种特色蔬菜逐渐被市场认可。为丰富人民群众“菜篮子”,提早供应市场,2020 年萍乡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五陂镇试验基地开展了大棚菜葛(粉葛)春提早种植技术试验,2 月10 日左右定植,10 月4 日采收,667 m2产量1837.5 kg, 按当时市场收购价测算,667 m2纯收益5000 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整地

选择表土层厚40 cm 以上、排灌便利、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田块。选用钢架大棚或竹架大棚,南北朝向,以棚长30 m、棚宽6 m为宜。12 月上旬清除大棚内前茬作物留下的秧苗、杂草后深翻起垄整地。施足基肥,结合深翻667 m2施商品有机肥500 kg 和平衡型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 kg,深翻旋耕后起高垄作厢,一般按垄高0.4~0.5 m、垄下部宽1.0 m 和沟宽0.5 m 标准起垄,在垄面铺设滴灌带后覆盖银灰色地膜。按35 cm 间距在垄面选定定植点,如垄高0.5 m 以上,定植时可直接将种茎扦插在定植点;如垄高0.4 m 左右,则需在定植点上另作1 个土墩,先以定植点为中心开1 个直径10 cm 的洞口,再将装满湿润营养土(营养土可用商品有机肥+育苗基质+垄沟间土壤按1∶1∶8 混合配制)的塑料袋反扣于定植点上,选用大小合适(承重4 kg)、材质好的黑色塑料袋,土墩与定植点接触面的四周要用泥土围好,可以增加葛垄的高度、减少以后开根选葛的工作量。

2 育苗

大田起垄工作快结束时另选空闲大棚育扦插苗,选择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田块作育苗床。按畦宽1.2 m、高0.2 m、沟宽0.5 m 标准起育苗畦。整地时将畦表层15 cm 深的泥土充分打碎, 越细越好,最大土粒直径不超过1 cm;也可采用基质育苗,在整平整细的苗床上平铺育苗基质,厚约5 cm。采用刚采挖的葛根主藤蔓作为种茎,应选取粗壮(葛藤直径0.8 cm 以上)、 地下块根商品性好的植株藤蔓作为种茎,将葛藤剪成长度约10 cm 的茎段(每段带1个芽眼),一般要求芽眼下端约8 cm、上端约2 cm。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按约3 cm×3 cm 密度扦插茎段,将芽眼下端朝下垂直扦插,深度以芽眼刚好露出土面为宜。扦插后苗床及时均匀洒水,再浮面覆盖1 层地膜以保持苗床床土湿润,育苗期应注意保持苗床表层土壤(10 cm 左右深)湿润。

3 大田管理

3.1 移栽

当芽眼萌发的新芽长0.5~6.0 cm 即可扦插至大棚内,赣西地区一般2 月上旬即可移栽。移栽前将苗床浇一遍透水,小心拔起幼苗,勿损伤幼芽。秧苗应随栽随拔, 晴天定植时如棚内温度过高(≥28℃),不可将幼苗放在地膜上以免烫伤嫩芽。移栽时先将土墩(或地膜)撕开1 个直径约10 cm 的洞,再将幼苗垂直插在洞口中间, 回填泥土轻轻压实,泥土以填至露出幼苗生产的芽眼为宜。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适量浇水,移栽后大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为宜,温度过高时应开门或边膜通风,以免棚内温度过高闷坏幼芽,若棚内安装了喷灌则可以通过喷水降温提高空气湿度。10 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如有死苗应及时补插,移栽后20 天内确保葛苗根部土壤湿润,可提高扦插成活率。4 月中旬过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可揭去大棚膜,以免棚内温度过高使枝条生长过旺而不利块根膨大。

3.2 追肥

定植后大约20 天, 植株高约20 cm 后追第1次肥,用高氮型水溶复合肥配成1%水肥溶液浇施,每株淋浇水肥溶液0.5 kg,667 m2用复合肥5 kg,同时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在药剂里加入3‰的尿素水溶液叶面喷雾,15 天后再施1 次。露根选葛后进行第3 次追肥, 在距离所留小葛两侧约20 cm 处插洞,然后施硫酸钾型高效复合肥,选用氮、磷、钾含量相等的优质复合肥,或结合当地土壤情况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穴直径约10 cm、 深约25 cm,667 m2施肥40 kg,注意应将肥料与穴内土壤搅拌均匀,勿成堆成团,施肥后回土将穴填满。露根45 天后再次追肥,在垄侧面挖穴施肥,方法及施肥量同第3 次追肥,追肥后要及时浇水。后期追肥视植株长势适当补追。露根选葛之后才可大量施肥。

3.3 选留主藤、引藤上竿

当幼苗藤蔓长30 cm 时, 可进行选留主蔓、引藤上架工作。选留较长、较粗壮、无病虫害的1~2 条藤蔓作主蔓, 其余抹除。在垄外侧每2 株之间插1根竹竿或从棚架内倒放拉膜线,将耐日晒的结实细线一头绑在竹竿顶端、另一头轻轻绑在主藤蔓的老叶柄上。将主藤蔓按逆时针方向缠绕于细线上,使藤蔓往竹竿上端攀爬。注意要把主藤蔓的芽顶缠绕彻底,其才会主动往上攀爬。引藤后过几天要检查,如有少数藤蔓攀爬不稳、往下垂落及时手动缠绕。

选藤后及时在根部喷洒二甲戊灵,控制根部侧芽生长,操作时切勿喷到主苗顶部的嫩芽、嫩叶。待主藤蔓长至竹竿顶部后打顶,同时用耐日晒的绳子把主藤蔓绑在竹竿顶端,防止以后随着枝叶增多主藤蔓从竹竿上滑落到地面导致采光不好,并将主藤蔓距离地面1 m 以下的侧芽全部抹去,同时当天对1 m 以下的主蔓喷洒控芽剂,主藤蔓1 m 以上的侧芽先任其生长;当主藤蔓1 m 以上的枝叶足够旺盛时可喷洒多效唑控制藤蔓生长, 以促进块根膨大。生育期内一般应视葛根长势喷施2~3 次多效唑。

3.4 露根选葛

葛藤顶部长出4~5 条侧枝即可进行露根选葛工作。定植后75~90 天待小葛根有铅笔粗以上才开根(把土墩的土扒掉露出肉质根)。首先,用小锄头或专用工具(如高压喷雾器)扒开土墩(没有作土墩的可用高压喷雾冲掉垄顶部10 cm 左右的土层)的泥土至完全露出葛头(扦插的种茎)和部分根系,底层泥土用手指协助掏空以防锄头弄伤小葛根,让肉质根露出来。每株选1~2 条相对粗壮无分叉的肉质根(小葛根)留下,其余的肉质根和须根用小刀彻底割除。若留2 条小葛,则应呈“八”字形往不同方向生长。如果选留的小葛上端有分叉,亦要割除,以免长成分叉块根影响商品性。选留葛根后应适当覆土,勿使泥土完全淹没葛根,葛头以下3~5 cm 应该裸露出地表以利于地下葛根膨大,如果裸露过多要适当覆土。覆土后葛根周围半径20 cm 范围内要摊平,以免雨水冲积重新将葛根填没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3.5 水分管理

葛喜欢稍微干旱的环境, 生育期内土壤不可过湿, 梅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如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则应灌水。

4 病虫害防治

葛根生长过程中病虫害较少, 虫害有蜗牛、蚜虫,病害有锈病、茎腐病等。发现蜗牛为害时可在田间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蚜虫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000 倍液防治。锈病、茎腐病可选用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 倍液防治。

5 采收

当地下块根单个质量在500 g 以上即可采收,采收前先从根部割断葛藤,将竹竿拔起并拆除缠绕其上的藤蔓, 竹竿集中存放以备来年使用;藤蔓集中堆放,可堆沤成

有机肥。采挖时用铁锹,注意不要损伤葛根。挖起的新鲜葛根去除泥沙, 切除头尾,500 g 以上无分叉、外形饱满、无虫洞、无腐烂的为优质商品葛。

猜你喜欢
土墩粉葛芽眼
马塘村建成千亩粉葛种植基地
象州:小粉葛成就大产业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基于色饱和度三维几何特征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粉葛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马铃薯芽眼图像的分割与定位方法
发芽土豆带着毒
大巴山粉葛组织培养技术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