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2021-07-05 17:36王存会李灏滢
健康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并发症

王存会 李灏滢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1年收治的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情况,设定研究的观察指标,指标包括对比两组患儿的SDS、SAS评分、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在护理干预下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认知率、住院时间以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干预下的临床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家属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比对照组高(P < 0.05)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 < 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通过人性化优质护理,能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减少患儿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手术;常规护理;人性化优质护理;并发症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如今的儿科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儿科疾病的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大[1],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2]。但由于小儿手术的开展对象群体较为特殊,大多数患儿年龄较小,对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陌生环境的压力、受疾病困扰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如何根据小儿的特点,采取更好的方式找出更佳的配合手术的方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保证患儿的舒适度及手术安全性成为了儿科手术中的重点关注问题。因此,采取必要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本研究就小儿手术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于近1年收治的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精神正常,能进行良好沟通;②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家族精神病遗传史,无法良好沟通交流者;②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③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 > 0.05) ,有可比性,资料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应用人性化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 术前护理:术前为患儿家属讲解患儿的疾病情况,并为其介绍手术的流程等信息,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及配合。而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极易产生排斥、恐惧等心理,为方便临床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应与患儿之间拉近距离,可给予患儿一些小零食或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或通过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来与患儿建立信任感。护理人员应了解患儿的病情等信息,并做好术前准备。(2) 术中护理: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并做好针管的固定工作,对患儿的体征变化严密监测,配合手术完成。(3) 术后护理:注意观察患儿的状态,术后合理调整患儿的饮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患儿SDS、SAS评分,患儿的评分越高代表其不良情绪越严重。

(2) 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3) 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工作开展下的临床依从性,通过采用依从率量表进行评价,依从度评分在80~100分为依从性好,依从度评分在60~80分为依从性一般,以分值在60分以下为依从性差,依从率 = (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 /总例数×100.00 %。

(4)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认知率,通过健康知识认知量表进行统计,根据分值判断掌握情况,其中80~100分为掌握、60~80分为一般掌握、60分以下为患者未掌握,认知率 = (掌握+一般掌握) /总例数×100.00 %。

(5) 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6)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给予通过给予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进行评价,评分在80~100分为满意,评分在60~80分为较满意,以分值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率 = (满意+较满意) /总例数×100.00 %。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DS、SAS评分

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2。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3。

2.3 临床依从率

观察组患儿临床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4。

2.4 健康知识认知率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 0.05) ,见表5。

2.5 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6。

2.6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7。

3 讨论

在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下,对于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尤其是小儿疾病,孩子本就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一旦患病,患儿家属更易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4]。而手术这种治疗方式本身就是属于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会导致给患儿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若在开展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不到位,则可能对小儿的治疗造成影响,同时易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开展过程中,更应当重视患儿的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工作[5]。人性化护理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方式,在该护理方式下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开展的护理工作[6]。患儿与成年患者的不同点在于患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其机体各组织脏器正在发育中,心理还较为脆弱,而其对于忍耐疼痛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在手术开展时更易感到害怕而不配合治疗[7]。针对患儿群体的特殊期,在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下,能根据患儿的情况,为其开展对应的心理疏导,能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信任,减少患儿的不良情绪,还能获得患儿家属的配合及理解,能更好地开展小儿手术,为患儿的治疗提供重要保障[8]。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干预下的临床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家属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比对照组高(P < 0.05)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 < 0.05)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

综上,在儿科手术中,通过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患儿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115-116.

[2]伍小芳,肖思瑜,朱小丽,等.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小儿斜视日间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9):2396-2399.

[3]郗旭燕,华海燕,杨芳.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9,43(12):1996-1998.

[4]张莹.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護理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2):4.

[5]王静.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2.

[6]杜粉静,邵灿,杨鑫.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3):4.

[7]李文霞,张磊,张瑾,等.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儿术后疼痛和满意度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4.

[8]郗旭燕,华海燕,杨芳.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9,43(12):3.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并发症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