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管电压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1-06-02 15:27刘利
影像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

刘利

摘要:目的:分析低管电压CT扫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首次检查、复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检查、复查管电压分别为100kV、70kV,以双盲法评价复查时肺窗、纵膈窗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相关指标。结果:与首次检查比较,复查时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肺窗评分大于3分,高于纵膈窗(<3分),可满足诊断需求。与首次检查比较,复查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管电压CT扫描在新冠肺炎复查中应用,可满足诊断需求。

关键词:低管电压CT;新冠肺炎;辐射剂量

中图分类号:R812文献标识码:B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1.02.13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Tube Voltage CT Scan in the Re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LIU Li

(Department of Imaging, Suzhou Ninth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21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value of low tube voltage CT SCAN in the reexamination of COVID-19 pneumonia.Method: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new coronary pneumonia (January 20120-december 2020)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voltag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hecking tube were 100kV and 70kV respectively. The image quality of lung window and mediastinum window was evaluated by double-blind method, radiation Dose Related Index.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examination, the image quality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Lt; 0.05) , but the pulmonary window score was more than 3 and higher than the mediastinal window(& Lt; 3) , which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diagnosi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examination, the effective dose, the product of dose length and the volume dose index of C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Lt;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low tube voltage CT SCAN in the re-examination of new coronary pneumonia can meet the needs of diagnosis.

Key words: Low Tube Voltage CT; new coronary pneumonia; radiation dose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以肺部炎症性病变为主。此病起病较急、传染性强、致死率高,若未正确筛查、及时隔离,则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采用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改善预后、控制病情蔓延意义重大。核酸检测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但核酸检测检查结果时间相对较长,影响筛查与诊断速度。有学者指出,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CT检查过程中,大多数疑似患者需多次重复性检查,其检查的辐射剂量会显著增高,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证检查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辐射剂量,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危害[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首次检查、复查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比分析低管电压、正常电压CT扫描在患者复查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体质量指数≤23kg/m2;CT首次检查、复查资料完整者;均知情且同意将其资料纳入研究。排除标准:肥胖患者;依从性不佳者;CT检查资料缺失者;具有精神障碍者。抽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首次检查、复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6-80岁,平均(53.00±3.12)岁,体质量指数20-23kg/m2,平均(21.50±0.32)kg/m2。本次研究已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选择仪器与扫描方法

选择第2代Siemens双源CT、肺部扫描Flash模式;首次检查、复查时将管电压分别设置为100kV、70kV;管电流选择自动毫安秒技术,旋转时间设置为0.28s,螺距设置为3.2。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由下至上。

1.2.2 图像重建与评价

以SAFIRE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图像的重建,3级重建级数,层厚、层距均为5mm。肺窗、纵膈窗的窗宽分别为1500HU、350HU,窗位分别为-500HU、35HU。由两名年资较高的放射科医师以双盲法阅片。以多评估者Kappa分析法,判断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诊断的一致性,若K≥0.75,则表示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若K值介于0.4-0.75之間,则表示两者一致性一般;若K值在0.4及以下,则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差。本次两名医师阅片评价,K=0.84,一致性较高。

1.3 观察指标

评价复查时肺窗、纵膈窗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相关指标(有效剂量、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

肺窗、纵膈窗的图像质量评价:1分:伪影严重,无法诊断;2分:肺纹理模糊,无法诊断;3分:可见解剖细节、病灶,边缘微模糊,可诊断;4分:轻微伪影,解剖细节、病灶可良好显示,边缘轻微模糊;5分:无伪影,病灶、解剖细节可清晰显示[2]。分值高低与图像质量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记录两组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计算有效剂量=剂量长度乘积x胸部k值(0.014msv/mGy·cm)。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分析本文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2检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间对比以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次检查图像质量

与首次检查比较,复查时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肺窗评分大于3分,高于纵膈窗(<3分),可满足诊断需求。详见表1。

2.2 对比两次检查辐射剂量

与首次检查比较,复查辐射剂量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新冠肺炎潜伏期相对较长,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典型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错失最佳隔离时间,造成病情的加重与蔓延,危及患者及其家属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对于及时筛查、及时诊断此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性参考。对于此症,核酸检测为金标准,但此种检测方法对于样本的采集具有较高的要求,如采用咽拭子、鼻拭子检测,若含有的病毒载量较少,则极易导致出现假阴性的结果。新冠肺炎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等临床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卫生部颁发的相关诊断标准,采用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此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T对新冠肺炎的影像诊断具有较为独特的优势,通过高分辨力CT检查,可对患者微细结构的改变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及时诊断新冠肺炎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还有研究指出,采用CT筛查也可以达到早诊断、早隔离的目的。对于入院筛查患者,多以CT检查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但患者若多次进行此种检查,较高的辐射剂量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增加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3]。因此,如何在保证检查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辐射剂量以保证检查的安全性,为临床一个热点话题。

降低胸部CT辐射剂量的常用方法包括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4]。本文研究中,复查时,螺距、管电流设置与首次检查相同,与首次检查管电压100kV相比,复查管电压设置为70kV,数据显示,与首次检查比较,复查时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降低;但肺窗评分大于3分,高于纵膈窗,可满足诊断需求。且复查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可表明,低管电压CT扫描在有效保证扫描图像质量的同时,可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纵膈窗评分<3分可能是由于应用低管电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X线、光电效应的比例及组织衰减的系数,加大了不同密度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性,导致图像的噪声显著增加,从而会出现条索状伪影的情况,图像质量不佳。本文研究应用低管电压CT扫描与迭代重建技术联合的方式,其中迭代重建技术主要以原始数据为基础,其降噪模型得到了有效的优化。以此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可提高图像质量,联合低电压,改善噪声增大的情况,还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此外,低管电压CT扫描下,其肺窗可将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等结构清晰显示,有助于对患者肺部感染病灶的观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患者复查中,应用低管电压CT扫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保证检查的安全性,其图像质量也可满足诊断需求。但本文研究所选择样本数量较少,且排除了肥胖者,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 1 ] 宣伟玲,张燕,李运江,等.探讨EVO CT低剂量扫描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查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8):54-57.

[ 2 ] 何青,许丽雪,徐辉,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入院患者实施胸部CT筛查价值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7):676-679.

[ 3 ] 岳丽娜,陈纲,牛玉兰,等.1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表现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20,41(5):1-5.

[ 4 ] 陈钊,王荣福.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0,29(3):273-279.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
外行领导内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与利用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大数据能力建构的智库应急情报服务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