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与阿替洛尔治疗马方综合征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效果的meta分析

2021-06-11 02:01张强郑玥齐振昌稂与恒龚亦杰宁萌高文卿李彤1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氯沙坦洛尔主动脉

张强,郑玥,齐振昌,稂与恒,龚亦杰,宁萌,高文卿,李彤1,

(1.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 300170;2.南开大学 医学院,天津 300071;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300170;4.天津市危重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70;5.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肝胆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170)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多系统疾病[1],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2]、骨骼系统[3]和眼部[4]。MFS影响最严重的是心血管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可分为心脏和血管两部分[5]。心脏方面,MFS最易累及房室瓣膜,常伴有二尖瓣或三尖瓣脱垂。主动脉瓣功能障碍发生较晚,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扩张可导致主动脉环拉伸,易发生钙化[6-7]。另外,MFS极易累及升主动脉,导致进行性动脉瘤扩张、夹层或破裂[8-9]。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及早接受介入治疗[10-12]。当成人主动脉直径达到50 mm时,建议进行手术修复,术后进行严格监测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生存率[13]。药物干预联合手术的预后可能优于单独用药或者单独手术治疗。研究表明,对于接受主动脉根部置换的MFS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断剂阿替洛尔的基础上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治疗可降低主动脉扩张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4]。目前,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断剂只能延缓主动脉扩张进程,避免MFS主动脉并发症。既往研究也指出,MFS患者主动脉扩张与TGF-β过表达相关,可用氯沙坦治疗MFS患者[15]。但是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对于MFS主动脉并发症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存在矛盾。基于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对上述两种药物治疗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2名研究人员分别进行计算机检索,纳入截至2021年3月5日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上的所有相关研究。使用的搜索词如下:“adrenergic beta-1 receptor antagonists”或“beta 1 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ing agent”或“adrenergic beta 1 receptor antagonist”或“adrenergic beta 1 receptor antagonists”或“adrenergic beta-1 receptor antagonists[mesh]”或“atenolol”或“tenormine”或“tenormin”或“atenolol[mesh]”且“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或“dipeptidyl carboxypeptidase inhibitor”或“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或“ace inhibitors”或“kininase Ⅱ antagonists”或“kininase Ⅱ inhibitors”或“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mesh]”或“losartan[mesh]”或“losartan”或“cozaar”或“losartan potassium”且“marfan syndrome”或“marfans syndrome”或“marfan”或“marfan syndrome[mesh]”。语言限于英语,物种限于人类。在标题和摘要水平上对引文进行筛选,若有对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结果的报告,则进行全文检索。同时手动搜索获得研究的参考文献,以确定是否有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纳入。

1.2 选取标准根据检索文献制定选取标准[16]。纳入标准:(1)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2) MFS患者长期随访(≥4周);(3)包含主动脉瓣起始和根部直径的数据。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或患者重叠;(2)摘要、病例报告、评论、信函、会议报告和社论;(3)缺乏数值或数据;(4)患者具有特殊临床特征(如肾病蛋白尿、主动脉缩窄)。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2位研究者独立验证摘要和全文研究。收集的信息如下: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结果、地区、研究设计、纳入时间、样本量、年龄、随访时间、剂量、用药时间和随机对照(双盲或非双盲)。主要终点是出现主动脉的主要并发症,如主动脉夹层形成或破裂,或进行心血管手术以及死亡。主要终点定量指标为主动脉血管扩张率。与第3位研究者协商解决2位研究者的分歧问题。

1.4 统计分析与偏倚风险评价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偏倚风险评价。对所有研究终点计算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adad偏倚风险评估用于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试验水平。采用Thompson’sI2检验评估研究的异质性。当I2>50%时,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I2>50%的研究,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使用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概述使用搜索条件可获得299篇文章摘要,对其中197篇研究进行PRISMA 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经过全面审查,排除180篇:评论/信件/会议/荟萃分析文章112篇,病例报告21篇,无临床研究5篇,临床试验设计4篇,其他小语种2篇,不相关36篇。共有17篇研究符合最终纳入标准,其中12篇被排除:仅摘要研究5篇,无相关数据4篇,非随机、回顾性、样本量不足3篇。最终,将5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所有纳入的试验均为随机、前瞻性和对照试验,经过Jadad评分,纳入研究质量为中(4~5分)或高(6~7分)。见表1。

图1 meta分析PRISMA流程图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升主动脉直径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参加研究的1 395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时,在升主动脉扩张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其中4项研究的异质性I2为98.7%,每项研究权重均接近25%。升主动脉直径SMD的漏斗图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的文献选择偏倚。见图3、4。

MFS为马方综合征。

SMD为标准化均数差;CI为置信区间;MFS为马方综合征。

2.3 主动脉根部直径4项研究(1 395例患者)报告了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时,两组在主动脉根部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5。每项研究的权重均接近25%。主动脉根部直径研究的漏斗图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的文献选择偏倚。见图6、7。

MFS为马方综合征。

MFS为马方综合征。

SMD为标准化均数差;CI为置信区间;MFS为马方综合征。

MFS为马方综合征。

2.4 主动脉根部直径Z值对3项(8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时,在主动脉根部扩张Z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8。研究检验异质性的I2为99.1%。主动脉根部直径Z值研究的漏斗图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的文献选择偏倚。见图9、10。

MFS为马方综合征。

SMD为标准化均数差;CI为置信区间;MFS为马方综合征。

图10 氯沙坦和阿替洛尔对MFS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患者 升主动脉根部直径Z值的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对于MFS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夹层的干预和预防尚未达成共识,无统一的管理方法。主动脉根部夹层是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阿替洛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MFS的首选药物。MFS主动脉扩张与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因此还存在一些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相关的临床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如氯沙坦,可以阻止TGF-β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22]。TGF-β信号通路的中和抗体可以治疗杂合FBN1C1039G/+突变小鼠的主动脉根部生长[22]。然而这些结果并未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原因可能是MFS患者与模型小鼠相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23]。

Teixido等[20]对MFS患者单用氯沙坦或阿替洛尔进行临床试验并延长随访时间,结果显示,随访超过5 a 阿替洛尔和氯沙坦在主动脉扩张率及不良事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erney等[21]研究了阿替洛尔与氯沙坦对主动脉根部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阿替洛尔治疗能降低主动脉根部硬度指数,氯沙坦不能降低主动脉根部硬度指数。由于临床试验中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以及杂合FBN1等位基因突变模型小鼠的实验结果与临床试验结果不符,所以对于两种药物的效果评价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讨论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对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的影响。

本研究设立了较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的5篇文章均为前瞻性研究。选择MFS患者随访时间≥4周是因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在治疗开始4周后最好并且治疗4周后两种药物对MFS患者的治疗效果才开始显现[24-25]。总体结果表明,单用氯沙坦或阿替洛尔治疗MFS患者主动脉扩张的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在延缓MFS主动脉扩张方面效果相近。

相较于Teixido-Tura等[20]随访时间超过5 a,在临床试验中有15%的患者过早停用氯沙坦[26],在另一项临床试验中有28%的患者过早停用氯沙坦[27]。MFS患者主动脉根部容易不对称扩张,对MFS患者主动脉根部最大直径进行测量也是结果不太精确的原因之一[28]。本研究结果与临床试验部分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1)MFS患者存在遗传、种族、年龄等因素的异质性;(2)接受氯沙坦治疗的患者过早停药,导致疗效降低,与阿替洛尔疗效相当,延长氯沙坦治疗时间也许会使MFS患者受益;(3)部分患者的主动脉根部最大直径测量比较困难。因此,增加临床试验入组人数、延长氯沙坦与阿替洛尔治疗周期、采用更加先进的仪器测量主动脉根部最大直径,可以使结果更真实。

本研究结果表明,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对患者主动脉根部和升主动脉直径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患者遗传、种族、年龄等不同有关。因此,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在MFS治疗中,主动脉根部直径与年龄、基因突变类型等方面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和长期观察。

猜你喜欢
氯沙坦洛尔主动脉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关于主动脉夹层的那些事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