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对地铁站台空间的设计研究

2021-06-15 09:58杨桂玲徐笑非胡剑忠
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场所站台材质

杨桂玲 徐笑非 胡剑忠

摘要:随着城市地面交通的拥堵加剧,人们选择更加便捷的地铁出行。使用者对地铁公共环境的期望也伴随着停留的时长与频率的递增由功能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地铁站台由功能性向文化性转变,承载着城市区域文化名片、思想精神的作用。探索场所理论在地铁站台空间中的设计运用,研究以场所理论为基础,论述该理论模式下的地铁站台空间设计体系,包括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两方面。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进一步提出加强地铁交通与城市精神文脉相结合、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公共交通空间。对地铁站台空间的建设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旨在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并促成对周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方法可为地铁站台空间的设计创新提供参考。

關键词:场所理论 地铁站台空间 精神空间 物理空间 形态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6-0145-03

前言

舒尔茨认为,场所是由特定的地点、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场所是具有明确特征和风格的空间,是由材质、形状、质感和色彩等具体要素组成。从更完整的层面上看,只有当空间中的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与人们的活动和地域的具体情况相联系时,“空间”才会转化为“场所”。

场所理论指出,“场所作为空间的具体化,依赖于两个条件:在物质层面为空间的构成;在精神层面表现为场所活动的整体氛围,即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于其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出来并且日益更新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而不是单纯模仿过去。

场所理论的研究最早是在建筑现象学领域中。20世纪60年代,以诺伯格·舒尔茨为首的建筑学家呼吁建筑设计应回归本源,强调对场所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关注。1980年,他又针对建筑学领域出现的“场所失落”现象提出了以“场所精神”为核心的建筑现象学,将场所精神定义为场所感,并阐述“场所是人生活的基础,通过人的活动,空间具有了特定意义”。后来还有许多国内国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化。如,王亚红发表的《试论场所理论》:陈玉霞的《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批判》;隈研吾的《建筑原论:建筑如何与场所契合》等,都论述了场所与建筑、空间文脉的设计关系。

地铁站台是乘客等候列车和出入列车的平台。它起着汇集人流,疏散交通压力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地铁出行,对公共环境的期望也由物质转向精神层面,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现今地铁站台则不光起着基本的功能性作用,还起着承载一座城市文化名片、思想精神的作用。但多数地铁站站台位于地下,与地面隔绝,空间中光线不足,并夹杂着地铁车辆和人群来往的嘈杂声,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往来行人的心理以及生理活动。站台层的客流量较大,且流通速度快。因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场所理论,空间做到简洁大方,信息传递要一目了然,同时让整个空间体现出所在站点或地区的文化底蕴。

根据目前对知网文献的查阅发现,跟场所理论相关的论文大多集中在建筑、广场、室内设计等层面,利用场所理论对轨道交通枢纽空间进行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但近几年来,对场所理论的研究以及对轨道交通精神文化空间的塑造确实呈现上升态势,将场所理论与轨道交通空间设计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场所理论出发,以场所的文化精神、物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地铁站台空间设计进行分析。

一、地铁站台空间概述

地铁站台是人们在地铁空间中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地铁空间的地标性区域。其人流量多的特点,可以将地铁所在区域的精神文化与城市文明,通过大量的视觉信息传达给乘客。在站台中,采用连续的空间界面设计可赋予站台层以意象性和标志性,空间界面主要是指墙面、顶面、地面、柱体等固定的空间限制面。同时,空间的风格、形态、色彩、设施、装修材质等方面都是影响空间形象与功能的因素,它们可以给予空间不同的性格并带给乘客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考虑到视觉效果与空间氛围的同时,对于地铁站台的设计也应该重点考虑其基本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比如保持人流动线的通畅、选择防滑地材、防火、防潮的材质等。

常见的地铁站台形式为岛式、侧式。站台的空间设计可以结合具体站台形式来进行创意表达,如通过光影变换、材质对比等手段对空间氛围的烘托。岛式站台与侧式站台面积、容量各不相同。岛式站台是被夹在两旁的轨道中间,形成一个类似“岛”的形状,此站台两侧都可以上车,面积利用率高、站台空间宽阔,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侧式站台是指路轨在中央,而站台就在左右两侧的设计,相较于岛式站台,它的面积不受地铁轨道限制。

二、场所理论下的成都地铁站台空间设计现状分析

(一)精神场所塑造能力不足

1.站台空间形式常规:大部分地铁站台空间都处于地下,空间环境封闭且空气不流通,这样不良的物理环境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在成都当下地铁站台空间的设计中,大多都对空间形式的区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站台空间形式单一,视觉上总是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效果。因此,地铁站台空间也就难以突出各个车站所在区域的场所精神,难以让乘客有新鲜的体验感以及精神上的共鸣,如春熙路天府广场,这两处都是人流汇集的区域,是成都市的商业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着众多的换乘线路,但其地铁站的设计却运用传统的方正空间造型与配色,在形式上没有丰富的变化与创意的想法,空间显得毫无新意,空间光线也很昏暗,在人流拥堵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乘客心理的烦闷,如图l所示。

2.站台空间对文化剖析浅显:现今,部分地铁站线极力想彰显场所文化精神,但由于对文化剖析过于浅显以及对审美上的缺失,而导致对空间表面装饰,如材质与造型的过渡使用,从而造成空间虽契合文化主题,却难以彰显其内在精神,且缺乏美感。具体体现为空间造型的拿来主义,色彩选择上不考虑是否能够烘托出空间氛围以及是否能够带给乘客情感联想,材质运用上也不考虑其安全性与文化视觉性。如高升桥、一品天下等站点。

高升桥站是成都地铁3号线的站点,采用了三国时期与诸葛亮相关的典故作为主体创作元素。在站台空间,设计将诸葛亮的“帽子”作为站台柱子的装饰,天花顶上则运用了一些三国时期的图案符号。而在站台与站厅相衔接的扶梯处,将孔明的“羽毛扇”张贴在上面。整个空间对文化的提炼运用浅显,色彩也厚重压抑,中部衔接区更是与两旁的过道色彩相脱节,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难以塑造可以引起乘客共鸣的“精神场所”,如图2所示。

一品天下站以美食著名,该地铁站台设计时直接以成都美食来作为整个地铁站空间的设计元素。但其既没有对空间造型的创新,也没有对灯光色彩的慎重考量,也没有对材质的精挑细选,而是将“成都美食”的图片都印刷在柱子上,再搭配一些文字简介。这样的设计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到当地文化的内涵,没有在审美上有合适的考量,也难以让乘客体会到其“场所精神”与感受到“美食”的魅力,如图3所示。

(二)物理空间难以满足乘客需求

地铁站台空间功能以及光线的不合理配置也影响了乘客在此空间中的候车体验。比如,在一些人流集中的车站站台,不光空间非常狭隘,造成了大量的排队拥堵问题,并且也没有合理地设置供人们短暂休息的座椅设施,导致缺乏对老弱病残、孕妇的关怀;其次,导视系统的混乱没能有效起到指引乘客方向的作用,造成通行效率低、通行心情差;还有空间照明的不合理也会使地铁空间缺乏活力,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地铁站台空间的沉闷拥堵,使本该轻松的下班路、回家路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让人产生厌烦情绪。针对以上几点,提出现有地铁站台在物理空间层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乘车不方便:主要表现为空间导视系统与动线设计的不合理,以及功能设施的不完善。比如,在一些具有换乘功能、客流集散较多的站点,在原本就狭窄的站台空间周围设置了诸多的栏杆,既造成了拥堵也无法解决人流排队的问题,导致本就狭小空间更加拥堵;且没有鲜明的导视系统去指明出入口与换乘空间,或是导视系统过于混轮让乘客无法分别具体方向,从而使人群在站台的滞留与拥挤程度更深;以及缺乏公共座椅的设置,使地铁站台空间的设计难以关怀到如残障人士、老人、孕妇这样的特殊人群以及排队等候过程中太长久的人群。

2.舒适性不足:体现为车站站台空间整体环境品质不高,整个空间缺乏活力与吸引力,难以带给乘车乘客及过路乘客留下良好的心理印象,比如对导视系统、色彩选取以及材质的运用不合理,会使乘客过目则忘或留下一些深刻的不良印象。再次,现有部分地铁站对于灯光的设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采用定制化、模数化的安装方式,没有考虑到色温、明度的变化。由于地铁站台大多位于地下空间,没有日光照射,通风性差,若再没有合理的灯光设计,则会容易造成光线昏暗或者氛围沉重的现象。环境越是压抑、暗淡,就越容易让乘客在本就沉闷的地下空间感受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基于場所理论的地铁站台空间设计策略

(—)精神场所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1.空间文化形态塑造:地铁站台不仅具备供人等候、乘坐地铁与疏散人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地铁站台的空间形态可以让人们了解一坐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而形态是指事物存在的状态或体现形式,它可以让人们把握和感知。日常人们所见的车站站台,大多是常规形态,造型千篇一律,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构件进行设计,风格差异小,难以体现文化特色。同时,线路与线路之间的文化面貌和风格特色都没有差异性,让乘客难以区分。

地铁站空间文化体现在遵循整体城市文化定位的基础上,要反映所在服务区域或标志性建筑的时代特点、功能特征,形成具有意向性和标示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节点。

因此,在设计时,应抓住周围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根据不同站台的空间形式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塑造出与其他线路车站的不同,同时也体现出其对地面建筑与城市文脉的联系。使整个地铁站台空间在具备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增加与乘客之间的互动,使地铁站台形成文化空间场所感,引起乘客心理与行为上的共鸣。

2.空间主题色彩运用:色彩是地铁站内视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乘客的文化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主题色彩的选取十分重要,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第一时间契合人们脑海中的文脉记忆。色调的选取应符合空间主题及该场所精神文化的表达,要注意能够与周围环境状态相协调,并要结合当地文化塑造供人活动的精神场所。同时,对色彩的运用还应当考虑到其纯度、明度、色相这三大要素,在恰当的空间运用巧妙地利用这三者间的变换关系,搭配出合适的调度。这样,既能让地铁空间的物质环境与人们精神世界相联系,又能让整个空间和谐统一,使乘客在站台穿行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文化艺术之美。

例如,在挪威的Loren社区曾经是工业区和军营。因此,在其地铁站内部,设计采用具有老工业气息的构件元素,运用新的现代技术与设计语言对其进行形态的重构。在色彩上,则不仅只有表达老工业气息的灰色混凝土感,还有着一些爽朗的蓝色做为空间的点缀。这样的设计手法既保留了当地的城市脉络与精神文明,又能触发人的记忆,引起人与空间场所的情感共鸣,如图4所示。

3.空间构成材料选取:材质对于场所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的特征可以给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空间感受,不同的材质也能体现出不同的空间性格。材质也是地铁站台空间的主要装饰之一,通过对不同肌理、色彩的材质选取可以起到辅助空间造型色彩,体现出其独有的文化价值,传达出当地文脉精神的作用。同时,对于材料的色彩选取上也应该符合主题色彩,既不能太单一也不能太过繁琐,可通过不同表面肌理的材质选择去丰富单一的色调。材质不光体现在顶面、墙面、地面等空间界面上,也体现在一些艺术壁画、柱体等装饰物上,而不同材质的使用也会让空间效果不尽相同。石材会让人感受到粗狂、神秘,玉材会让人感到温润、清凉,金属材质会让人感觉到冷漠与酷炫,同时赋予材质不同的色彩也会改变材质的性格,材料的合理使用会让整个地铁站更显文化魅力,与乘客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

例如,成都金沙博物馆站内的柱面采用了金沙遗址的十节玉琮造型,材质则选择了温润如玉的石材,既展示出了金沙遗址的历史悠久性,又契合了其中文物的形象。顶面采用的是“太阳神鸟”造型,材质则选取了金色的亚光金属来体现金沙遗址独特的属性。材质与色彩奠定了整个地铁站的基调,使整个地铁站内处处布满着金沙古蜀的文化符号,不仅有着很强的装饰性,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物质场所满足人群生理活动需求

1.公共功能设施配置:地铁站的座椅设置大多非常少,有的甚至没有座椅。武汉地铁集团表示,地铁车站站台作为重要的客流集散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乘客提供方便快速进出列车的场地,是疏散客流的主要通道。若座椅设置过多,可能会阻碍地铁空间的人流疏散,造成其他闲杂人员的长时间停留与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从公共安全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为了确保乘客不会在此逗留,实现快速的人流疏散,地铁站台对座椅的设置不会很多,只留下必要地一部分供特殊人群或是排队人数过多的站台使用,以免出现乘客长时间逗留于地铁站内,占用公共空间设施的现象。

对于公共座椅的设计,站台座椅一般设置在站台中部,以方便各个候车口的人群进行短暂休息。其次应该根据空间的大小与候车人均数量严格控制座椅的数量。同时,座椅的形态也应符合对应场所的精神文脉,采用相应的颜色或造型,使空间更加有统一性与趣味性。最后,还应该考虑到一定的安全因素,对它的造型设计不能太过尖锐或异形,以防止对人流造成伤害,也不能设置到通道中间,以免造成通行不畅,降低整体空间的舒适感。

2.灯光照明功能设计:照明设计需要分清主次,根据不同功能区域,不同站点特征选择分级手法对灯光进行布置。首先整个站台空间的大环境照度应保持明亮不刺眼,灯光色温统一。其次,在一些重点区域,如候车区靠近屏蔽门的位置或显示站牌内容的位置应选择射灯、筒灯进行重点照明。而墙面、通道及中间过渡区域的照度相对较低,可通过线性光或点光源来塑造空间的方向性,增强其导向性。这样可以分清空间的主次关系,达到吸引乘客视觉的效果,起到对信息强调的作用。灯光照明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照明功能需要之外,也能对地铁空间的装饰起到重要作用。灯光的色温、明度,灯具的造型以及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都能使不同空间体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如,扎哈建筑事务所团队设计的莫斯科地铁站站台,在天花与墙体两个界面,都能看見流线型的“灯带”,这些灯带不光锐化了地铁空间的弧线造型,增加了整个空间的明度,并且还具备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灯光通过空间走向有序分布,乘客只需跟着灯光,就能顺利到达站台。候车区的灯带沿着廊柱的造型分布,将乘客视线与行为路线吸引至此,整个地铁空间显得明亮轻快,乘客乘车时的心理感受也得到提升,如图5所示。

3.站台导视系统设计:导视系统的设计影响着乘客的乘车效率以及地下空间的通行秩序,对其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缓解人流量拥堵,起到疏散交通、稳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能使乘客即使身处陌生封闭的地下空间中,也能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让乘客通行效率更高,乘车体验更佳。因此,在对导视系统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地铁站台空间环境,将空间信息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乘客,使乘客在地铁站台空间中安全快捷地完成一系列活动。

导视牌数量以及位置的布置,应该充分根据人流汇集程度来进行安排。由于通道本身的流线已经在乘客心里形成了一种导视,因此在没有转折、空间开阔的地方应该设置少量导视,以免造成乘客视觉混乱。而在转折处、分叉口则应该设置数目相应的导视,用以区分不同功能区的方向位置。此外,在导视设计中,对于空间界面也应该充分利用,例如在墙面设置地铁出入口示意图、周边环境示意图;利用开阔的地面空间张贴简洁的方向标识;利用天花顶表明出口、换乘线路信息等,以做到导视功能的合理使用,让乘客在封闭陌生的地下环境,实现畅通出行。

总结

场所理论已有多年发展,最初被运用于建筑领域。发展到今天,风景园林、室内、轨道交通等设计领域都在运用这一原则,但从场所理论角度对轨道交通学术地相关研究尚且较少。而地铁如今已是人们出行所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它不再像过去只起着交通运输、线路转乘等重要人流集散的作用,如今,更是兼具着作为一个城市文化载体的任务,起着传递城市文化,链接乘客与城市文脉的重要作用。由于它便于集中人流的特殊性以及大场所的空间属性,对于它的探索,可以让我们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去发掘场所精神,更好地打造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特殊场地,最大限度地让地铁站发挥其特殊地位地重要价值,从而起到宣传城市与景点文化、链接城市居民、打造区域名片的作用。对于场所理论的研究,最重要的便是物质场所与文化精神,因此,本文从场所理论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两个维度对地铁的站台空间设计进行了探索,认为每条地铁线路的设计都应展现出地铁的在地文化,以相应的在地文化与精神文明作为主题思想,并作为地铁空间的设计原则,并且各站点在体现在地特色的同时也不能脱离整条线路的总体基调。此外,还提出了设计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对此后的地铁站台空间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场所站台材质
高铁站台
刚柔并济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另类的公交站台
相遇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