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N 模式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7-15 07:48何开莲彭国霖何海燕
西南国防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康复

何开莲,彭国霖,何海燕,李 涓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外伤性致死或致残类疾病,对于身体基础情况尚好的患者来说,外科手术是目前较好治疗方式。然而老年患者受限于自身基础条件,其治疗和恢复时间通常较长,尤其是治疗前后的护理与康复锻炼水平与其术后并发症和骨折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1-3]。近年来,快速通道手术(FTS)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快速康 复 护 理(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RRN)是 在FTS 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类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通过应用一系列措施干预患者术前和术后恢复过程,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新型护理方式[4-5]。本研究选取了6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RRN 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1 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1)试验组30 例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17例,年龄为61~78(69±3.15)岁,下肢骨折类型为:股骨骨折14 例,胫腓骨骨折10 例,股骨合并胫腓骨骨折6 例。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12 例,糖尿病10,冠心病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 例;(2)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60~82(71±3.09)岁,下肢骨折类型为: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8 例,股骨合并胫腓骨骨折5 例。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11 例,糖尿病10,冠心病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经医院骨科门诊或急诊收治的60 周岁以上老年下肢骨折患者;(2)患者为单一部位骨折,受伤后24 h 内入院且具有外科手术治疗指征;(3)既往未出现药物过敏史和治疗禁忌史。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审批。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0 例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方式:基本术前宣教、医嘱执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术后用药指导等。

试验组30 例患者采用RRN 方式:护士、麻醉师、病人家属、外科医生、营养师和康复治疗师在围手术期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其具体内容包括:(1)住院宣教:针对患者下肢骨折情况往往突然发生、住院陌生环境的影响和老年人心理较为脆弱的情况,在患者入院第一天有护士长进行入院规范和制度宣教,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制定护理计划。(2)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术前沟通和营养支持。针对老年患者病情开展心理疏导和术前沟通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康复锻炼的方案,使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消除恐惧手术心理,积极配合各项术前检查和术前护理工作。此外,考虑到老年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研究基础疾病或身体虚弱等情况,还要对患者开展术前营养支持工作,比如可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改善术前身体情况。在术前6 h 禁食,2 h 禁水,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等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调整,以减轻患者术前应激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工作。(3)术中护理:在术中及时将输液液体提前加温至37 ℃和使用保暖床垫等措施对患者进行保暖,密切监测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液体出入量,和生命体征变化。(4)术后护理:对老年患者在术后要特别注意体温保护和伤口防术后并发症工作,在术后早期及时给予电热毯保暖,密切监视伤口愈合情况。此外针对老年人疼痛耐受情况较差的情况,应及时关注并适当采用注意力转移,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缓解,实在无法耐受时刻采用适量的镇痛类药物治疗。在术后4~5 d 后续密切关注患者饮食情况,在确认患者无胃肠道反应的情况下,采用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过度方案,逐步恢复患者营养。老年患者术后卧床需防范术后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手术下肢血液循环情况,为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肌肉萎缩和褥疮等需要定时抬高患肢,清洁皮肤并作适量活动和按摩。(5)康复锻炼:在患者手术伤口基本恢复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比如卧床时期主要指导患者采用关节活动和肌肉收缩等方式做健肢的肌力训练,等到患肢恢复后逐步下地进行活动训练,在康复锻炼时需要循序渐进,防止再次受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6])、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满意度评分方式进行[7-8])。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评分情况见表1,手术前试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卧床时间、开始恢复锻炼时间、住院总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见表2,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但试验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开始恢复锻炼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见表3,两组在术前护理部分均获得了100%的满意度,但是实验组在住院宣教、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术后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近年来,快速通道手术(FTS)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RRN 是在FTS 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类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通过应用一系列措施干预患者术前和术后恢复过程,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新型护理方式。本研究比较了采用RRN 和常规护理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手术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与张丽琴等[6]对下肢骨折骨牵引患者焦虑抑郁研究的结论具有一致性,说明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RRN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状态,这可能与RRN采用了更加耐心的住院宣教和术前护理有关。在RRN 模式下,护士针对老年患者病情开展心理疏导和术前沟通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康复锻炼的方案,使患者和家属在心理上消除恐惧手术心理,积极配合各项术前检查和术前护理工作。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采用RRN 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开始恢复锻炼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与付瑛[9]和李彩霞等[10]的研究结论一致。在RRN 模式中,护理人员在术后早期及时给予电热毯保暖,密切监视伤口愈合情况,密切观察手术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在术后恢复阶段为防止DVT、下肢肌肉萎缩和褥疮等定时抬高患肢,清洁皮肤并作适量活动和按摩。在康复锻炼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例患者的特殊身体情况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这些措施的应用非常有助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病情恢复。得益于上述措施的实行,试验组在住院宣教、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李娟[8]、李彩霞[11]和葛梦等[12]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RRN 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康复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