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07-05 16:52贾旭朝佘丽燕李敏男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利拉鲁乙组甲组

贾旭朝 佘丽燕 李敏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其肠道菌群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邢台市第五医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雙色小球法进行分组,设定其中50例为甲组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其余50例为乙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甲组好于乙组(P < 0.05)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甲组优于乙组(P < 0.05)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体重以及体质量,甲组均低于乙组(P < 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疗效极为确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促使患者的体重下降,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超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肠道菌群;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会引发患者出现代谢紊乱,体重出现异常增长。肥胖则会加剧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血糖。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药物,通过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降糖效果。然而,仅使用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会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用药量,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1]。所以,需要积极探索对患者的联合用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病情。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其肠道菌群所造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邢台市第五医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双色小球法进行分组,设定其中50例为甲组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其余50例为乙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甲组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7±2.4) 岁;体质量为24.8~31.6 kg/m2,平均体质量(26.6±1.5) kg/m2。乙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4±2.7) 岁;体质量为25.2~32.4 kg/m2,平均体质量(26.7±1.6) kg/m2。两组的线性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

纳入标准为:(1) 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2) 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 患者的体质量不低于24 kg/ m2;(4) 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 患有精神疾病;(2) 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3) 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4) 中途脱离研究。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控制饮食、合理锻炼以及对症治疗等基础治疗,并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初始给药剂量为每天0.75~1.00 g。根据患者的复查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肝、肾功能等各种情况,对给药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每天最大用药量不得超过1.50 g。甲组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给药方法为清晨皮下注射,初始给药剂量为每天0.6 mg。在对患者进行连续1周的治疗后,如果血糖仍未达标,则需要将每天的给药量提高到1.2 mg;如果患者接受连续4周的治疗后,血糖依旧未能达标,则可以将给药量提高到1.8 mg。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肠道菌群(乳酸杆菌、酵母菌、双歧杆菌) 水平、体重以及体质量[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

两组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 ;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一定下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甲组好于乙组(P < 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水平

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水平无明显差异(P > 0.05) ;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水平均有一定改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甲组优于乙组(P < 0.05) 。见表2。

2.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以及体质量

甲组治疗前的体重为(77.2±6.9) kg、体质量为(26.6±1.5) kg/m2,乙组治疗前的体重为(77.0±7.1) kg、体质量为(26.7±1.6) kg/m2,治疗前两组体重以及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 > 0.05) ;治疗后,两组体重以及体质量均有一定下降,甲组治疗后的体重为(72.8±4.2) kg、体质量为(24.8±1.0) kg/m2,乙组治疗后的体重为(75.5±6.3) kg、体质量为(25.7±1.3) kg/m2,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体重以及体质量,甲组均低于乙组(t = 2.521,P = 0.013;t = 3.880,P = 0.000) 。

3 讨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而造成糖尿病在临床上越发常见。有研究资料显示[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7亿人,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高达1亿人。其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长期的慢性损害,引发心血管病变、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相关疾病,尤其是超重患者更为常见。针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是围绕着控制血糖的目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重,避免其他因素对治疗效果造成干扰。尤其是超重患者,由于其体内脂肪大量聚积,会对胰岛功能造成损害,从而强化胰岛素抵抗,最终造成患者的疾病进一步发展[4]。同时,还有研究资料显示,超过50 %的超重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肠促胰岛素抵抗,这将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肠促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从而干扰对β细胞的促进作用,导致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大幅下降,促进病情发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能够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患者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同时,能够促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出现磷酸化转变,这样就能够对脂肪合成酶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等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避免患者出现肝脏糖异生。所以,二甲双胍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还可以促使患者减重,纠正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避免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5]。而利拉鲁肽作为人胰高糖素样肽类似物,能够对人体中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起到有效的激活作用,使患者的胰腺能够根据葡萄糖的浓度,自主释放胰岛素,这很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问题。利拉鲁肽还能够延缓患者的胃排空,提高患者的饱腹感,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可以促进患者的体重下降,改善患者的肝糖输出,切实提高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快患者的血糖下降。将两种药物联合对患者使用,则可以很好地实现联动效果,切实强化对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加快病情恢复[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甲组好于乙组(P < 0.05) ,这说明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甲组优于乙组(P < 0.05) ,这说明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療,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体重以及体质量,甲组均低于乙组(P < 0.05) ,这说明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重。

综上所述,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促使患者的体重下降,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凤,邢英,卢雪玲.超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6):650-653.

[2]葛方升,金美玲,金高升.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血糖血脂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5):564-568.

[3]冒晓春.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6):84-86.

[4]邢英,郑嵘炅,姜春晖,等.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传染病信息,2021,34(1):56-62.

[5]邢英,闫军,郑嵘炅,等.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11):1732-1736.

[6]曹敏,薛俊,董荞菁,等.黄芩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肠道菌群构成、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水平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1):2792-2795.

猜你喜欢
利拉鲁乙组甲组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17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