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7-15 03:33武玲玲
华夏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钳夹电切性生活

武玲玲

(新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新安 4718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5%左右,可干扰受精卵着床,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诱发子宫异常出血,是导致不孕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给予重视[1]。目前,临床治疗EP不孕患者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清除息肉,降低复发风险,满足患者生育需求。近年来,宫腔镜手术因刮诊、活检定位准确、手术操作创伤小等特点成为其首选治疗手段[2]。但关于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与电切术在EP不孕患者中的优势与劣势仍有待验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EP不孕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钳夹组46例,年龄22~40岁,平均(30.25±3.14)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27 kg/m2,平均(21.13±1.79)kg/m2;病程1~6年,平均(3.78±1.02)年;息肉直径0.4~3.0 cm,平均(1.82±0.43)cm;息肉类型:单发27例,多发19例。电切组46例,年龄21~41岁,平均(30.77±4.20)岁;BMI 16~27 kg/m2,平均(20.79±1.91)kg/m2;病程1~7年,平均(3.92±1.16)年;息肉直径0.5~3.0 cm,平均(1.88±0.47)cm;息肉类型:单发30例,多发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表面可见突起、光滑良性结节,呈现异常回声。②伴有不规则出血、宫颈口息肉、子宫宫体稍有增大、形态规则、月经量增多等症状。③均具备手术指征与适应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承诺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卵巢占位性病变、子宫内膜炎者。②伴有输卵管积水、急性盆腔炎者。③因其他原因而致不孕者。④既往存在盆腔粘连或腹腔手术史者。⑤存在宫颈恶性病变、子宫肿瘤、子宫畸形、子宫纵隔者。⑥凝血功能障碍者。⑦存在手术禁忌或无法耐受手术者。⑧参与本研究前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⑨合并乳腺癌者。

1.3 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后3~7 d行手术治疗,膨宫液选择0.9%氯化钠溶液,控制压力在90~100 mmHg内。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采取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阴道、外阴、宫颈,钳夹宫颈前唇,在阴道超声指导下明确宫颈深度,扩张宫颈管至8号,将宫腔镜置入,膨宫,控制流量150 ml/min。在宫腔镜条件下全面探查宫内情况,明确子宫内膜息肉位置、体积、直径、数量等情况。

1.3.1 电切组 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采用环状电极(电凝:40~60 W,功率:80~100 W)切除息肉基底部,搔刮宫腔,将弥漫型小息肉全部刮除,送检,止血处理(球囊压迫),导尿管头端置入子宫底端,于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20~25 ml),导尿管另一端连接引流袋,注意观察术后引流情况,待无血液流出后将球囊取出。术后第1次月经结束后4~7 d开始给予地屈孕酮,10 mg/次,口服,2次/d,持续用药3个月。

1.3.2 钳夹组 行宫腔镜定点钳夹术治疗,选择小号卵圆钳钳夹扭除息肉,送检,采用滚珠电极对息肉基底部行电凝止血,采用吸管负压(8号,压力控制在300~400 mmHg)对宫腔内膜进行吸宫处理(2次),采用阴道超声进行复查,明确彻底刮除息肉后将宫腔镜取出。术后第1次月经结束后4~7 d开始给予地屈孕酮,10 mg/次,口服,2次/d,持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②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其中子宫内膜厚度采用美国GE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测量;PBAC评分≥100分判定为月经过多。③两组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性生活满意度、性唤起时间、获得高潮时间、每周性生活频率4项内容,其中性生活满意度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④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妊娠结局。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优于术前,电切组优于钳夹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比较

2.3 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性生活满意度、性唤起时间、获得高潮时间、每周性生活频率较术前显著改善,电切组优于钳夹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4 两组复发率、宫内妊娠率比较

术后1年,电切组复发率低于钳夹组,宫内妊娠率高于钳夹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宫内妊娠率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EP虽为良性病变,但其癌变风险高达0.5%~4.8%,需及时治疗。同时,EP作为不孕主要诱因之一,临床普遍认为是由于EP堵塞输卵管开口,导致精子移行,无法实现精卵结合;或因EP多发、直径过大等因素造成宫腔形态改变,影响子宫局部内膜供血,从而干扰精子运输、胚胎着床,受精卵发育,进而导致不孕[3]。因此,手术切除息肉是临床针对EP的首选治疗方法。

临床实践证实,宫腔镜手术在宫腔镜条件下能明显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可充分清晰显示宫腔情况,有利于强化手术操作精准度,从而达到彻底根除息肉的目的[4]。但目前关于具体选择何种宫腔镜术式仍存在一定争议。黎少琴[5]研究显示,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效果更好。邓翠平等[6]研究表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电切组在改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情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虽可通过机械性钳夹清除息肉达到治疗目的,但术中采用钳夹处理,难以彻底切除子宫底部、角部弥漫型小息肉,导致疗效受限。宫腔镜下电切术通过电切切除息肉能避免息肉根蒂残留,还可有效切除子宫底部、角部隐匿性微小息肉,避免息肉残留,且不伤及子宫内膜,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并保障手术安全性[7]。同时,术后加用地屈孕酮能加强子宫肌层收缩,促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降低子宫内膜与雌激素间敏感性,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减少月经量。此外,宫腔镜下电切术采用球囊压迫止血,通过注入生理盐水保障球囊均匀压迫创面,确保出血点均匀受压,还能保护患者生育功能,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8]。而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采用电极电凝止血,极易导致血管壁肿胀、管壁狭窄等不良事件,从而影响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6个月电切组性生活质量优于钳夹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钳夹组,宫内妊娠率高于钳夹组,可见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在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性生活质量、提高宫内妊娠率方面亦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与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情况,还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性生活质量和宫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钳夹电切性生活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指压钳夹法抢救心脏破裂
性生活有“ 八 忌 ”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支撑喉镜下喉电动切削系统与喉钳夹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技术在肝内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与改良Madigan术治疗不同体积BPH对比分析