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2021-07-05 17:07吴晓燕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团体疗法血糖

吴晓燕

摘要:目的:评估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社区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1例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131例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优(P < 0.05)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更高(P < 0.05)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 。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老年患者;血糖

糖尿病是临床上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且中老年群体易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其中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高发类型,临床尚未明确发病机制,且无根治方法,主要以降糖药物治疗,如注射胰岛素、服用二甲双胍等。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为此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健康、科学的生活行为,稳定血糖水平。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促使患者养成正确的用药、运动及饮食等行为习惯[1]。本研究选择上海市梅陇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评估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上海市梅陇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66例,女65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2.36±4.01) 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6.33±0.57) 年。观察组患者男68例,女63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72.1±4.12) 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6.55±0.48) 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 > 0.05) 。两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年龄≥65岁,知晓本研究内容,由本人自愿签署调查同意书;排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急性心衰、严重精神异常、脑血管意外疾病等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包括给予患者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基础性干预[2]。

观察组患者应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1) 护理人员每2周开展一次团体活动,每次时间为1 h左右,第1次活动先引导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促使患者之间相互认识,随后为患者介绍团体规则、内容、具体流程及团体干预的意义等。(2) 在开展第2次团体活动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提升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同时为其讲解不遵医服药可能出现的后果、健康行为对血糖控制的效果等,从整体上强化团体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3) 第3次团体活动,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主要为饮食、用药、运动及体重管理等,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错误习惯加以纠正与指导,为患者制定生活计划表、营养饮食方案、运动计划等,帮助患者逐渐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4) 第4次团体活动,指导患者掌握不良情绪的宣泄方法,如采用正念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同时为患者讲解情绪与血糖波动的关系,促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5) 第5次团体活动需要训练患者识别自动思维,能够认识到不合理的行为,并且采用正确的行为来替换不合理行为,以此来控制好自身的血糖水平。(6) 第6次团体活动,护理人员要重建患者的认知,鼓励患者讲述自身的体会、具体的案例,并且尝试书写情绪日记,在团体活动中去互相分享自己的体会与经验,实现团体成员的互帮互助、支持,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 [3~6]。

1.3 观察指标

(1)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并且详细记录。

(2) 干预1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空腹血糖保持在(6.0±0.5)mmol/L、餐后2 h血糖保持在(8.0±1.0)mmol/L。

(3) 制定自制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药、饮食、运动及情绪四个维度,发放给患者,判定患者的遵医行为。

1.4 统计学处理

由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研究涉及的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低(P < 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更高(P < 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 。见表3。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足够掌握,加之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往往出现血糖的大幅度波动,易于诱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且饮食方面需要忌口,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内分泌系统调节及治疗依从性,导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逐渐丧失。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团体性的活动,对患者不合理行为及认知加以纠正,同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帮助患者在团体相互影响、互相支持下,逐渐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7~8]。基于此,为了证明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本研究选择上海市梅陇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分组,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低(P < 0.05)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更高(P < 0.05)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 。

由此可见,团体行为认知疗法的应用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季敏.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50.

[2]应晓艳.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医学,2019(2):114.

[3]赵晓茜,胡雁,濮益琴,等.认知行为疗法对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1):2425-2431.

[4]田源,汤明明,谭大勇,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J].健康必读,2019(1):287-288.

[5]肖一妙,张艳芳,周蕊妮.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1):83-87.

[6]达雪萍,陆萍.认知行为干预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24,126.

[7]张伟,王毓瓘.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6):1099-1101.

[8]董宗美,娄培安,张盼,等.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7):525-529.

猜你喜欢
团体疗法血糖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