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2021-06-16 14:09邓奎林黄庆源陈宇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7期
关键词:髌骨半月板积液

邓奎林,黄庆源,陈宇山

(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放射科 广东 江门 529100)

临床对于膝关节损伤的定义是膝关节部位损伤的统称,损伤类型主要包括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损伤、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等[1]。膝关节损伤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发病范围较广,出现损伤后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若损伤情况相对严重且未及时得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易致关节功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形成永久性的关节功能障碍[2-3]。因此,当发生膝关节损伤后需迅速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本次研究选取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意在对比X线、CT检查应用于此的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后行X线检查、CT检查。8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7/33;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2±10.83)岁;损伤部位:左膝35例,右膝45例;致伤原因:机械损伤11例,硬物撞击19例,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10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同意且签署了意见同意书,排除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及既往膝盖有创伤史患者,本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S-2020-023)。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均先后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实施X线检查的过程中调整胶片规格为14×17英寸,完成相应扫描后分析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前将扫描间隔及层厚调整为3 mm、3 mm,扫描患肢胫骨及股骨远端,获取并分析影像资料。针对确诊患者实施对应的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用于评估X线及CT检查的诊断效能。X线及CT检查结果由两名资深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对意见不一致的病例需双方协商一致得到最终结论。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并以此为“金标准”评估X线及CT检查效果,包括膝关节损伤总检出率及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关节腔积液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与正态分布相符的变量采用(± s)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与正态分布不符的变量以中位数描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通过百分比和例数描述,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X线与CT检查膝关节损伤的总检出率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证实膝关节损伤总数为123处,其中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关节腔积液分别占比22.76%(28/123)、33.33%(41/123)、21.95%(27/123)、8.94%(11/123)、13.01%(16/123)。X线、CT检查的总检出数分别为87处、119处,总检出率分别为70.73%(87/123)、96.75%(119/123),CT检查膝关节损伤的总检出率高于X线(χ2=30.571,P=0.000)。

2.2 比较X线与CT检查膝关节损伤不同类型的检出率

CT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P<0.05);CT检查对浮膝骨折、髌骨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80例X线与CT检查膝关节损伤不同类型的检出率对比[n(%)]

3 讨论

膝关节损伤对于患者的安全隐患在于膝关节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因而在出现轻微损伤后极有可能诱发滑膜损伤等更严重的病变,甚至出现运动障碍,又加之膝关节组织两端均为骨松质,很容易形成压缩性粉碎性骨折征象[4]。另外,发生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囊内会有纤维蛋白含量较高的液体渗出,在血小板凝聚的协同作用影响下,渗出液会进一步趋于黏稠。而在此环境下,细菌非常容易滋生、定植,从而诱发关节腔内感染,导致病情加重[5]。因此,在对患者伤情作出初步判断后需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加以明确诊断,以便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清除血肿、抗炎等针对性治疗方案。

现阶段,临床鉴别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方法较多,其中X线与CT检查为最常规的诊断技术。有研究指出,1/3左右的骨折类型在进行X检查时由于无法清晰显示而致漏误诊,分析原因主要是X线分辨率相对较低,部分骨折线模糊及解剖部位重合等情况会对X线片的总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其临床大范围应用有所受限[6]。CT检查的特异性及准确性都非常高,且对患者不会产生二次创伤,能够有效对X线检查的局限性加以弥补,并将其他重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排除,对于骨折周围重叠结构情况及骨折走向更加容易显示。此外,CT检查还能够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检查部位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分析,可促使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检出率大为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后证实膝关节损伤总数为123处,其中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关节腔积液分别占比22.76%、33.33%、21.95%、8.94%、13.01%。X线、CT检查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0.73%、96.75%,CT检查膝关节损伤的总检出率高于X线(P<0.05);CT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P<0.05);CT检查对浮膝骨折、髌骨骨折、关节腔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检查可有效提升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检查更具优势。半月板损伤作为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之一,CT扫描可同时有效检出患者存在胫骨平台骨折及半月板损伤情况,而X线很难检出患者并发的半月板损伤。X线能够对十字韧带胫骨止点处较严重的撕脱性骨折进行诊断,如果十字韧带撕脱起点位于骨踝或骨折部位较小时很难被X线发现。但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X线无法显示的撕脱性骨折,有助于临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关节腔脂血征指的是骨折后渗出液与骨髓脂肪进入关节腔而诱发脂血病。但鉴于血液在脂肪下沉积且脂肪密度低,会形成血液-脂肪平面,X线很难检出该处损伤。但CT扫描成像为横截面,能够对相应组织及脂肪加以特异性分辨,且对患者体位没有特殊要求,更易检出脂血征而明确损伤类型。但CT检查也存在其自身局限性,如诊断完全断裂韧带的特异性较低,以及对水平无行走的骨折易漏诊等。因此,对于极少数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考虑联合应用X线与CT进行检查,以便于从不同角度综合反映出患者的实际伤情,降低误诊概率。

综上所述,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尤其是对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类型的诊断更具应用价值,建议作为首选检查方案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髌骨半月板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