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30 00:24姬新娟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

姬新娟

摘要:目的:研究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细节化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在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手术护理配合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实验组发生率3.33%(P<0.05);实验组器械临床使用指标及管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生手术护理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配合度,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并且可以提升腔镜器械管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常规管理;手术护理配合

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针对医疗发展的政策增多且愈加严格,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医疗管理中的不足,医疗卫生环境得到显著优化,不仅体现在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变,体现在患者住院环境的改变。而与此同时,为让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持持续性,则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足够强的专业能力与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上应用频次较高的微创手术方式,常见于子宫切除、肾囊肿切除、卵巢囊肿摘除等疾病治疗中,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医护之间的高度配合,能够做到有序的腔镜器械应用,从而才能确保手术的良好效果,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细节化管理相较于常规管理更加全面与认真,对于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所示。腔镜器械管理均由我院专业护士进行,包括10名女护士和6名男护士,其中4名为主管护士、8名为护师、4名为护士,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42岁,平均年龄(32.12±2.71)岁。另外,专业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共8人,大专学历共6名,中专学历共2名。

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不明显,因而無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对手术护理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护理人员在腹腔镜手术前对手术过程和患者情况进行了解,按照手术要求准备相应的腔镜器械,并进行核对检查。在手术过程中依照手术室的管理要求有序配合医生开展手术操作,手术完成后则对术中所有腔镜器械进行回收处理,包括无菌消毒以及分类处置。

实验组:采用细化管理方式对手术护理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护理人员细节管理。针对护理人员组织进行常规性的腹腔镜知识宣传活动,如讲座、集中交流会等,让护理人员了解腔镜器械的规范操作使用方法、明确不同类型腔镜器械的功能用途以及掌握腔镜器械的运作原理,同时也为护理人员宣传讲解各类腔镜器械使用过程中的需注意的安全事项、保养方法等,巩固护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与技能基础,提高其管理能力水平。在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对手术所用腔镜器械的使用流程进行梳理核对,在术前20min对器械进行逐一核对,包括检查器械的数量、质量与性能,确保其符合手术操作标准,能够支持手术治疗的有序进行。针对护理人员医院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展周期性的工作考核,对护理人员在腔镜器械管理手术配合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管理技能、配合效率、配合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按照奖惩标准给予成绩优秀者奖励,给予成绩不佳者处罚和督促,以此规范护理人员的腔镜器械管理与手术配合[1]。

(2)腔镜器械管理流程细化。对腔镜器械设置专门的管理登记簿,将器械的具体使用情况、消耗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进行腔镜器械准备工作时可以按照详细信息合理选择适用的腔镜器械,优化管理有序性,降低腔镜器械使用失误发生率。手术前1天,管理护士需提前对手术所需腔镜器械进行核对准备,确保器械数量完整、器械功能完好,方便手术前的取用,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器械的取用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相关医疗器械也在不断精进,对于新购入的腔镜器械,需对护理人员开展集中讲解,包括器械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并将重点信息进行标注与器械说明书放在一起,护理人员在对腔镜器械进行取用之前既要核对其数量和性能,也核对其操作使用方式,确保满足手术操作需要[2]。护理人员根据当日手术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器械,并确保其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已经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在术前对进行手术的医生习惯进行了解,掌握医生手术过程中对器械的使用规律,按照不同医生的习惯分别配备不同的专用器械盒,放置医生常用的器械,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前提下可对器械数量、类型进行增减处理,以方便医生手术操作为基准,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形成更高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回收手术所用腔镜器械,按照之前准备情况再次对器械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对器械进行清洗处理。

(3)围手术期细节管理:在实施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了解当日手术台数和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腔镜器械的取用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出现器械准备混乱局面而影响腹腔镜手术的进行。在进行手术时,管理护士认真清点手术所需腔镜器械数量、类型,并检查无误后有序放置在手术台旁,方便医生护士的拿取使用[3]。同时,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时刻保持专注,对医生的操作规程进行同步核查,当发现器械操作不合理现象时及时给予提醒,以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在手术完成后,清点腔镜器械将其完整回收,并对所用器械进行清洗与保养[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配合中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器械准备失误、器械零件不全、器械不适用、消毒不合格等,计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器械准备失誤+器械零件不全+器械不适用+消毒不合格)/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的临床使用指标以及管理质量,从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手术准备是否存在失误、器械整体是否完好、器械术后是否合理回收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比两组对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管理质量越高。

比较两组医生对器械管理手术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计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所涉及的计数资料用[n(%)]进行表示,并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用()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护理配合中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2 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的临床使用指标以及管理质量情况

2.3 比较两组医生腔镜器械管理手术护理配合满意度情况

3讨论

微创手术的出现是医疗事业进步发展的体现,腔镜手术就是微创手术最常见的形式,其拥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受到患者的欢迎。腔镜手术实施同样是在手术室进行的,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的优化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腔镜手术所用的医疗器械也逐渐呈现出精密化、多元化的特点,这不仅对医生的手术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还对器械护理管理提高了标准,尤其是精密度高的腔镜器械的成本价格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器械的手术性能,因而加强腔镜器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5]细节化管理相较于传统管理方式更加全面、更加仔细,将其应用在手术护理配合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细节化管理中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强化,促使护理人员可以有序落实更完善的器械管理工作,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的器械管理,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确保腔镜器械的使用合理性、流程规范性,与手术护理形成良好的配合,让手术治疗得以更好完成。

综上所述,在手术护理配合腔镜器械管理中采取细节化管理方式,可以获得显著的管理效果,既能降低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能提高腔镜器械管理质量,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晨.多维度精细化管理法在腔镜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2):126-128.

[2]向燕颜.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精细器械管理中的效果[J].名医,2021(09):193-194.

[3]谢招弟,黄丽.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08):42-43.

[4]都庄,李璐,刘钰.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2):185-186.

[5]杨宝韫.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6):833-835.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
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策略初探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常规管理中提升师德师能研究
幼儿一日常规工作的探讨
幼儿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让管理更有效
谈谈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公办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