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7-15 03:33刘洪涛
华夏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乌司胰腺炎

刘洪涛

(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迫于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等各种原因,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变得越来越不规律,当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能自我消化胰腺和周围组织产生化学性炎症疾病时,即为急性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为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快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患者初期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内环境紊乱,发生炎症反应,后期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不容忽视。传统的补充电解质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本文探讨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8~63岁,平均(47.31±5.22)岁;病程2~40 h,平均(16.30±3.61)h;体质量指数(BMI)17.93~24.31 kg/m2,平均(21.50±2.55)kg/m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11.20~25.32分,平均(16.33±1.83)分。观察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29~62岁,平均(48.04±5.71)岁;病程2~42 h,平均(16.82±3.54)h;体质量指数16.25~24.82 kg/m2,平均(22.03±2.3)kg/m2;APACHEⅡ评分10.63~22.61分,平均(17.11±1.24)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2]:①腹痛、肠鸣音减弱等症状符合SAP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③APACHEⅡ评分高于8分。④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外伤或消化道出血。②伴有恶性肿瘤或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对谷氨酰胺和乌司他丁等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胃肠减压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将乌司他丁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3)10万单位加至500 ml 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稀释,静脉滴注2 h,2次/d,依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遵医嘱减量用药,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20053)治疗,取20 g谷氨酰胺用100 ml水溶解,按1∶5的比例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4.1 肠黏膜屏障功能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晨起空腹采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置于-20 ℃冷冻室中保存备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患者治疗前后向胃管注入10 g乳果糖(L),5 g甘露醇(M),收集6 h内尿液,混匀后取2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L/M水平。

1.4.2 免疫球蛋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分别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A、IgG 水平。

1.4.3 炎性因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介素细胞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乳酸、DAO以及L / M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黏膜功能比较

2.2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M、IgA以及IgG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好发人群为暴饮暴食以及伴有高脂血病、胆道疾病、高血钙症的患者,临床特点有急性上腹痛出血、脂肪酶和血尿淀粉酶升高。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胰腺炎在临床上常分为轻症、中重症以及SAP[3]。其中SA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胰腺的坏死组织分解溶化产生血管舒缓素等血管活性物质,降低周围血管的张力,加上胰周血压下降等使循环功能紊乱还有肾脏受损,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升高,互相累积关联,造成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引发多系统器官衰竭,胰腺坏死[4]。但是手术并非治疗SAP的首选方案,因为手术治疗可能使机体的炎性反应更加严重,增加术后发病率[5],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给整个家庭带来更大的烦恼和压力。因此,本文探究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正常机体的肠道内微生物群会构成对抗病原体的保护屏障,如果微生物菌群的平衡遭到破坏,肠道抵抗力降低,潜在性病原体入侵,肠黏膜屏障功能发生异常。D-乳酸和DAO在肠黏膜受损时进入血液循环,乳果糖通过量增加,L/M值升高。因此,D-乳酸和DAO能够反映肠黏膜通透性和损伤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D-乳酸、DAO以及L/M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为广谱系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蛋白酶和脂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减少分泌从而抑制胰腺的自身消化,改善微循环。另外,由于机体遭到严重的创伤感染,其内源性的合成分泌不能达到代谢需求,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外源性谷氨酰胺,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使肠黏膜的通透性降低,使细菌和内毒素释放入血的量减少,其D-乳酸和DAO进入血液循环的量也减少。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会造成免疫球蛋白水平过低,肠黏膜细胞代谢功能发生紊乱,淋巴细胞分泌IgA的能力降低。IgM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IgA为机体黏膜防御的主要成分;IgG为机体免疫球蛋白占比最多的成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IgM、IgA以及IgG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而谷氨酰胺可在机体内氧化生成ATP[7],在感染胰腺炎的应激状态下帮助免疫细胞较快成长,清除多余的损伤坏死细胞,保护肠黏膜,防止肠源性感染,改善营养状态,帮助与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对机体蛋白的分解起抑制作用,使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升高。

细菌、病毒、抗原等产生变态反应作用于机体就会发生炎症反应。TNF-α、IL-6和IL-8为多种细胞分泌的促炎性因子;hs-CRP为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因此,控制炎性因子的水平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谷氨酰胺一方面能降低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对肠道黏膜的修复以及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抑制内毒素的释放;另一方面对血浆自由基水平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机体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起到纠正作用,减轻肠黏膜组织的损伤程度,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SAP患者治疗效果确切,通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乌司胰腺炎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