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黑糯玉米有机生态型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2021-05-28 09:36赵青松雷海英秦永燕刘瑞祥
长江蔬菜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态型糯玉米种植者

赵青松 雷海英 秦永燕 刘瑞祥

导读:草莓—黑糯玉米有机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在原有草莓单一种植基础上,667 m2可增加产值5000 元,增收效益显著。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有机生态型栽培模式基质消毒、 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等问题,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并为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路径。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冬季设施草莓栽培已经成为设施果蔬种植者主要的收益来源,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2]。由于种植者片面追求产量,连作和盲目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不合理的栽培措施,导致日光温室草莓种植连作栽培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日光温室种植者一般9 月上旬定植,次年5 月上旬采摘结束后清理温室,有近4 个月的空闲期,不利于种植户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冬季草莓的可持续生产[3]。近年来,黑色食品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黑玉米成为市场上的俏销品。黑玉米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赖氨酸, 尤其含有其他食品所没有的黑色素及微量元素硒,因此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一种极佳的食物[4]。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发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该技术具有不受种植地域限制、 有效克服连作障碍、节水、节肥、省工、优质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适应当前对健康农产品生产的需要[5,6]。笔者于2018-2020 年对日光温室草莓—黑糯玉米有机生态型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和总结,并在山西南部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 该技术在冬季设施草莓间歇期种植黑糯玉米,不仅可以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高温堆制发酵可有效克服草莓连作障碍,一举多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槽建造

草莓—黑糯玉米周年有机生态型高效栽培在日光温室内生产,为方便观光采摘,采摘温室内一般采用高畦栽培槽,在温室后墙根留70 cm 宽的走道,槽内径45~50 cm,槽深25~30 cm,槽长依据温室跨度决定,槽间走道(槽间距)50 cm。槽内铺整幅塑料膜,底部塑料膜适度打眼以便透水。

2 栽培基质选择

栽培基质采用1~2 种无机基质和2~3 种有机基质混合而成,无机基质选用珍珠岩、蛭石,有机基质选用中药渣、蘑菇渣等,有机基质需经高温堆制发酵完全后方可使用。无机基质与有机基质混合体积比为1/4~3/7。基质填充深度略低于栽培槽高度。

3 灌溉施肥系统安装

装好栽培基质后,每个栽培槽内均匀铺设2 根滴灌管,并装好施肥器。灌溉水采用过滤后的地下水或自来水。肥料采用草莓专用水溶性复合肥。

4 品种选择

草莓以红颜、章姬、甜查理等优良品种为主,同时还可搭配种植桃熏、白雪公主等新优品种,以提高草莓种植效益。鲜食黑玉米种植一般选择穗大、千粒质量大、粒色一致的品种,可选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晋糯10 号(出苗至采鲜穗88 天左右)、晋糯20 号(出苗至采鲜穗85~90 天)。

5 茬口安排

草莓一般8 月中下旬至9 月中旬定植于温室,采用双行定植,弓背向外,植株距槽沿10 cm,株距17~20 cm,小行距25 cm 左右,采收期为当年12月底至翌年4 月上旬; 玉米采用基质穴盘育苗,选用128 孔育苗穴盘,3 月下旬播种,定植期在草莓离田后3~5 天,一般4 月中旬定植,采用双行定植,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2500 株,采收期在7 月上旬。

6 田间管理要点

6.1 草莓

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草莓成活后铺设黑地膜。草莓生长期的适宜基质湿度控制在70%~80%,温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 根据草莓的生长特征与特性, 综合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需求,草莓生长期日光温室昼温控制在20~25℃, 夜温控制在6~10℃,当温室内白天温度在28℃以上时,需要及时通风换气;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供肥, 生厂上分阶段施用草莓专用水溶肥;草莓开花结果期需要放蜂授粉,保证草莓产量与品质。

6.2 黑糯玉米

黑糯玉米拔节前后植株生长较旺,在其基部有分蘖现象,为避免养分消耗,影响植株的生长,应尽早彻底去除[7]。玉米定植后日光温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25℃, 温度过高易导致鲜食玉米长势弱,出现倒伏现象。为提高鲜穗的商品性,6 叶期随水追施5~8 kg/667 m2尿素作为苗肥, 大喇叭口期随水追施尿素20 kg/667 m2作攻穗肥,抽雄前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作攻粒肥。

鲜食玉米与草莓的共生虫害是蓟马和红蜘蛛,本栽培模式一般采用生物天敌东亚小花蝽和捕食螨进行防治。

黑糯玉米适时收获极为重要,生产上要根据籽粒的外观形态、含水量、含糖量等及时采收,一般此茬口安排下,可在玉米授粉后20~25 天采收,采收过早,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不足,籽粒不饱满,口味淡,营养价值低,影响产值;采收过晚,表皮变硬,含糖量降低,影响口感。

7 基质管理

鲜食玉米采收结束后,应及时将玉米秆连根拔除,采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均匀铺设在栽培基质表面同时喷洒EM 菌,随后将秸秆和栽培基质混合均匀, 加水至含水量70%左右后,用薄膜覆盖,同时进行高温闷棚,闷棚期间根据栽培槽温度和湿度状况可翻混1 次,并及时加水保证湿度在50%以上。用该方法不仅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同时在夏季高温期间将玉米秸秆和栽培基质混合并添加菌剂进行高温堆制,还可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改善基质理化性状,达到消毒和解决因基质矿化导致基质变少、质量变劣的问题。

8 经济效益分析

草莓—黑糯玉米有机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在原有草莓单一种植基础上, 每667 m2仅增加200 元左右种子和肥料成本,以每穗玉米2 元计算,每667 m2经济产值可增加5000 元, 增收效益显著。该技术的利用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解决了有机生态型栽培模式基质消毒、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等问题,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并为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路径。

猜你喜欢
生态型糯玉米种植者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微生物内核 生态型农资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