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5-30 00:13袁园,王文静,翟盼盼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性血液透析

袁园,王文静,翟盼盼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分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为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0例则为风险分级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感良好度、成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酸以及斑块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各種问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后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风险分级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肾衰竭和尿毒症患者常用疾病治疗方案。不仅可构建良好血管通路,同时也可让血液内废物得到代谢,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虽然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良好,但所需时间较长且要频繁操作,因此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使得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率提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常规性护理时主要以基础性操作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主,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依然有各种护理风险。风险分级护理时则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之后依据等级不同选择不同护理方案,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1]。现即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比各种护理方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1.37±2.70)岁,动静脉内瘘时间9~49个月,动静脉内瘘平均时间(33.20±3.48)个月;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1.32±2.62)岁,动静脉内瘘时间9~48个月,动静脉内瘘平均时间(33.18±3.4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性动静脉内瘘护理。每天认真观察、清洁、消毒内瘘穿刺位置,之后监测血管震颤以及杂音,术后适当为患者予以运动指导。

观察组患者主要为风险分级护理干预。首先构建风险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士和8名责任护士,其中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固定,并要求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相互结合。成员职责:主管护师主要负责管理病情重、动静脉内瘘穿刺要求高的护理人员;责任护士则负责病情较轻或则动静脉内瘘穿刺要求低的护理人员。主任护师负责监督和指导护师工作。

护理前准备工作。为患者建立详细的练习卡,标注具体对应责任护士、主管护师电话号码,主要实施8h上班和24h负责制。依据风险等级不同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其中低风险护理方式:每周由主任护师为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评估,血液透析治疗1d之后可使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控制为40℃。内瘘穿刺位置切浸泡水内避免感染,内瘘穿刺位置有渗血或者红肿等问题时立即进行加压止血,当患者止血处理完成1d之后为患者进行热敷干预。血管走向皮肤表面需均匀涂抹血管软化药膏,之后血管上方使用拇指环进行加压按摩,肩部推揉血管,切记用力过度。热敷和按摩操作时,每次操作时间15min,每天3次。高风险患者为常规干预基础之上由专职护理主管监测患者动静脉内瘘,详细记录和评估患者状况,主要内容为:血液流量以及血管外形,穿刺位置是否感染,发现问题立即选取有效干预方案。每个月使用彩超检测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复查血常规和实验室指标,结合患者血液透析状况进行小结,制订下月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感。其中主要使用听诊器评估患者震颤感,Ⅰ级需认真听诊方可听到轻度杂音;Ⅱ级为听诊器置于动静脉内瘘壁有轻度杂音;Ⅲ级表示有中度杂音,响度为中等;Ⅳ级响亮杂音;Ⅴ级杂音响亮,听诊器稍离内瘘壁之后无法听到;Ⅵ级极响杂音,稍离内瘘壁依然可听到。其中Ⅰ~Ⅱ级表示失功,其他等级则为良好。(2)内瘘成熟度。主要使用动态和静态静脉压检测患者内瘘成熟度,每分钟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需超过600mL,静脉血管直径超过0.6cm,皮下深静脉度低于0.6cm,头静脉和扰动脉直径2.0cm则表示成熟,上述指标未达标则表示不成熟。(3)动静脉内瘘检测结果。使用多普勒超声方式检查患者动静脉内瘘异常狭窄、血栓组织形成、斑块组织状况,并监测内瘘口5cm处内镜和血流量。(4)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率。其中主要对比:水肿、出血、感染、血栓、循证障碍。(5)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其中主要采用SF-36健康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其中主要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主要对比患者护理前、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为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动静脉内瘘震颤感和成熟度

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感良好度、成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2 动静脉内瘘

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酸以及斑块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3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率

观察组患者各种问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2.4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常见治疗方式,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时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为透析成功的关键[2]。常规性护理时主要以基础性病情控制为主,虽然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但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风险分级护理时主要以患者自身风险等级为依据,依据风险不同为患者提供不同方式的护理。

风险分级护理之前即要求组建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不仅有主任护师也有主管护士、责任护士,不同成员有不同职责,其中主管护师主要负责病情严重的护理人员,责任护士则负责病情较轻风险等级较低的护理人员,通过此种方式保证所有患者均可得到符合自己实际的护理方案[3]。护理前准备,为患者建立练习卡并要求所有患者均可快速联系到护理人员。其中对于低风险患者不仅为其进行动静脉内瘘评估,同时也在血液透析治疗后使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同时严格控制辅料温度,通过此种方式降低感染概率。对于血管走向和皮肤表面也需进行药膏涂抹,并为其进行加压按摩,通过此种方式放松紧张情绪。对于高风险患者则由专职护理主管进行监督,并提升护理等级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护理质量[4]。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感良好度、成熟度均更好P<0.05。此种状况和患者通过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促进动静脉内瘘逐步成熟有关。且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酸以及斑块等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0.05。此种状况和患者接受风险分级护理后及时评估患者自身状况,并依据穿刺位置不同选择不同护理方式,涂抹药膏、适当进行按摩,因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斑块等发生率。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P<0.05。此种状况和患者护理风险更低,同时内瘘逐步得到改善有关,因此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风险分级护理时不仅可提升动静脉内瘘功能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薛貴方,杨玉洁,袁怀红,张颖君,马登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3):74-77

[2]林彤,许闽.早期护理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1):236-238.

[3]吴方云.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9):1270-1274.

[4]苏姗娜,何达.风险分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9):3445-3447.

猜你喜欢
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Fogarty导管在血透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