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BMI的关系研究

2021-06-30 03:25黄圆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单纯性亚群中度

黄圆美,王 娟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据报道,近年来全球儿童肥胖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其中95%的儿童肥胖属于单纯性肥胖,其病因机制复杂,通常认为由遗传、代谢、神经内分泌、社会文化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肥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缺乏有关,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且以往大多研究集中在探讨血清25-(OH)D3水平与肥胖的相关性[2]。有研究显示,肥胖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脂肪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这种关联在腹型肥胖人群中更为突出[3],但目前鲜有报道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BMI的关系。维生素D可通过维生素D受体下游基因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而25-(OH)D3水平是反映人体维生素D是否缺乏的敏感指标[4],其与单纯性肥胖儿童免疫功能的关系也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BMI、血脂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学(第6版)》中肥胖的诊断标准[5],以BMI为评价肥胖的标准;②年龄8~14岁;③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所致的继发性肥胖;②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③高血压、糖尿病、哮喘、佝偻病;④严重先天性疾患;⑤既往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史;⑥近期有严重感染及创伤;⑦入组前6个月内有维生素D服药史和激素治疗史。以BMI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及同身高健康儿童的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5],将患儿分为轻度肥胖组(n=60)、中度肥胖组(n=48)和重度肥胖组(n=42)例。另选择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40例为对照组(BMI在同性别及同年龄的标准范围内,未出现心、肾、肝等基础疾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抽取所有儿童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mL,置入试管内凝固后以3 0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清液后装于冷藏管内,放入-20℃冰箱内保存备用。采用Multiskan MK3全自动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公司),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朗顿生物科学有限公司。采用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酶比色法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水平,直接清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检新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EPICS-XLⅡ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各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各组性别、年龄、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轻度肥胖组的体重、BMI均低于中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2.397、10.802,P<0.05),较重度肥胖组更低(t值分别为4.342、16.121,P<0.05);中度肥胖组的体重、BMI显著低于重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2.012、7.428,P<0.05),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的体重、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t值分别为6.755、8.206、9.048;BMI:t值分别为25.613、31.336、30.048,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2.2各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重度肥胖组和对照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59.80±8.24)nmol/L、(55.24±9.90)nmol/L、(50.05±12.23)nmol/L和(70.04±13.30)nmol/L。其中轻度肥胖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2.612、4.813,P<0.05),中度肥胖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重度肥胖组(t=2.224,P<0.05),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血清25-(OH)D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756、5.977、7.089,P<0.05)。

2.3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各组血脂水平比较,除HDL-C之外,TC、TG、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两比较显示,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722~12.288,P<0.05),轻度肥胖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中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6.433、10.792、2.042,P<0.05)和重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19.924、13.994、3.760,P<0.05),中度肥胖组上述指标均低于重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5.259、5.153、2.048,P<0.05)。

表2 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2.4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除了CD8+,CD3+、CD4+、CD4+/CD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轻度肥胖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t=2.234~7.407,P<0.05),中度肥胖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重度肥胖组(t值分别为2.860、2.865、4.259,均P<0.05);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65~11.456,P<0.05)。

表3 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2.5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BMI、TG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5、-0.311,P<0.05),与CD3+、CD4+、CD4+/CD8+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6、0.319、0.324,P<0.05),见表4。

表4 血清25-(OH)D3水平与BMI、血脂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分析

近些年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态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儿童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在我国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家庭经济状况、遗传、出生方式、出生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及饮食、运动习惯等[7]。大量报道认为,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影响儿童远期结局,不仅增加了糖尿病、精神心理障碍、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成人期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故重视并强化其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意义重大[8-9]。

3.2 25-(OH)D3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的表达及其与BMI、血脂、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维生素D属于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可促进机体钙磷代谢平衡、维持骨骼健康,还具有其他更为广泛的骨外生物学效应(如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防治代谢综合征、抗肿瘤等),存在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是25-(OH)D3,后者是判断儿童期体内维生素D是否缺乏的敏感指标。Mäkinen等[10]报道肥胖与25-(OH)D3缺乏有关,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且血清25-(OH)D3水平与BMI呈负相关。Tang等[11]报道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体重、脂肪含量均呈负相关,尤其与腹型肥胖显著相关,随着腰围及腰臀比的逐渐上升,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逐渐下降;而体重减轻后,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增加,基于维生素D使用量无差别状况下,体重和BMI过高被证实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本研究中,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偏低;而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逐渐降低,且血清25-(OH)D3水平与BMI呈负相关。推测原因可能是25-(OH)D3低表达导致其对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能力的调控作用受到抑制,促使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显著增强,并致使脂肪细胞基础代谢水平受影响,脂肪细胞凋亡减少,最终促进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本研究中,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TC、TG、LDL-C表达逐渐增加,提示血脂代谢紊乱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有关,与Gün等[12]报道的结论相符,推测可能与患儿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食物,饮食结构不合理,致使血脂代谢负担增加,肝脏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下降有关。Alsharairi等[13]也发现单纯性肥胖儿童TC、TG、LDL-C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提示其体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情况。血清25-(OH)D3水平与TG呈负相关,证实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血脂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单纯性肥胖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TG呈负相关,与TC、HDL-C、LDL-C均无明显相关性,与Plesner等[14]报道结论相符,推测可能与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受体的激活,诱导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Al表达,最终发挥调节机体血脂代谢功能有关。

本研究中,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的CD4+、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均逐渐下降,提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有关,与以往报道[15-16]相符,推测可能与肥胖或高脂血症引起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明确。而本研究相关性分析发现,单纯性肥胖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CD4+、CD4+、CD4+/CD8+均呈正相关,与吕高峰等[17]报道结论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单纯性肥胖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有关,推测可能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继而通过脂肪代谢因子促使脂肪细胞膜表面受体的敏感性受到影响,诱发脂肪细胞分解代谢异常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明确。

3.3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偏少,缺乏代表性,结论难以广泛推广;未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相关炎症指标、甲状旁腺激素、血钙、骨密度的关系,且未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患儿预后的影响。因此,后期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将甲状旁腺激素、血钙、骨密度等指标纳入研究范围,深入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25-(OH)D3的关系,对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及其引起的临床病理变化进行求证,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3.4总结

伴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3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25-(OH)D3水平与其BMI、血脂及T淋巴细胞亚群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深入研究这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更好地明确25-(OH)D3在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单纯性亚群中度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小米手表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