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2021-06-28 09:50李思彤吴亚桐白彦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梭形皮下肿物

李思彤 吴亚桐 王 英 白彦萍

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100029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左前臂皮肤肿物4年于2018年11月来我科就诊。4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前臂一处皮下肿物,约黄豆大,无疼痛等自觉症状,肿物缓慢增大,至来诊时约花生米大。患者既往无其它病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前臂可见一个直径约1.5 cm的皮下结节,表面皮色正常,无明显压痛,肿物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图1)。局麻下行肿瘤完整切除术,肉眼可见皮下灰黄色类圆形结节,质韧,约1.8 cm×1.3 cm×0.6 cm,表面光滑,切面呈灰白色实性。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境界清楚的单发性圆形皮下肿物,周围有纤维性假包膜。肿瘤细胞丰富,呈梭形或类圆形,呈编织状致密排列,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很少见,未见不典型核分裂像,未见黏液沉积及炎细胞浸润,肿瘤基底及切缘净(图2a、2b)。免疫组化:CD34(+),αSMA(部分+),Desmin(-),Stat6(-),Ki-67(2%+),KP-1(-)(图2c、2d)。诊断: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图1 左前臂花生米大的皮下肿物,皮色正常

2a:肿瘤位于皮下组织,境界清楚(HE,×10);2b:肿瘤细胞为梭形或类圆形,呈编织状致密排列,无明显异型性(HE,×200);2c:CD34(+)(免疫组化,×200);2d:Ki-67(2%+)(免疫组化,×200)

讨论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deep “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 DBFH)是一种罕见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位于皮下组织、深部软组织或实质器官内[1]。根据最早关于本病的一组病例报道,DBFH约占纤维组织性肿瘤的1%[2]。有关本病的报道非常少,美国哈佛医学院妇女医院病理科于2008总结了69例DBFH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其中绝大多数为会诊病例,分别由美国、欧洲、亚洲、中东地区的近60位医生提供[3]。国内仅见1例发生于外耳道的病例报道[4]。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男性略多见,绝大多数发生于皮下,其中约半数病例发生于四肢,其次为头颈部,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物,直径0.5~25 cm,中位直径约3.0 cm[3,5]。约10%病例肿瘤发生于腹膜后、纵膈和盆腔,但极少发生于肌肉和实质脏器[1,5,6]。近期也有DBFH发生于口腔的报道[7,8]。本病组织学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常有一层纤维性假包膜,瘤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较为丰富密集,有明显的编织状或席纹状排列。瘤细胞成分及形态较单一,可见核分裂像,但通常小于5/50 HPF[1,3,5]。免疫组化:近40%的病例可表达CD34,可为弥漫阳性,部分病例可表达α-SMA[1,3,5]。

本病需要与其它一些皮肤纤维组织细胞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鉴别,包括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等。(1)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病变位置较浅,常位于真皮内,境界常不清楚,无明显编织状排列,CD34阴性。(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肿瘤位于真皮内,组织学上有明显的编织状排列,弥漫性表达CD34,瘤体较大,境界不清,常弥漫性不规则地向皮下组织侵袭,典型时呈花边样外观。此外,由于染色体移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表达特征性的COL1A1-PDGFB融合基因,检测该基因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类学上属于中间型肿瘤,好发于胸膜,发生于皮肤者少见,肿瘤为类圆形,境界清楚,由短梭形、卵圆形或纤细的梭形细胞交替排列,多呈无结构性或无模式性生长,也可呈席纹状、条束状、血管外皮瘤状或其它方式排列,肿瘤细胞表达STAT6 为其特点,另外还可表达CD34、Bcl-2、CD99[5]。(4)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罕见,肿瘤边界清楚,条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和胖梭形细胞,弥漫表达CD34,但其特点是瘤细胞有明显的畸形和多形性,可呈多边形及上皮样[5]。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本例患者符合DBFH诊断。本病局部复发率为20%,多见于切除不净时[5],极少数病例(约5%)甚至可发生远处转移,主要见于瘤体较大者[3,9]。本例患者切除完整,已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梭形皮下肿物
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原发性前列腺梭形细胞肉瘤1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食管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