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APP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初探

2021-06-18 02:44初秀莲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资源课程教师

初秀莲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分院 辽宁 营口 115000)

1 引言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打造新型的教学方法,大量应信息技术而生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能够强化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将理论的教学元素转化为具体可见的客观事件,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以移动APP为基础打造微课程资源建设,不仅是教学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转型技术质量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基于移动APP的微课程资源建设背景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的流通速度,而信息技术所打造出来的微功能,也已经成为了当前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强借鉴价值的重要技术体系。微功能主要指的是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模式转化为技术体系,将原有的三维空间转移到软件上,而移动APP则是微功能呈现的主要载体。尤其是针对教育来讲,微功能可以实现正常教学课堂空间以及教学内容的转换和压缩,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原有的教学压缩为0和1,这是数字信息流的基础[1],这样的转变不仅是教育技术角度的创新,也是教学模式的更替。基于这种理念和微功能打造出了微课程,是实现教育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成果。

从形式角度上来讲,在移动APP角度上形成的微课程,主要指的是针对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项任务,利用承前启后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制定教学结构网络,通过前期的教学设计,合理规划不同课件的组成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知识引导,还能够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每一章节的实际内容。

而建立在移动APP基础上形成的微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资源的容量较小,大部分的微课程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其容量在十几兆左右,不会浪费较大的手机空间,在最基础的移动工具上可以进行播放。

其次在微课程资源中,还是要涉及到检测以及习题规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接触到其他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习题检测验证学习效果,集教育、引导、开拓和检验于一体,专题资源+辅助资源便是微课程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而这种兼容性这也是微课程得以沿用的重要优势。

3 落实移动APP的微课程资源建设研究的重要价值

3.1 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

通常来讲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程,往往是起到了对重点知识的解析和辅助作用,例如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利用微课程中的视频资源作为锻炼学生口语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利用微课程中的辅助性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西方文化视野,促使英语学习更加多样化且符合实际生活,这样的方式便是微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价值,也是提升课堂主体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辅助方式。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微课程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遵循整体的教学目的,在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落实规划设计,同时通过教学反思,来定位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够确保微课程的资源选择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真正起到辅助主体课程的作用。例如在英语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听力训练,教师可以以APP形式让学生完成巩固听力部分学习,有效弥补了课上时间有限给学生们听力训练带来的不足。

3.2 促使学生落实自主学习

基于手机APP的微课程,最主要的优势便是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灵活教学。当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来看,碎片化时间涉及到了等餐、上课路上、就寝前期等,这些时间在10分钟左右,那么基于电子设备形成的微课程自然能够填充这些时间[3],学生随意点开微课程便可以了解或者重新巩固学习到的知识,这是当前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的新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主要途径。

3.3 促进教学技术体系转型

教学的技术往往涉及到了教师如何规划每一堂课的时间和结构,同时也涉及到了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制定的多种教学手段,但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之后,教学的技术性更强了,这种技术性不仅考验教师操作信息设备的技能水平,也考验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与之相符的微课程资源。因此,基于移动APP实现的微课程资源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促使整体教学体系向技术型转变[1]。

4 基于移动APP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和开发

微课程的资源选择和结构设计必须要符合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符合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需求,例如针对大学英语来讲,微课程的资源选择要以西方文化体系和语言习惯为主。在锻炼学生基础语法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也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平台,并且为其提供实践总结和反思途径。

首先必须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选择相关辅助资源,并且结合教师的讲课习惯,规划讲课的基础结构和流程,定位重点主题,一个微课的时间有限,因此必须用来解决矛盾点,突出重点[2]。

其次,要做好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设计方法,促使微课程的资源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能够满足教育需求。因此,要确保微课程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搭配,例如建立在微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西方文化与俗语之间的形成关系,并且开展实践对话活动,这是提升微课程资源教学价值的重要保障。

第三,要打造多样化的微课程资源开发形式。这其中涉及到了多种教学目的的融合。其一,要注重微课程的前期引导,这个阶段要制定详细的任务单,涉及到了对整个微课程的内容介绍以及突出主体;其二,必须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微课程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形成知识的巩固总结以及拓展;其三,教师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促使资源再生[3]。因此,整体的微课程资源结构如图1所示。这是最基础的微课程资源结构开发框架,结合这个框架,教师可以遵循不同的教学目的进行填充。

图1 基于移动APP的微课程开发框架

基础的开发工具,可以结合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及院校提供的资源而定,例如当前大部分教师善于利用录屏专家Camtasia Studio制作教学视频;通过二维动画软件Flash制作每一个教学元素之间的过渡和转化方式,增加转场特效,实现资源之间的联合;通过制图软件Photoshop以及CorelDRAW能够打造更加多样化的界面和动态图形;整体视频的脚本编排可以通过word来实现;利用PowerPoint、Prezi制作PPT;也可以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拍摄相关元素,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

综合整体的微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来讲,教师要善于利用手边既有的教学工具,并且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开发技能,在基础的微课程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功能和元素,进一步提升微课程的教学价值。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移动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工具,而建立在移动APP基础上形成的微课程,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微课程的资源设计必须要满足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微课程成为巩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强化教育体系的信息化转型力度,这其中教师以及相关工作者必须要通过实践和反思的方式不断查缺补漏,促使微课程的资源库能够和实际的院校发展结合起来,与实际的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提升微课程的实际教学价值。

猜你喜欢
资源课程教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资源回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