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2021-07-05 21:38李璇朱春霖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推拿针灸

李璇 朱春霖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治疗,观察组以康复治疗为基础展开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实施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均升高,观察组改善更为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期间不稳、僵硬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膝关节运动损伤

临床中,膝关节运动损伤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对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实施治疗时,过去主要采用康复治疗措施,虽然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推拿和针灸被应用于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具备操作简单、起效速度快、安全性高等多种优势。基于此,本研究于2020年4月~2021年5月期间选取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一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了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一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4.80±7.97) 岁。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5.57±8.22)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包括平衡锻炼、拉伸锻炼、慢跑、站立锻炼以及上下楼梯锻炼等。具体包括:(1)站立和行走训练,结合展开站立、行走以及慢跑等训练,逐渐增加运动强度;(2) 平衡训练,以闭眼、踮脚方式进行平衡训练,1组30 s;(3) 膝关节拉伸,进行膝关节主动拉伸,1天3组,1组30 s,同时进行被动拉伸,每次拉伸完成后进行冰敷,持续20 min。

观察组以康复治疗为基础展开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 针灸:首先,分别选犊鼻、阴陵泉、血海、阿是穴等穴位作为施针穴位,手法选择捻转补泻法。在针灸阿是穴时直刺进针,犊鼻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等穴位通过斜刺进针,使针感向病所传导,在施针得气后于不同角度捻转,针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在患者有酸胀感后停止捻转,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间隔10 min捻转1次。(2) 推拿:首先,辅助患者选择仰卧位,促使患者患肢持续处于伸直、外旋位,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对患者发病区域施用按压法和推滚法,力度适中,推拿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从而确定患者具体疼痛部位。此后重点推拿疼痛部位,应用镇痛法。其次,患者选择侧卧位,患肢在下,将手掌根部放置在疼痛部位,不断增加力度向下按压,同时停留一段时间,另外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踝关节展开多次屈伸运动。最后,实施疏散法,选择仰卧位,运用搓法推拿患者髌骨两侧,运用滚法和拿法对患者股前肌肉群予以拿法推按。同时,可采用挤压法、松筋法以及通络法对患者实施推拿,具体方法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展开。1 d進行1次推拿,1疗程为10 d,在1疗程结束后间隔3~5 d展开第二疗程的治疗,共计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 治疗效果可分为临床痊愈、显著改善、有所好转以及无效。临床痊愈主要指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膝关节恢复正常;显著改善主要指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彻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有所好转主要指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主要指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1]。(2)膝关节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功能测评量表实施予以测量,评价内容可分为屈伸情况、疼痛程度、行走情况等,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3) 活动范围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测量,活动范围越大表示患者的关节情况越好。(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不稳、僵硬以及疼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改善情况比较分析

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实施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治疗期间,不稳、僵硬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3 讨论

人体中,膝关节属于最大关节之一,该关节发挥着重要的承重作用,所以极易受损。与全身其他关节相比较,膝关节发生损伤的概率较高。尤其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在伸展和屈曲过程中,通过转动轴位置进行持续变化,同时不是沿着单一轴展开大动作,且骨骼本身稳定力量不够,所以运动期间膝关节较为不稳定。此外,因为运动期间大部分从里面传回的反作用力均通过膝关节传递,在受力不均匀或力量过大的情况下,则极易导致发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目前,虽然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以提升健康水平,但是运动前相关准备工作不足、运动强度过大以及时间过长等因素的影响,均可能导致膝关节运动损伤,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

此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实施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突出(P < 0.05) ;治疗期间不稳、僵硬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由此可知,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中医学理论认为,膝关节属于“诸筋之府”,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和推拿屬于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针灸利用针刺穴位改善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阿是穴属于膝关节运动损伤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穴位,将其作为中心进行针刺,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患者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机制,最终实现调节改善患肢功能,促进其恢复的作用。推拿则通过按压等方式促进了膝关节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可改善血液供给,发挥消肿化瘀、活血行气、舒筋活络、温经止痛等作用,显著提升受损部位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针灸联合推拿具备协调作用,持续提升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4]。

综上所述,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行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颜合,周国平.中医针灸联合三步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效果观察[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34-36.

[2]赖剑萍,薛爱国,阮波.针灸及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率对比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5):353-354.

[3]杨帆.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118-119.

[4]熊锳.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21):232-233.

猜你喜欢
推拿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