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下蔬菜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下)

2021-05-28 09:37王迪轩何永梅
长江蔬菜 2021年9期
关键词:黄花菜芦笋菊酯

王迪轩 何永梅

导读:总结梳理了湖南益阳市种植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等反馈的各种田间问题,分析了高温干旱下大棚辣椒、番茄等茄果类以及芦笋、黄花菜、莲藕等其他蔬菜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5 茄果类蔬菜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

5.1 大棚辣椒坐果期叶片出现污霉病要虫病双治

醴陵玻璃椒彭先生:大棚辣椒得了这个病(图65),用了好多种药都没有效果,该怎么办?

答:这是辣椒污霉病,又叫煤污病,是大棚辣椒上的特有病害。在叶片上先出现污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霉点, 然后霉点不断扩大,形成煤烟状物,可布满叶面、叶柄及果面,引起病叶提早枯黄或脱落。病原为辣椒斑点芽枝霉(图66)。

该病是白粉虱或蚜虫等的排泄物诱发的真菌性病害。要同时防治白粉虱(图67)、蚜虫等,可用25%吡蚜酮悬浮剂2500~4000 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 倍液、1%甲维盐乳油2000 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 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500 倍液混用。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

再加防治污霉病的药剂,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 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倍液、40%多菌灵胶悬剂600 倍液、50%乙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65%甲霉威可湿性粉剂500~2000 倍液或65%硫菌·霉威或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800~900 倍液等,每隔10 天左右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

图65 辣椒污霉病叶

5.2 辣椒果实成熟期谨防黑斑病为害果实

微友sxxvfeay:这是啥原因(图68)?

答:从图片中看,辣椒果实上有一层黑色的霉,应是辣椒黑斑病,又叫黑霉病,该病的发生与日灼病有关,多发生在日灼处。发病重时,一个果实上生有几个病斑,或病斑连片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层。发病盛期为6~8 月。

发病初期,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10000 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 倍液、560 g/L 嘧菌·百菌清悬浮剂600~1000 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1500 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隔7~10 天喷1 次,连续2~3 次。

5.3 辣椒条斑病毒病要虫病兼治

网友aklmxh5a:这是什么辣椒病害(图69)?

答:这是条斑病毒病,为辣椒病毒病的一种,可以侵染果实、茎秆,有时可与花叶病毒病混发,在叶片上同时表现出花叶。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逐渐扩展到侧枝,果实上则有一条条褐色条纹或密布黄褐色的斑点。

一是杀虫。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多杀霉素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洒,每隔7~10 天喷洒1 次,防止病毒病的传染。二是喷洒营养液。可叶面喷洒甲壳丰、968 激抗菌或0.1%硫酸锌等叶面肥,每次选择1 种叶面肥,每隔7 天左右喷洒1 次,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侵染。三是喷洒抗病毒药剂。如吗胍·乙酸铜、宁南霉素、香菇多糖等,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毒病的为害。

5.4 高温季节谨防甜菜夜蛾咬食辣椒叶片成灾

益阳百竹园农业有限公司潘女士:好多辣椒叶片都被咬成了穿眼洞,是怎么回事?

答:仔细找找,可以在有些卷起来的嫩叶里,或有新鲜虫粪的植株上发现幼虫(图70),这是甜菜夜蛾,是一种高温暴食型害虫,可为害番茄、青椒,以及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等作物,一不小心,几天就可把叶片吃光,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防控。像这样的高温天气,要早晚用药,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

有机蔬菜可使用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防治。成片种植建议于成虫始盛期, 在大田设置黑光灯、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化学防治,可选用5%增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 倍与菊酯伴侣500 倍混合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5%氟虫脲乳油500 倍混合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500 倍混合液,10%虫螨腈悬浮剂1000 倍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 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500~4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图66 辣椒污霉病原分生孢子梗成束400 倍显微

图67 辣椒污霉病叶上可见白粉虱

图68 辣椒黑斑病病果

图69 辣椒条斑病毒病病果

5.5 茄子再生栽培有讲究

资阳区张家塞乡三星村符女士:(现场)早春茄子后期植株高,结出来的果越来越小,去掉分杈以上的枝条,让它重新发起来,结的果实好得多,你帮我看看这样整枝(图71)好吗?

答:我看你整枝的时期和高度把握得较好。修剪时间一般在7 月中下旬,用修剪刀从茄秧的基部离地面10 cm 左右处修剪, 剪去上部2~3 级老枝,并剪除枯枝、弱枝、密枝,只留10 cm 左右的主干或分杈。把剪下的枝条全部带出园外,集中处理。隐芽萌发后,要进行抹芽整枝,露地栽培茄子留3 个枝,每枝留1~2 个果,其他侧枝和腋芽全部打掉。

剪枝后1 周内即可发出新枝,半个月后更新株开花结果,及时追肥灌水,每667 m2结合浇水基施复合肥25 kg。“门茄”开花期间,土壤水分不能过高,“门茄”坐果后适当培土,高度为10 cm 左右,第1 个茄子坐住后再追尿素、钾肥各10 kg,或腐熟人畜粪1000 kg。为提高坐果率,可用20~25 mg/L 防落素喷花保果。进入结果盛期后,应7~8 天浇1 次水,每浇3 次水追1 次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硫酸钾7 kg,也可施有机肥1000 kg,化肥与有机肥交替施用。在盛果中后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液等叶面肥。修剪后30~35 天,新枝上第1 个茄子开始上市后,打去下部老叶和多余侧枝,以后可每天或隔天采收1 次。

5.6 高温季节注意防止红蜘蛛为害番茄

赫山区赫山街道办事处团洲村藏先生:番茄上的红蜘蛛(图72)有什么防治药剂推荐吗?以前常用的三氯杀螨醇没有卖的了。

答:你这红蜘蛛都织成了网,发生确实挺严重的,主要是没有及时用药控制。三氯杀螨醇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杀红蜘蛛的药剂,但由于高残,已经被全面禁用了,包括登记、销售和使用等,自2018 年10 月起,销售和使用都是违法的。其替代的药剂有器、生长点及幼果等部位,并需经常更换农药品种,以防产生抗药性。

5.7 高温季节注意防止斜纹夜蛾为害番茄

赫山区龙光桥街道办事处李先生:番茄上的这种黑虫子,不论番茄叶片还是果实都吃(图73),打了好几次药都没有效果,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控制?

答:你所说的黑虫子叫斜纹夜蛾,是高温季节的一种暴食性害虫,几乎什么蔬菜都吃,甚至连草都吃。想治这种虫,要多管齐下,轮换使用药剂,选在早、晚活动时喷药。一是对于成片的基地,建议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进行诱杀,如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蛾。二是化学防治,最佳防治期是卵孵化盛期至2 龄幼虫始盛期。可用10%虫螨腈悬浮剂1500 倍液,或0.8%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1500 倍液、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800~1200 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4000 倍液、5%虱螨脲乳油800 倍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1200 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2000 倍液、5%氟啶脲乳油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螺螨酯、唑螨酯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捕食螨防治。目前,多种植绥螨已广泛应用于叶螨的防控。胡瓜钝绥螨是目前生物防治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捕食性天敌之一。采收间隔期短的或有机生产的,建议采用生物药剂,可选用0.5%藜芦碱醇可溶性液剂800 倍液, 或0.3%印楝素乳油1000 倍液、1%苦参碱6 号可溶性液剂1200 倍液等喷雾防治。喷洒植株上部嫩叶背面、 嫩茎、花

图70 辣椒叶片上的甜菜夜蛾

图71 茄子再生栽培剪枝

图72 红蜘蛛为害番茄叶片背面

6 其他蔬菜主要问题及病虫害防治

6.1 芦笋田苗后除草可选用精喹禾灵

网友sxxvfeay:芦笋田(图74)苗后除草剂用啥防治?

答:可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芦笋专用除草剂,商品名:杀手锏、金顶点、芦笋草清、宝瑞、田间霸道等),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狗尾草、荠菜、反枝苋、藜、鸭跖草等。对直播田,在苗高10 cm 后,杂草2~5 叶期喷施最佳。对移栽大田,应在芦笋移栽成活20 天后施药。每667 m2用药60 mL,对水30~40 kg 喷雾。使用扇形喷雾器,选择合适的高度,避开作物心叶,对作物行间杂草茎叶均匀喷雾。弱苗、病苗、受药害的幼苗禁止使用。在芦笋采收期间用药时,应压低喷头,避免药物喷到芦笋芽尖上,以免芦笋芽尖出现弯头现象。应在无风天气施药,以免药液飘移到其他作物上造成药害。

图73 斜纹夜蛾幼虫为害番茄果实状

图74 芦笋田里的杂草

6.2 黄花菜生长中后期谨防锈病导致减产绝收

农资店陈女士:这黄花叶子是稻瘟病吗(图75)?

答:这是黄花菜锈病,是生长中后期为害最重的病害,在生产上常见。一旦发生,孢子散发后,传播迅速, 为害严重时可使整个植株或整蔸叶片枯死,抽不出花薹或薹茎矮瘦,严重影响产量。

因此,应提早进行防治,5 月上中旬开始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迅速用药,控制发病中心,把病害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发病初期,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30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倍液、2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 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5000 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80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或55%己唑醇乳油1800 倍液等喷雾,隔7~10天喷1 次,连喷2~3 次。

6.3 黄花菜采收前注意防治黄花蚜虫

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龚先生:前段时间雨水多,很少到黄花菜地里查看,开晴几天,正是黄花菜采收时期, 不料许多花苞上粘满了黄色的虫子,100 多亩(6.67 hm2以上)黄花损失大,现在要采收了,不知哪些药可以用?

答:这种黄色虫子叫黄花菜蚜虫 (图76),是黄花菜生产中最为普遍、为害最重的一种害虫。一般5 月中下旬群集于叶片背面,6 月中下旬蔓延到薹、花蕾上,以7 月为害最重。严重时能覆盖整个花枝,远看像一支支灰白色蜡烛,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黄花菜蚜虫应从嫩茎15~20 cm 高时,开始密切注意观察其植株上是否有白色的蚜虫,及时早治,其防治方法如下。

接近采收期时,只能选用安全间隔期短的植物源农药防治,如可选用10%烟碱乳油500~1000 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200~500 倍液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50~120 g/667 m2喷雾防治。

早期用药, 宜在蚜虫点片发生阶段及时施药,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 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5~10 g/667 m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4.4~26.4 g/667 m2、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 g/667 m2等喷雾防治,7~10 天喷1 次,共2~3 次,发生为害重时应5~7 天防治1 次,连续数次,直到完全控制虫口密度。

6.4 子莲追肥有讲究

银桥有机蔬菜合作社杨先生:我的子莲开了不少花,我想多结点莲蓬,但长势不怎么样(图77),不知道怎么追肥?

答:我看了一下你发来的几张图片,长势确实不怎么样,有些还没有封行,应与水比较深有关;叶片偏黄,与缺肥有关。子莲生长量大,对肥料需要量多,你连基肥都没有施,想长得好,是很困难的,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子莲的根系分布范围不广, 吸收能力较弱,靠一次性追肥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应掌握“施好苗肥、巧施始花肥、重施花果肥、补施后劲肥、用好根外肥”的原则,少量多次。

原则上, 应当在植株长出1~2 片立叶时施苗肥。视莲苗长势, 每667 m2可追施腐熟人畜粪肥400~500 kg,或尿素4~5 kg、过磷酸钙7.5 kg、硫酸钾2.5 kg。施肥方法:施肥时放浅水,人畜粪肥可撒施,无机肥料可与3~4 倍细土拌匀后撒施或成肥球点施于植株的周围。

在田间出现少数花蕾时,巧施始花肥,追肥量可比第1 次的追肥量增加40%~50%,每667 m2施腐熟人畜粪肥700~1000 kg,或尿素7~10 kg、过磷酸钙12~15 kg、硫酸钾5~6 kg。

6 月上中旬至7 月中下旬是花果及植株生长的高峰期, 应重施花果肥, 可每隔15 天左右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腐熟人畜粪肥800~900 kg,或尿素7~8 kg、过磷酸钙10~13 kg、硫酸钾3~5 kg。如果施基肥时没有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或施量较少,还可加施些硼、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立秋(8 月7~9 日) 前后可追施速效肥作后劲肥,但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6 kg、硫酸钾2~3 kg,或腐熟人畜粪肥500 kg。如果荷叶生长较为旺盛,则可少施或不施,反之则应适当多施。

此外,还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根据情况施用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叶面肥。要尽量将含肥溶液喷施在幼嫩的茎叶上,并且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喷施,一般在无风的傍晚进行。

除了搞好追肥,进入花期后,还要特别注意蚜虫、蓟马、斜纹夜蛾等虫害的防治。

6.5 莲藕生长期注意及时防治常发性病害棒孢叶斑病

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吴先生:前段时间雨水多,几亩莲藕叶片发瘟死叶(图78),损失惨重,不知有无补救措施?

答:这不是发瘟,这是莲藕棒孢叶斑病,又叫褐斑病、棒孢褐斑病等,为莲藕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当然,之所以发生这么快,确实与雨水有关,一般生长期气温20~30℃,阴雨天多、湿度大时,此病易发生,其病原称山扁豆生棒孢。典型症状是叶片正面产生绿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红褐色至暗褐色斑,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或近圆形,中心有灰白色小点。像这种100%严重发病,叶片枯死的,只有看看有无早藕可采,弥补一下损失。

对于发病较轻的,在雨后要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防控。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 ~3500 倍液、560 g/L 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 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3000 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50~60 L,每隔7 天喷1 次,连续2~3 次。最好雨前1~2 天喷施或雨后转晴补喷。

图75 黄花菜锈病病叶

图76 黄花菜蚜虫为害花蕾

图78 莲藕棒孢叶斑病田间发病惨状

猜你喜欢
黄花菜芦笋菊酯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欧洲“芦笋季”
黄花菜“凉了”
健脑解郁黄花菜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