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2021-07-01 06:39刘宁川陈少贤王杰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囊颞叶白质

刘宁川,任 龙,陈少贤,王杰春,杨 柳,邓 斌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南充 637100)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交通事业日益发达、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当前,颅脑损伤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占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了极大威胁[1]。当前,高压氧治疗是颅内损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2-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是颅脑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价判断的重要依据,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的定量研究,在实际临床诊断中表现出良好应用效果[4]。因此,本文以13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DWI用于评估判断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效果的应用价值作如下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76例,女60例,年龄8~54岁,平均年龄(34.75±2.64)岁。现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男40例,女28例,年龄8~52岁,平均年龄(32.52±2.33)岁。对照组为未经高压氧治疗患者,男36例,女32例,年龄11~54岁,平均年龄(35.17±2.05)岁。经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头部外伤史明确;②致伤后有或无短暂意识障碍;③无肝肾等脏器异常;④能够配合完成MRI检查;⑤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MRI检查禁忌证者;②合并有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③有精神疾病者;⑤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不配合完成MRI检查者。

1.3 方法

1.3.1 高压氧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病情稳定性于伤后3 d至1周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进舱后经25 min加压至2个大气压,面罩吸氧60 min,减压25 min出舱,1次/d,十天为一疗程,根据恢复情况增加疗程和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1.3.2 MRI检查 MRI采用Alltech Centuari 1.5或GE Sign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患者检查前须排除磁共振禁忌证,并且不烦躁,能够安静配合检查,使用头部专用线圈,常规先行横断面T1WI、T2WI、T2 Flair、T2*扫描和冠状面T2 Flair、矢状面T1WI扫描,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

采用高压氧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受伤后高压氧治疗前进行一次MRI检查,治疗一个疗程后再次进行检查,之后根据疗程增加情况安排再次复查;未采用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伤后3 d至1周进行MRI检查,并于十天后进行复查。

1.4 观察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运用Functool 5.4.07图像处理软件,实现ADC图构建,在两侧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内囊中线位置、压部中线位置选择ROI区,测量相应区域的ADC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处理,P<0.05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RI影像表现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影像图提示,经高压氧治疗前后患者MRI扫描图像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例如图1所示。

图1 两组患者MRI 影像表现

2.2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ADC值比较

经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和内囊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ADC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ADC值比较(±s)

组别 例数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实验组 68 0.69±0.08 0.71±0.05 0.68±0.08 0.69±0.09对照组 68 0.65±0.07 0.67±0.08 0.64±0.07 0.63±0.06 t 6.308 5.561 7.236 7.094 P 0.045 0.037 0.000 0.012组别 例数内囊左侧 右侧实验组 68 0.68±0.08 0.68±0.07对照组 68 0.64±0.07 0.64±0.07 t 6.682 6.372 P 0.031 0.024

3 讨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近年MRI研究领域的热点。DWI作为目前唯一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的技术,在病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脑组织水肿非常敏感,且能区分是细胞毒性水肿抑或血管源性水肿。DW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中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对急性脑卒中,DWI和ADC图可更加直观地显示。表观扩散系数(ADC)可以体现弥散受限的程度,ADC值的量化使细胞毒性水肿与血管源性水肿由于病理生理基础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得以明确区分,在颅脑损伤诊断及预后疗效评价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及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MRI扫描图像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一般来说,急性损伤性改变在弥散加权成像中ADC值减低。高压氧治疗则可通过氧分压来提高脑组织中的含氧量,增加氧在脑组织中的弥散距离,在减少无氧代谢的同时改善脑血流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水肿[5]。经高压氧治疗10 d后,颅脑损伤病灶水肿减轻,出血吸收,患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疗效普遍好于未经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从ADC值来看,实验组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和内囊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在高压氧治疗之后,患者的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和内囊的ADC值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高,提示患者预后整体效果较好,可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

综上所述,DWI影像学的表现差异、ADC值的比较,可用于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评价的判断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促进患者的康复,为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保障的压力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内囊颞叶白质
进展性纹状体内囊梗死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