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

2021-06-05 07:47陶春亮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助理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土钉锚杆基坑

陶春亮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助理工程师

陈 堃 浙商银行科研中心(西安)项目基建小组工程师

李少华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工程师

冯玉辉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工程师

建筑过程中基坑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基坑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安全稳定性关系到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基坑安全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浙商银行科研中心项目为例,分析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保护措施,提出相关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 工程技术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该场地的土层层序及各层土的特征如下:

素填土(Q42ml),褐黄色,以黄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及少量砖块,厚度0.4~1.2 m。

黄土状土(Q32al),褐黄色,可少量大孔隙,孔隙壁周围发育灰色晕圈。含蜗牛壳,见褐色氧化铁及锰斑。本层上部见黑垆土薄层,灰褐色,具少量虫孔等大孔隙,含白色钙质假菌丝体,下部有零星豆粒状钙质结核。稍湿~湿,呈坚硬~可塑状态。厚度2.0~5.1 m,层底埋深2.5~5.5 m[1]。

中砂(Q32al),浅灰色,以长石、石英为主要成分,含云母片。湿,呈中密状态。本层夹粉砂、粉土、粉质黏土薄层或透镜体。厚度4.0~7.2 m,层底埋深9.5~10.3 m。

粉质黏土(Q32al),灰黄色至灰色,见少量针状大孔隙,孔隙壁附着灰色黏粒胶膜。含蜗牛壳碎片,见褐色氧化铁及锰斑。本层为中砂中的透镜体夹层。湿~饱和,呈可塑状态。厚度0.6~2.7 m,层底埋深8.0~9.7 m。

中砂(Q31al),浅灰色,夹粉土、粉质黏土及粗砂薄层,砂质较纯净,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圆砾、小卵石及云母。饱和,呈密实状态。厚度13.4~14.0 m,层底埋深23.0~23.5 m。

粉质粘土(Q31al),灰色,含褐色氧化铁,结构较致密。饱和,呈硬塑状态。本层为中砂中的透镜体夹层,厚度1.7 m,层底埋深20.0 m。

本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位埋深为12.1~12.8 m(从自然地面算起)。地下潜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和渭河、沣河侧渗,排泄条件主要为取水井人工开采[2]。

2 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措施

2.1 基坑设计概况

工程基坑为L形,周长约1000m(见图1)。基坑围护采用放坡+复合土钉墙围护。南侧1-1剖面围护为钢管桩结合4道土钉,2道预应力锚杆,钢管桩成孔直径180 mm,冠梁截面尺寸300mm×300mm,混凝土强度C30;东、西、北侧剖面围护形式为4道土钉,2道预应力锚杆;西南角3-3剖面围护形式为双排钢管桩结合4道土钉,2道预应力锚杆,围护长度约为21 m,钢管桩成孔直径为180 mm,冠梁截面尺寸为300 mm×300 mm,混凝土强度C30。

2.2 施工技术

①项目开工之前,针对该项目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选拔公司内部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同时从各个项目抽调认真、负责的施工经验丰富的员工入场施工。

②分析研究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熟知挖土深度范围内与施工相关的各项参数,包括不同土质的物理性能及地下水位情况等,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施工方案。此外,需计算基坑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3]。

③结合基坑的各项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高的施工方案,并安排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评审。方案经审批通过后,成立专项施工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人力、物力进场,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④工程施工中,不但管理人员要具备对安全措施的现场执行能力,还要对深基坑支护工序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生产操作程序了如指掌。操作人员要具有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保证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操作。

图1 现场基坑平面图

图2 土层观测曲线图

⑤强化对支护现场管控。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排水会对原有的土体和地下水、邻近建筑物、周围管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迁或保护管道时,管道往往因为压力变化可能产生裂缝造成事故。所以,在现场施工中必须派专人密切监控。

2.3 支护的安全管理措施

2.3.1 锚杆、土钉松动管理措施

根据现场锚杆、土钉松动位置,扩大清理范围,采用小锤进行人工破除,清理干净,漏出端头,在此位置周边300 mm范围内重新增加1根土钉;土钉采用φ22的钢筋 ,按照设计标准加工制作,并在土钉上焊接定位器,保证土钉处于钻孔中心,土钉孔深为土钉长度加200 mm,土钉孔位定位误差上下左右均小于50 mm,倾角误差小于5%;注浆从底部开始,边注边拔管,孔口部位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4-5]。

2.3.2 坡顶位置增加混凝土封闭及排水施工办法

现场坡顶位置,清理杂物及松散喷浆面层,上坡顶外扩500 mm范围浇筑50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坡顶外找坡1%),覆膜养护,至原支护边坡排水沟内,排水沟底部两壁增加2遍12厚JS防水涂料。

2.3.3 脱落喷浆面恢复施工方法

在边坡存在松动、有裂纹位置,扩大清理范围,用小锤破除清理。土方开挖、修坡之后喷射面层砼,先初喷30~40 mm厚面层砼,而后采用格栅型绑扎或点焊双向钢筋网,埋入坑底以下30 cm,上下段钢筋网搭接不小于30 cm,在钢筋网编焊工作完成后再喷射80 mm厚面层砼进行。喷射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

2.3.4 基坑检测频率

对基坑、建筑物沉降观测每隔几天监测一次,对变形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变形曲线图、变形速率曲线图、锚杆受力曲线图,分析变形趋势是否趋于稳定、锚杆受力是否稳定,制定相关施工方案(见图2)。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项目建设的难度逐渐增大,深基坑工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隐患频发,威胁工程质量安全。因此,了解工程概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方案,才能有效加固边坡护臂,阻挡周围水流的入渗;通过科学先进的手段进行检测,观察土体变形状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安全防护措施,达到更好的基坑支护的安全效果。

猜你喜欢
土钉锚杆基坑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复合土钉墙优化设计的探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不同支护方案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对比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锚杆静压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