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脊柱骨折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

2021-07-09 03:42陈晓芳田春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子午流神阙穴定向

郭 玲, 陈晓芳, 田春燕, 刘 华

(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 骨伤科, 江苏 海安, 226600)

脊柱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中以胸腰段脊柱骨折居多,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因脉络受损、瘀血停滞、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机体脾胃气滞、运化失健,腑气不通则便秘,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更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增加难度[1-2]。本研究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穴位贴敷神阙穴联合辨证施治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患者意识清醒,无认知障碍,依从性高; 患者均为外伤导致骨折,均为志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腹腔脏器有损伤的患者; 受伤前有器质性腹胀病史的患者; 截瘫、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病理性骨折患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80例患者中,女32例,男48例,平均年龄(54.5±8.6)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脊柱骨折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理论穴位贴敷神阙穴联合辨证施治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① 成立规范化中医治疗护理干预小组: 明确研究目的,规范中医操作流程及相关效果评价。② 穴位贴敷: 患者手术当日清晨排除禁忌证,消毒后5: 00—7: 00在神阙穴敷贴通腑脐贴膏(该院制剂),每24 h更换1 次, 3 d为1个疗程。贴敷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物、皮肤过敏等情况。③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术后第1天排除禁忌证,予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鼎世医疗)治疗,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将含有药液(红花、冰片)的电极保湿片贴敷于患者身体相应穴位,连接治疗仪进行单向中频物理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对疼痛的敏感性随时调整治疗强度[5]。治疗时间为20 min, 每日1次,连续治疗3 d。④ 辨证分型: 本研究中患者典型症状均为腰背部疼痛兼便秘,按兼证辨证分为3个证型[6]。肠道气滞证患者选取天枢、大横、中脘、气海。胃肠积热证选取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气海。津亏血少证选取穴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有关腹胀、便秘指标进行疗效评定: 2 d内腹胀消失,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为治愈; 3 d内腹胀缓解,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为好转; 症状无改善为未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

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便秘发生情况比较[n(%)〗

2.2 2组术后指标水平比较

2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1周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术后指标水平比较

2.3 2组便秘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便秘患者各证型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便秘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d

2.4 2组患者便秘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 与对照组的7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人体经脉的气血循行有一定时间规律,一个时辰流注一条经脉,当气血流注到某经脉脏腑所属时辰时,该时辰则为该经脉脏腑一天中功能最为旺盛之时[8]。本研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实施穴位贴敷神阙穴联合辨证施治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以防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便秘,疗效确切。

本研究发现,手术当日卯时(5: 00—7: 00)应用通腑脐贴膏穴位贴敷神阙穴,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与邵月琴等[9]研究一致。神阙穴为元神之门户,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和胃理肠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渗透作用较强,中药直达神阙穴,具有疏经通络、活血通腑的疗效[10-11]。卯时正值大肠经功能最为旺盛之时,此时穴位贴敷神阙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12]表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和刺激相应腧穴,能够借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通络、活血通腑和调和阴阳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定向透药治疗3种证型的便秘: ① 肠道气滞证。中医学认为,骨断筋伤则气滞血瘀,瘀血停宿于腹后壁,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紧。采用天枢、大横、中脘、气海辨证取穴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13]。天枢穴为双向调节穴,具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的功效; 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利湿、运化水谷的功效; 中脘穴健脾和胃,调理脾胃气机; 气海穴归任脉,刺激该穴可以益气助阳、强壮体质。② 胃肠积热证: 中医学认为,损伤致血瘀时耗伤津液,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实。患者术后麻醉药物反应、切口疼痛、长期卧床、排便习惯改变以及不恰当饮食等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引起便秘,不利于患者康复[14]。针对这一类型便秘,取大肠俞、上巨虚穴,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大肠俞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理气降逆、调和肠胃。上巨虚具有理气和胃、泄热通便之功效。③ 津亏血少证: 多见于老年患者,表现为血虚津少,不能濡润大肠,故大便干结; 血虚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这类患者年老体弱,自诉腹胀、胃纳差,取穴关元、足三里。关元穴为诸虚百损常用穴,具有健脾益胃、固本培元之功效; 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之功效。观察组2例患者疗效显著,但基于样本量太小、说服力欠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对以上诸穴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均可有效刺激胃肠蠕动,从而预防或治疗便秘。本研究发现,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便秘辨证分型中,肠道气滞证明显居多。穴位贴敷联合辨证施治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各种证型均有显著疗效,且可以节省护理时间,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 1周内排便次数增多,便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穴位贴敷神阙穴联合辨证施治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便秘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患者痛苦,对促进脊柱骨折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子午流神阙穴定向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管遵惠老师子午流注学术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