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彩超检查在育龄妇女常规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16 14:0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7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乳腺炎腺体

王 雁

(云南美年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国贸医院超声科 云南 昆明 650200)

乳腺本质是人体胸壁皮肤的附属腺,为复管泡状腺。乳腺健康属于国际上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疾病属于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1]。现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压力较高,乳腺发病率明显提升,逐渐发展为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健康。乳腺疾病有多种类型,一般在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大部分在体检中发现[2]。育龄妇女尽早实施体检,可尽早发现疾病,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预防。乳腺彩超检查在常规体检中应用,使乳腺疾病检出率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时段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纳入我院1 200例育龄妇女参与研究,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为(30.25±2.46)岁。检查人员均可进行正常交流,自愿参与研究,将存在严重肝、心、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均实施乳腺彩超检查(型号为Philips Affiniti 50或Mindray BC-8),将探头频率设置为7.5~10 MHz之间,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双手举过头顶,使双侧乳房充分暴露,调整探头对受检人员乳腺区进行检查,对乳头中心进行准确定位,围绕乳头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连续扫描,主要进行斜切、纵切、横切,实施散射状扫描。超声成像后,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观察,明确受检部位双侧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肿大。情况针对存在可疑病灶的受检人员,需采取多切面检查,对患者病情予以更准确的判定。

1.3 判定指标

根据乳腺BI-RADS分级标准结合彩超声像特征做出诊断。见表1。

表1 BI-RADS诊断分级标准

2 结果

2.1 超声声像特征

(1)乳腺囊肿:乳腺导管内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光滑整齐,呈1个或多个导管囊性扩张,无血流信号。(2)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为主):超声探头可对患者的乳腺腺体中等回声、低回声包块等进行探查,包块内部存在均匀回声,有规则和清晰的边界。(3)乳腺导管扩张:使用频线阵超声探头予以探查,可对乳晕及周围冠状回声实施探查,冠状回声内径一般为2~4 mm。患者腺体回声分布不均匀,针对个别乳腺腺体中低回声或者混合回声进行探查,乳腺腺体形态不规则,且边界表示不清晰。(4)乳腺炎:炎症早期出现低回声,肿块分布不均,炎症后期腺体中存在大部分低回声区或者无回声区,腺体表现为不规则分散状,乳晕区显著。(5)乳腺恶性肿瘤:腺体中存在不规则包块,其边界和包膜均不清,多呈低回声,伴有微钙化,或不均质回声,后方回声明显衰减,纵/横比>1。本次检查通过BI-RADS分级标准诊断乳腺疾病多为Ⅰ~Ⅲ级良性病变,乳腺癌为Ⅴ~Ⅵ级恶性病变。结合《共识》2018版专家意见,超声诊断不建议提示乳腺增生症。因为乳腺增生症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改变:包括单纯性囊肿、腺瘤样结节、腺病改变等,这些改变在BI-RADS分类中已纳入不同类别[3]。所以本次检查将乳腺增生症不纳入诊断。

2.2 乳腺疾检出率

本次乳腺彩超体检检查育龄妇女1 200例,不同乳腺疾病检出率详见表2。

表2 不同乳腺疾病检出率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妇女在家庭的生活压力和事业的竞争压力等综合因素下,雌性激素和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乳腺各种良、恶性病变的产生、发展[4]。经检查,乳腺增生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和肿块,属于生理性或良性病变。多数病人发病后数月便可自行缓解,无需治疗,可以吃一些祛瘀散结的中成药改善症状,而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保持心情愉悦多运动等方式可有效预防。乳腺囊肿多是因乳腺结构紊乱、炎症等因素引起的乳腺小叶或小叶导管被堵塞,导致乳房排乳不畅,乳汁积聚形成囊肿块。乳腺囊肿一般是乳房的良性病变,多发于乳房中心和乳头周围部位,尤其是乳头上方。乳腺导管扩张多发生于哺乳期,应定期检查,平时调理好心情、适量运动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乳腺炎一般在哺乳期特别常见,本次检出一例患者也为哺乳期,因为在哺乳期会因为哺乳不当,很容易出现乳腺炎,所以在哺乳期就需要做好一些预防工作,防止乳腺炎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最为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高发年龄是20~25岁,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5]。乳腺恶性肿瘤是最严重的一种恶性病变,也是乳腺疾病最终的发展结果。而乳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大多都是手术治疗,能否保乳也要看患者的情况,治疗后的复发率也比较高。所以在女性常规体检中积极使用乳腺彩超检查方法,对受检人员是否存在乳腺疾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对于乳腺疾病患者,临床上常采取早期对症治疗[6]。现超声影像技术逐渐完善,彩超检查方法主要结合黑白二维成像技术,进而清晰的显示出受检人员病灶情况,临床医师更加直观的明确乳腺肿块大小、结构、周围组织以及形态之间的关系,对肿块予以准确判断,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7]。乳腺疾病的诱发因素有多种,如患者发病后不能第一时间接受治疗,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关数据证实,乳腺肿瘤患者,有80%左右的患者在洗澡时或者更衣时发现,如病情发展为2~4期,患者会将最佳治疗时间错过,影响治愈几率。针对健康人员实施乳腺彩超诊断,可对乳腺组织予以清晰显示,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及时实施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属于医用设备,在全身各部位脏器超声检查中应用,如浅表器官、肢体血管、心脏、腹部、妇科检查等。临床工作中将健康知识宣教力度提升,举办讲座,采取面授的方法,让育龄期女性指出心中问题,针对其问题予以解决。经图片、板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候诊科室播放相关视频,使育龄妇女对乳腺知识的掌握度提升,将以往被动认知转变为主动认知,对乳腺疾病予以良好预防。实施多样化乳腺疾病健康知识指导,经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经网络明确乳腺健康知识,相比于其他方式具有一定优点。经网络平台,计划生育部分发布相关卫生保健知识,使计划生育服务部门和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力度加强,经博客、微信、微博等方式向女性宣教乳腺健康知识。

通过声像特征结合BI–RADS分级标准得出[8],1 200例育龄妇女,其中乳腺囊肿患者156例(检出率为13%),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为主)患者136例(检出率为11.33%),乳腺导管扩张患者15例(检出率为1.25%),乳腺炎患者1例(检出率为0.08%),乳腺恶性肿瘤患者7例(检出率为0.58%),其它疾病30例(检出率为73.75%),未患乳腺疾病者855例,占比为71.25%。证实乳腺彩超诊断有利于良恶性肿瘤鉴别,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常规体检中超声成像在BI-RADS乳腺分级表现为Ⅲ级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检查,Ⅳ级及以上时建议患者到综合性医院确诊,以便针对性诊断治疗。

综上所述,在育龄妇女常规体检中实施乳腺彩超检查,具有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可尽早诊断出相关乳腺疾病,获得患者的重视,有利于选取适当的方法治疗,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乳腺炎腺体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已婚育龄妇女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活氧水联合微波治疗育龄妇女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白银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