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银纠正汤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热证临床观察

2021-07-13 06:47张亚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面瘫证候针刺

杜 娟,张亚楠,陈 冰

1.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河南 漯河 462000;2.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3.河南省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因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临床症状以口眼歪斜,难以完成正常脸部动作为主。本研究用双银纠正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热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周围性面瘫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3~67岁,平均(43.41±6.25)岁;病程1~7天,平均(3.31±0.42)天;左侧面瘫27例,右侧面瘫17例。对照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26~66岁,平均(44.36±5.72)岁;病程在2~7天,平均(3.27±0.37)天;左侧面瘫25例,右侧面瘫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中有关面瘫描述,即某侧面部表情肌肉瘫痪,额纹消失、口眼歪斜、吹口哨时漏气;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有关面瘫描述:多继发于外感风热,口眼歪斜,面部有异常感;③病程小于等于7d;④可接受针刺治疗;⑤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经中医辨证分型非风热证;②因中耳炎等其余疾病引起的周围性面瘫;③妊娠期妇女;④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等;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所取穴位包含患侧的风池、阳白、四白、地仓及颊车穴,双侧的取合谷、关冲及耳尖穴。待进针得气之后对合谷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则使用捻转泻法,初次留针10min后再次行针1次,共留针20min。针对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可针对关冲、耳尖穴使用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每1穴位需放血8滴左右,并使用电针治疗仪对风池、阳白、颊车、地仓等穴位进行连续刺激,电流强度需根据各患者耐受程度决定,以有明显疼痛感为标准,强度需设置在此之下。日1次,每周休息1天,持续治疗4周。

治疗组加用双银纠正汤。药用金银花10g,银花藤15g,白芍10g,牛蒡子10g,木瓜10g,连翘15g,当归15g,川芎15g,地龙10g,全蝎10g,炙甘草15g,细辛5g。加水浸泡1h于大火煎开后用文火煎煮30min,待煎煮3次之后混合药汁服用,日3次。持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3],包含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FDIS分数越低则功能障碍越轻,FDIP分数越高则功能障碍越轻。

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神经功能评分参考House-Brackmann(H-B)分计量表[4],分数越低则神经功能恢复越快;中医证候参考《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5],分数越低则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

4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治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笑等动作时并无口眼歪斜情况,表情恢复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静止时表情基本正常,但于情绪激动时表情动作依然存在轻度歪斜。有效为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于情绪激动时症状有明显歪斜。无效为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变。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FDIS评分 FDIP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12.94±3.27 7.85±1.93*16.01±3.64 22.23±4.76*对照组 44 12.86±3.34 9.37±1.98*16.05±3.72 18.97±4.82*t 0.114 3.647 0.051 3.192 P 0.910 0.001 0.960 0.002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H-B量表评分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 16.82±4.07 8.57±2.19*48.54±12.13 16.43±2.92*对照组 44 16.76±4.13 10.24±1.85*48.76±12.41 18.75±4.54*t 0.067 3.864 0.084 2.851 P 0.945 0.000 0.933 0.006

6 讨 论

周围性面瘫通常由于人体受寒后病毒感染或是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所导致的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造成面部神经缺血、缺氧,以及面部神经骨性腔隙过于狭窄的缘故,造成面部神经受压,引起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可发生于任意年龄群体,男性女性发病率相当。这主要是此类人的工作压力较大,可能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且日常锻炼不足,容易受外界因素侵袭,出现面部神经炎症状,从而引起周围性面瘫。多为面部某一侧发病,面部双侧均出现面瘫症状较少。周围性面瘫属于急性病,其发病较急,一般于发病后数个小时或是1~3天内就会到达症状高峰期,在病症初期可能伴随耳后乳突区疼痛,一侧口眼歪斜是最为显著的临床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流涎、讲话漏风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味觉丧失、唾液减少、听觉过敏等症状,患侧睑裂增大,且鼻唇沟变浅变平,于示齿时口角会歪向另一侧,于鼓腮等动作时,患侧会出现漏气情况[7]。

中医把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称为“卒口僻”,多因劳累过度引起正气亏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引起静脉闭阻、静脉失养所致。因此,治当散热通络、活血化瘀。针刺可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针刺所选穴位中,四白可祛风通络,阳白可改善额纹变浅及眼部闭合不全情况,地仓可改善患者鼻唇沟变浅情况,颊车可祛风清热,风池可疏散风邪,合谷可提高患者面瘫患侧的面部神经运动诱发的电位波幅,关冲、耳尖具有祛风泄热,放出邪血的作用。除针刺外,还可用电针对风池、阳白、颊车、地仓等穴位进行刺激,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以及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8]。双银纠正汤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忍冬藤疏风通络,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木瓜舒筋活络,连翘解毒泻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地龙通经活络、清热息风,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炙甘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9]。诸药合用,可清热毒、疏风邪、活血络。

针刺可祛风、推动经气,从而推动气血流通、驱除病邪;由多味中药组成双银纠正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能有效调节患者面部肌肉兴奋性,加快受损神经的恢复速度,两种方法合用可有效减轻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双银纠正汤组成药物中忍冬藤被确认其提取物具有刺激面部神经分支神经传导兴奋性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也有利于炎性介质的吸收。地龙则具有改善神经元缺氧状况,从而加速受损神经修复,并提供外周神经再生速率。比较于单一针刺治疗而言,双银纠正汤联合针刺可更为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加快面部神经恢复。

综上所述,双银纠正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风热证疗效比较于单一针刺治疗风热证周围性面瘫疗效更好。

猜你喜欢
面瘫证候针刺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清明的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